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源头促转化 新型临床研究体系在北京经开区加速落地
科技日报 2021-09-29 15:05

9月28日,2021北京临床与转化研究(国际) 峰会暨北京•亦庄医学合作创新高峰论坛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北京经开区)举行。

此次大会以“携手医产学研团体 共筑创新策源基地”为主题,携手北京市临床医院、临床医学中心和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科技企业,深入探讨临床与转化研究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政策、新成果。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梁胜、北京医师协会副会长李宁、北京亦城合作发展基金会党支部书记绳立成为大会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北京同仁医院院长韩德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院长赵国光等特邀嘉宾为此次论坛做主题演讲。

北京市卫健委二级巡视员鲍华向现场嘉宾分享了北京市首批研究型病房当前建设进展情况。据现场介绍,2020年,北京市首批研究型病房示范建设单位正式公布,标志着北京新型临床研究体系加速构建完善。仅2021年,各研究型病房作为临床试验牵头单位,累计支持创新产品成功上市20余项;作为参与单位支持创新产品上市44项。在北京市加快医药健康协同创新大背景下,研究型病房对医药健康产业的支持作用显著增强。2021年,经开区首家临床研究型医院即将开诊投入使用,本次论坛在现场发布了该研究型医院各项服务内容,有效完善了经开区科研成果与可市场化成果之间关键环节,标志着围绕经开区1700余家生物医药领域企业的全产业链服务支撑体系正进一步优化健全。

此次论坛还举行了“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医学会”揭牌仪式。该学会由经开区参照北京市16区医疗管理体系及医学会百年传统模式发起成立,以医疗机构为基础,融合生物智能医药产业,旨在打造区内高标准、高质量医学交流平台,将发挥三个方面功能:一是促进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通过团结经开区医务工作者,促进医学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推广,提高医务工作者的业务水平。二是推动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组织经开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抓好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落实,促进医疗机构交流与合作,全面提升诊疗服务能力。三是服务医学创新和转化。医学会将依托经开区作为“两区”政策优势,借助细胞治疗、疫苗、高端诊疗器械等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环境,发挥经开区医学会平台作用,助力诊疗服务、生物科研及医药产业有机融合及医学创新成果转化。

论坛下午聚焦技术路线学术交流、尖端成果融资转化、前沿技术科普推广,通过高峰对话、政策研讨、项目路演等形式,为北京市临床医院、医学中心学术带头人(PI)项目,经开区生物医药、医疗器械企业,以及相关社会组织、投融资机构提供医企项目交流平台,以论坛活动为契机,促进北京市医院与经开区内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助力经开区落实北京市“两区”建设规划,打造改革创新“亦庄样板”。

本次活动主办方北京亦城合作发展基金会发起“启明计划”,立足于高新技术的投入研究,致力于重大疾病相关的医学课题研究,并携手辖区经开区相关医疗机构、企业等社会力量,将科技成果直接转化为医疗实践,为困难群众及家庭提供切实的关怀与帮助。

文/科技日报记者 华凌

编辑/范辉

相关阅读
北京高质量建设国际医药创新公园 园区功能布局框架2027年基本成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4-16
阿斯利康在京投资25亿美金 第六个全球战略研发中心落地经开区BioPark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3-21
推动医学创新 2024年度首都“优促计划”助力46个项目转化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2-12
三大成果为经开区医药健康产业赋能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28
北京已建成临床研究型病房30家 共有研究型床位5500余张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17
解读新政策 北京经开区助推32条医药新政直达企业家门口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1
优质医疗资源加速落地房山区 京东方医院预计2026年建成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09
经开区举办“全球首创新药对中国患者的意义及可持续发展要素论坛”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1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