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7旬,炒股动用杠杆结果爆仓,在这起诉讼案中,这位老人与券商同时被市场所关注。
很多人在唏嘘之时,不禁感叹,这到底是谁的错?
超千万债务未能清偿
近期,中国裁判文书网披露一则判决书显示,广州一69岁老妇加杠杆炒股,中信建投证券授信6600万元的两融额度,跌破平仓线后老人回天无力,强平后尚未清偿中信建投证券逾1000万元。
涉事老人名叫苏玉甫,1953年生人,独居,膝下无子,每月退休金为10010元。2017年3月22日,她与中信建投签署《融资融券业务合同书》,后者为她提供了6600万元的总授信额度。
按说,投资者开设两融业务,倒也不稀奇。从开设两融账户的基本条件来看,只需要半年的投资经验,以及满足最近20个交易日内日均证券类资产达到50万元。
中信建投为何授信6600万元额度?据了解,两融授信一般基于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和客户资产来评定,如果客户股票账户资产足够,授信6000多万没问题,授信的比例一般是1:1,最高可以达到1:1.2。
根据双方约定,当苏玉甫账户的维持担保比例低于追保线130%并在最低线110%以上时,账号进入追保状态,应在T+1日之内追加担保物,否则,中信建投有权于T+2日启动强制平仓程序。若维持担保比例低于最低线110%,中信建投有权立即启动强制平仓程序。
截至2018年2月1日,苏玉甫已经使用了3335.5万元的融资额度,但当天其账户的维持担保比例跌至128%,中信建投分别在2月1日和2月2号两度通知苏玉甫,要求转入担保物或偿还融资融券负债,以保证维持担保比例高于145%。
直到当年2月5日,苏玉甫仍未能追加担保物或偿还债务,维持担保比例最终跌破110%,中信建投随即对苏玉甫信用账户内股票进行强制平仓,强平后,苏玉甫部分融资融券债务尚未清偿。
老人无力还债怎么办?
根据北京仲裁委员会于2019年5月31日作出的裁决,苏玉甫仍需向中信建投偿还融资本金1026.4万元和逾期利息35万元。此后,中信建投申请强制执行,但双方陷入拉锯战。
据判决书,苏玉甫在广州市越秀区拥有一套面积为55.6平米的房产。2018年2月初,该房产以总价141.4万元转让予其妹妹苏英丽,单价为25412.68元/㎡,2月7日完成过户。2月15日,苏英丽支付了首期房款60万元,剩余房款81.4万元采用不计息按月分期方式付款,共163期,每期5000元。
中信建投认为,房产属于学区房,地段优越,案涉房屋所在小区2018年的网上挂牌最低价为50000元/㎡,依法属于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苏英丽与苏玉甫是近亲属关系,知晓苏玉甫对中信建投的巨额债务,对苏玉甫以明显不合理低价转让房产的目的及原因应属明知,苏英丽实际上是协助苏玉甫转移财产。
最终,广东高院维持一审判决,撤销苏玉甫将其名下房产转让给被告苏英丽的行为,并将房产恢复登记至苏玉甫名下。
接下来的问题是,老人拿什么来还债呢?
苏玉甫名下暂无其他财产可强制执行,若以养老金和房产抵偿债务,中信建投仍面临较多亏损。
老人养老金帐户被冻结
事实上,在法院冻结名下银行存款后,苏玉甫曾向法院申请复议,给出的理由是:其名下的财产只有每月的养老金10010元,而且其已被确诊患有恶性肿瘤,年龄已达66岁,依靠养老金维持基本生活。苏玉甫故请求解封其已被冻结的养老金账户及社保账户。
但是中信建投答辩称苏玉甫主张的其患癌,根据其提交的病历资料,其疾病已于2018年治愈,且根据苏玉甫每月退休金和其处置房产情况,其生活应较为优越,并不存在缺乏必需生活费用的情形,其未提供证据证明已被治愈的疾病需要额外增加生活费用。
而且苏玉甫未提供证据证明被法院冻结资金为其养老金,即使冻结账户中的资金是所谓的“养老金”,也不必然不能冻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三条之规定,在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抚养家属必需的生活费用之外,人民法院可以冻结和扣划被执行人的养老金。
因此,广东高院裁决养老金不能予以冻结的理由不成立。
根据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的裁定,苏玉甫的养老金账户被冻结,每月仅可提取1010元用于最低生活保障。
券商是否有责任?
出于好奇,也有市场行家计算了苏玉甫的炒股损失。
据了解,券商如果按一比一提供融资。当事人向中信建投借了3335.52万元,那她的自有资金目测是3335万元,总仓位约为6671万元。
而从强平结果来看,卖出股票后倒欠1,026.44万元,也就是只收回了2,309.08万元,跌幅超过65%。
这是否因为当事人所持股票连续一字板跌停,导致卖不出去。直到可以成交时,已经亏损接近三分之二。当然,这只是猜测,行家并没有足够的依据。
市场提出疑问,本案当事人为高龄、高净值,且从事高风险投资的客户,中信建投作为专业的金融机构,在展业之时,难道就没有对其资质进行审核,光是闭着眼睛放贷。对本案客户的“破产”,中信建投或许的确没有法定责任。但由此导致融出资金未能收回,形成的“坏账”,是否就能一笔勾销了之,其中就没有一点责任?
据中信建投2020年报披露,两融强平后尚有9.6亿元融出本金未归还。而其“同门”中信证券,这一数据仅为5.7亿元。中信建投接近10亿的未收回款项,究竟有多少是类似的情况,可能因当事人无可执行财产而追索未果?
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有雪球网友对此事纷纷评论。
雪球网友@撬动一个地球表示,苏玉甫不是个普通老人,从现有信息看是个富婆,券商授信6000万额度,按照1:1的授信比例,她自己的资产也在3000万左右,再加上1万+的每月退休金,其经济实力可以碾压95%以上的退休人员。
也有网友质疑券商,在这个事件中,中信建投要承担什么责任呢?
更有网友呼吁,要敬畏市场,远离融资杠杆。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刘慎良
编辑/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