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与火”中的匠心传承:千年德清瓷重现昔日光彩
中国新闻网 2021-11-19 18:28

王军港与他的作品

“揉泥的时候要均匀,把里面的空气都揉出来,否则高温烧制时泥坯会炸……”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的莫干山瓷印记研发体验馆内,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王军港边揉泥边解释其重要性。

虽然已经是瓷器制作大师,但王军港坚持每天动手制作瓷器。揉泥、拉坯、晾干、修坯、刻花、洗坯、上釉、烧制……他对每一步工艺流程都精益求精,“我是手艺人,这是万万不能忘记的,要保持对‘美’的手感。”

王军港出生于青瓷之乡浙江龙泉,受父亲的影响,他从小就喜欢研究古陶瓷文化,13岁便开始学制瓷。除了传统的仿古瓷制作,他还进修了人物雕塑专业,博采各地陶瓷大师之长,逐渐形成独特的艺术创作风格。

王军港的莫干山瓷印记研发体验馆

2011年,在看到德清精美的古瓷后,王军港毅然来到德清开启德清瓷复烧之路。

“德清瓷的器形庄重自然,张扬含蓄;纹饰刚中带柔,优美流畅;釉色青中泛黄,浓淡相宜。”在王军港看来,德清瓷虽是数千年前的东西,但更像是后现代作品。这种独特制作工艺失传,实在可惜。

于是,王军港带着一支42人的制瓷团队,找瓷矿、配釉料、拉坯、烧制等,通过技术攻关和配方研制,让失传千年之久的德清瓷重现光彩。

日前,王军港创作的青瓷作品《祥云斗笠》,在浙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薪传奖的传统工艺大展中斩获金奖,这也是浙江省唯一获得金奖的作品。

《祥云斗笠》是一件纯手工青瓷斗笠碗,朱砂胎为底,梅子青为釉,手拉坯成型,釉色莹润青翠。整个斗笠碗长60厘米、宽60厘米、高22.5厘米、重27公斤,因为体积巨大、口宽足小,制作时极易塌陷变形,成品率极低,烧成难度大。

该作品是王军港花了一年时间才成功烧制而成,目前作品已被浙江省非遗博物馆收藏。据王军港介绍,这件作品使用的是德清的土壤,制作工艺和德清瓷相近,很好地展现了德清瓷器的工艺水平。

各种瓷器半成品

为进一步弘扬德清瓷的创意设计和文化传播,王军港团队以莫干山为基地,深挖德清瓷文化内涵,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德清瓷作品。

“这是我学生创作的作品,他将传统原始青瓷的纹饰加上现代创意元素,在今年的中国‘越窑杯’比赛中取得了最佳创意奖第一名。”王军港从瓷印记研发体验馆众多的作品中,展示了能充分体现德清瓷特色的一件优秀作品。

王军港表示,“接下去我们团队会继续将德清瓷做精做细,创作出更好更多的作品,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加入我们当中,让德清瓷走入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当中。”

文/中新网记者 施紫楠 牟玲芳

编辑/崔巍

相关阅读
瓷为媒,海为路,“China”何以全球圈粉?
中国新闻网 2024-09-19
图片故事|与泥相伴制“善器” 一片匠心育“天青”
新华社 2024-09-04
因剑得名、凭瓷生辉 一起去感受龙泉独特的“龙气”与“龙魂”
央视新闻 2024-02-15
“不灭窑火——当代龙泉青瓷精品展”工美非遗馆开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03
“青睐”泉州非遗之旅|半城烟火半城仙,千年遗存几多寻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27
人物|一位九零后海归的“茶农”“景漂”之路:雨落天青入宋韵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18
70年前,中国为何如此重视民间美术工艺品?
辛酉生 2023-09-06
千年瓷都成海内外青年“造梦工厂”
新华社 2023-07-0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