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大宗商品价格回落,为啥铜价被看涨
经济观察报 2021-12-11 15:08

12月10日,沪铜期货价格在70000元/吨之下徘徊,过去一个月,铜价始终维持在这个价格震荡,但能源大宗商品如煤炭、天然气、石油价格却继续呈现回落态势。

国内市场方面,12月7日国内液化天然气市场行情延续下行,跌破5千元关口,进口气价格亦同步下调。原油方面,国际和国内市场的价格在10月中旬之后进入下跌通道,至今跌至9月中旬的水平。煤炭价格自10月下旬至今更是经历一番史上罕见的跌幅,仅从期货市场看,国内市场的动力煤价格自今年10月中旬接近2000元/吨跌至如今的不足700元元/吨。

眼下,新冠变种病毒以及美国正在执行的Taper,都未能影响市场对于铜市的看好。“目前来看,包括变种病毒在内,疫情对于大宗市场的杀伤力正在逐渐削弱。”12月9日,国内一家大型铜企人士向经济观察报表示。

该人士分析认为,中长期看,基于全球对铜的消费需求走势——包括碳中和、能源革命等,铜的供需中长期会维持在偏紧的状态,2022年的铜价在大概率上还会创下历史性的高位。

不过,眼下,横亘在铜价面前的利空犹在。下周美联储要要决定是否会宣布更加激进的Taper。入股美国加速Taper的进程,这可能意味着年内以及明年初会出现阶段性的低点,彼时会是一个较好的买入时间点。

目前国内铜的冶炼原料主要倚赖进口。该人士所在的企业为国有大型铜冶炼企业,由于做了100%的套期保值,该公司无论是原料采购还是产品销售,都不是根据行情制定,但高昂的金属价格势必会给国内的相关产业链乃至整个制造业带来较大的压力。作为全球大宗商品第一进口大国,铜价的攀升也将给中国的经济管理部门带来不小的挑战。

弘业期货12月9日分析,国内方面,央行春节前再度放水的可能性较低,预计12月至明年一季度国内资金面和政策面偏向稳定,国内经济大概率维持在当前情况,处于蓄势阶段。正逢淡季,预计铜基本面不会出现较大波动。11月欧美疫情再度上升,近期公布的美欧经济和就业数据不及预期,预计12月欧美经济数据仍然承压。考虑到当前全球能源供应充裕,原油价格大跌的情况下,预计有色金属等其他大宗商品价格也会回归较为稳定的格局。“全球宏观基本面回归平淡,市场对中国央行降准和定向降息的消息也反应平淡。冬季北半球经济放缓,新兴市场国家近两年受到疫情打击较大对全球经济贡献大幅下降,中期(3-6个月内)全球宏观基本面中性偏弱,而供需方面现货端需求对铜价下方形成托底支撑,预计中期沪铜大概率延续当前区间震荡行情。沪铜上方压力75000元/吨,下方支撑67000元/吨。”该机构表示。

尽管短期铜价或将面临挑战,但国内以及国际市场似乎都对铜的长期未来抱持乐观的心态。

天风期货预计,铜价在2022年有望重返2021年的高点。该机构分析,2022年铜面临的宏观环境主线是美联储Taper加速+加息、全球流动性边际收紧。但是从历史上加息的回顾来看,铜价从未在加息中单边下跌,这背后的隐含之意是:对2022年的铜价不必悲观。

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将在地产、基建、制造业三个方面强化固定资产投资,而以光伏、风电、新能源为代表的新兴领域的蓬勃发展则为铜注入了成长效应;这使得铜的分析框架需要更新,或者说需要建立更多的路标。

而中国市场方面似乎也不必悲观,出口目前没有快速回落的迹象,并且有可能在22年上半年仍将维持高位,同时社融见底信号明显并且可能开启一轮信贷脉冲,稳增长政策也将逐渐发力,这都将对铜价形成阶段性支撑。

从铜的基本面来看,铜矿供应进一步恢复,预计明年增速在4-5%之间,除了新扩建项目贡献的增量之外,最终供应还取决于今年不少因为品位下滑、疫情罢工等因素出现产量下降的老矿山明年是否能重拾增量,否则明年铜精矿市场依然会相对均衡,并不会出现明显过剩。

该机构回溯了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美联储的8次加息周期,同时以CRB金属指数表征铜价,结果发现在8次加息过程中铜价从未单边下跌,并且在某些加息周期中反而录得了巨大涨幅。

整体而言,上述机构判断,明年铜价宽幅震荡的可能性更大,如果美联储Taper及加息路径全面提速,则宏观风险释放可能在上半年,铜价或出现有限的下跌,预计支撑在59000-60000元/吨,下半年更倾向于反弹;如果联储不急于加速,则上半年在出口维持高位、信贷脉冲回升、稳增长政策逐渐发力等因素的推动下,铜价有望重返2021年的高点。

国际市场对于铜为代表的金属价格亦持有乐观的态度。早在今年10月,花旗银行将基本情况下的长期铜价预期上调至9000美元/吨。近日,来自瑞穗证券(MizuhoSecurities)的分析师表示,在今年的全面反弹之后,大多数贱金属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未来一年还会有更多类似的情况发生。

这是基于对全球碳减排行动之下的预判,金属需求的增加可能导致金属生产价值飙升四倍以上,铜、镍、钴和锂的价格可能会在一个前所未有的、持续的净零排放的趋势下达到历史峰值,2021-2040年的生产总值将增长四倍多,甚至可以与原油生产总值相媲美。不过,该分析机构对铁矿石的投资持谨慎的态度。

此外,该机构的分析师提及,中国的需求将发生巨大转变,中国经济增长的原驱动力——工业化需求将衰退,而新经济领域的需求——消费将上升,中国经济的变化将导致从钢铁、铁矿石和煤炭转向铜、镍、铝和其他“能源转型”金属。

经济观察报 记者 李紫宸

编辑/樊宏伟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