北青快评 | 别让虚假“碳排放管理师”收割智商税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3-12 15:00

“只需要缴纳报名费,不用参加培训,可免考,拿到证书‘挂靠’一年能赚好几万。”收到来自培训机构的这番说辞,从未听说过“碳排放管理师”的郑新(化名)动心了。和自称是培训机构工作人员的男子微信上一顿热聊后,他分两次缴纳了13800元报名费,但不久后这名工作人员便失联了。

前不久,法制日报也有类似报道,明确指出目前并没有“碳排放管理师”职业,只有2021年3月纳入职业分类大典的“碳排放管理员”。随着“双碳政策”的推行,碳排放管理师相关证书在各大社交媒体火热起来,相关的培训机构也鱼龙混杂。由此可见,所谓“碳排放管理师”等“可以免费学”都是陷阱,“考证书可获数万挂靠费”等纯属骗局,只是收割智商税的又一把“刀子”,不免令人遗憾。

在“碳排放”成为越来越火的管理趋势,以及国家的一项重要国策背景下,包括社会机构在内为这一行业积极培训和输送人才,既是一种时代和时尚,更是一种担当,值得肯定值得鼓励。但是,如果有人以此为噱头,进行虚假欺诈牟利,让这一本来高大上的行业乌烟瘴气、乱象丛生,就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目前这一行业的培训乱象主要有这样几种表现:一是虚假宣传。一方面,明明国家没有“碳排放管理师”这一职业,但一些机构却大张旗鼓的大肆宣传“碳排放管理师”培训考试;另一方面则是过分虚假承诺,夸大证书效力和作用,同时进行“包过式”宣传,借机忽悠更多消费者与之交易。

二是涉嫌违法欺诈,利用各种套路吸引学员与之交易,能欺骗一次性与其交易就尽量忽悠消费者与之一次性交易,不能一次性就让消费者与之“分期”交易,但获利后当消费者追根究源讨说法或要结果时,要么拉黑消费者,要么玩失踪和隐身。

三是宣传违法“挂证”。公开承诺考过“碳排放管理师”证后可以联系企业等挂靠,并能获取挂靠利益。但实际上,根据目前国家的相关规定,各种“挂证”都是基本不被允许的,甚至是明确违法的。

我国广告法规定,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价格法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违反这些规定,发布虚假广告、进行欺诈交易,由市场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并根据违法情节进行罚款、停业整顿等,直至吊销营业执照等。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应当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真实信息,不得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

但遗憾的是,即便有如此多的严厉规定,时下网络上虚假“碳排放管理师”培训、挂证等广告和经营,比比皆是。之所以如此,原因无非是一些经营者见利忘义、虚假宣传、收取不菲费用,同时一些消费者盲目参与等,使得这一具有网络虚拟、市场新生等特性的事物,在市场、网监、司法等监管部门对其还缺乏足够及时和有效监管的情况下,虚假欺诈成本很小乃至没有,刺激了不少违法者的不断“入场”。

别让虚假“碳排放管理师”收割智商税。虚假的“碳排放管理师”宣传与培训,不但损害直接学员的利益,深层上更是对“碳排放”市场管理造成混乱,迟滞这一国策的推进速度,危害不容小觑,亟待相关监管部门迅速介入,祭出法律之剑及时进行“排毒”。比如开展一场打击虚假“碳排放”行业相关的证书考证培训运动,市场、网监、公安等分工合作,迅速形成有效的打击合力,有效消除这一行业乱象。

当然,这也需要广大学员和消费者不要被时下的“考证热”和“碳排放热”带偏,一不小心被收了智商税。只有消费学习、参与培训的需求市场理性了,虚假的“碳排放管理师”宣传与培训,才能更好得到消除。

文/余明辉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

相关阅读
北青快评 | 别让陪驾服务在“灰色地带”无序发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7-17
虚构培训包过可挂靠赚兼职费等诱导被害人参加培训骗千余人700余万 两人获刑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7-12
北青快评|别让大数据杀熟游走在监管灰色地带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25
北青快评 | 别让直播间“捡漏”成为骗人的新套路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14
北青快评|与其迷信“节电器”,不如用电“长点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28
交钱就能办资质证?上海警方打掉40多个诈骗团伙
解放日报 2023-05-09
北青快评|“考证躺赚”低级骗术为何能忽悠到那么多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1-16
北青快评 | 莫让“0息”美容贷成为校园贷“新马甲”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1-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