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贷款不可“无证驾驶”
经济日报 2021-09-24 10:00

摘要:接入征信系统后,“花呗”的用户将更加严格规范自己的借贷行为,降低对多头借贷、过度借贷、借贷逾期等不良行为的侥幸心理,逐渐养成科学、理性的金融消费习惯,量入为出,合理使用借贷工具。

9月22日,在线个人信用贷款产品“花呗”发布公告称,在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部门的指导下,“花呗”正在有序推进接入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以下简称“征信系统”)。目前,已有部分用户可以在自己的信用报告中查询到“花呗”的相关记录。

公告发布后不久,该消息便凭借广泛的关注度迅速冲上了热搜。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反映出公众对于网络贷款规范有序发展的期待。

先了解一下“花呗”此前为何没有接入征信系统,以及会产生哪些后果。“花呗”的本质是一款借助互联网平台获客、引流的网络个人消费贷款产品。与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类似,借款人无需提供抵押、质押担保,仅凭借信用便可在“花呗”上获得一定的贷款额度,借款人可在该额度内透支消费,到还款日按时还款即可,也可以随借随还。

诚然,近年来借助科技优势、平台优势,网络平台企业在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和金融体系普惠性、降低交易成本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发展的总体态势是好的,但同时也存在一些违规问题,如无牌或超许可范围从事金融业务等。

现实中,有一些开通“花呗”的借款人并没有仔细阅读过平台协议,也不知道自己借的钱究竟来自什么机构。问题也恰恰出在这里。“花呗”此前之所以没有正式接入央行征信系统,主要原因是它背后真正的放款机构是互联网小贷公司,而针对此类机构的监管并不完善。此前,部分网络小贷公司甚至规避杠杆率监管,以较低的注册资本金放出上百亿元贷款。

不接入征信系统带来的直接后果,往往是部分借款人“有恃无恐”,因为即便违约、不还款,自己的征信记录也不会留下污点,自己今后的经济生活也不会受到负面影响。与此相对应,“暴力催收”问题也就层出不穷,给社会稳定留下隐患。此外,由于借款人的信用风险上升,按照金融学中“收益覆盖成本加风险”的基本原理,放款机构出于经营角度考量,风险上升的同时必须提高贷款利率(即资金价格)用于覆盖风险损失,无形中推高了贷款成本,增加了借款人的财务负担,真可谓“双输”。

由此可见,整治“无证驾驶”势在必行,金融活动必须全部纳入金融监管,金融业务必须持牌经营。目前,正规持牌机构——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已获批开业,“花呗”消费信贷业务的放款主体也将逐步变更为该机构,以及平台合作的其他持牌金融机构,如商业银行等,此前的网络小贷公司将有序退出。

随着“无证驾驶”得到整治,“正规军”登上舞台,正规持牌的消费金融公司与银行一样,其服务记录信息也必须像银行借贷信息一样纳入央行的征信系统。这便是此次“花呗”宣布有序推进接入征信系统的主要原因。

不难预判,接入征信系统后,“花呗”的用户将更加严格规范自己的借贷行为,降低对多头借贷、过度借贷、借贷逾期等不良行为的侥幸心理,逐渐养成科学、理性的金融习惯,量入为出,合理使用借贷工具。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金融科技与平台经济快速发展,跨界、混业、跨区域经营等特征日益突出,风险传染速度更快、波及面更广、负面溢出效应更强,这对金融监管也提出了新挑战。接下来,金融监管部门应遵循“同质业务、同质监管”的原则,致力于在促进金融科技发展和防范金融风险之间取得平衡。

文/郭子源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

相关阅读
经济日报:个人网贷信息接入征信系统,既是约束也是保护
经济日报 2023-12-25
半两财经 | 个人网贷全面接入征信系统 别怕,必须要有本人授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10
个人网贷信息正全面接入征信系统
中国证券报 2023-12-08
套用“借呗”资金借给朋友 借款合同被判无效 法院:属套取金融机构贷款转贷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2-07
半两财经 | 不要以贷养贷!北京银保监局提醒:个人贷款谨记“五要、五不要”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9-04
借呗花呗“缩水” 互联网金融平台整改提速
经济观察报 2021-12-11
金融业务必须持牌经营 网络贷款不可“无证驾驶”
经济日报 2021-09-24
花呗接入央行征信系统,媒体:整治网贷“无证驾驶”势在必行
经济日报 2021-09-2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