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举重强在基础 新在“破圈”
中国青年报 2021-09-22 13:08

“说实话我已经有了(拿不到全运会冠军的)心理准备,因为中国举重基础太强大了,大家水平都非常高,给我带来的冲击非常大。”李发彬说,“我在奥运会结束以后的隔离期虽然坚持锻炼,但没办法维持一个高水平的运动量,所以隔离结束以后马上投入训练,量很大,而且自己非常专注,就是以拼的心态来参加这次全运会。”

在今天傍晚结束的十四运男子举重61公斤级较量中,东京奥运会“金鸡独立”夺冠的李发彬遇到对手们的强大挑战,尽管抓举第三次试举143公斤和挺举第三次试举176公斤失败,但他仍然靠“坚持”和“拼”赢下这枚全运会金牌。距离东京奥运会夺冠只有一个多月时间,李发彬能够在连续作战的状态下完成全运会卫冕(2017年天津全运会李发彬代表解放军队在男子举重56公斤级比赛中夺冠),其中的艰难可想而知。

这是中国举重强大的最明显特征:第二梯队甚至第三梯队都具备极强竞争力,而每一位奥运冠军更是强手中的强手——至记者发稿,在本届全运会中出场的4位奥运冠军都收获了全运金牌:女子举重侯志慧、汪周雨、李雯雯,男子举重李发彬,都延续了他们奥运会比赛中的良好状态。

“奥运会举重项目8月2日结束,全运会9月15日开幕,中间还有隔离期,参加了奥运会的运动员很难保持一个高水平的系统性训练,但是大家在全运会上的表现都非常出色,比如侯志慧,她还打破了总成绩的世界纪录,非常难得。”国家体育总局举摔柔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周进强说,“奥运选手在全运会上取得好成绩的原因,主要是他(她)们在奥运会前的训练非常扎实,只有扎实的训练,才能保证他(她)们在奥运会后还能保持很好的力量水平。另外运动员对全运会也很期待,有非常强烈的比赛欲望,这才让他(她)们在全运会上也有非常好的表现。”

东京奥运会,中国举重队以7枚金牌、1枚银牌书写了历史最佳奥运战绩,周进强表示,在成绩之外,举重运动员积极、乐观、包容、开放的健康精神面貌,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国人对举重项目、对举重运动员的固有观念,“新一代运动员更加享受举重训练的过程,他(她)们对举重甚至是竞技体育的认知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强大的国家保障团队也免除了运动员的后顾之忧,所以运动员的性格更加开朗,能够向全社会展示举重运动员的新形象。”

举重的奥运冠军已经“破圈”,收获了相较之前数十倍数量的“举重迷”,奥运冠军在社交媒体上与社会的互动,也是举重运动本身被大众“重新认识”的最佳途径。

“在互动过程中,我们的举重运动员向社会传递科学、健康的举重和健身知识,这也是运动员自身社会价值的体现。”周进强说,“我相信他们可以很好平衡专业训练和社交的关系。对于运动员和社会的互动,我们不会限制,只会引导,让他们更好实现自身价值,为群众健身和力量训练提供更多的专业知识服务。”

如果不出意外,今年年底补办的举重世锦赛,中国举重队或将派遣更多没有参加过东京奥运会的“新人”接受大赛考验,这将让中国举重再次展示雄厚实力,而缔造了中国举重奥运辉煌的冠军们,已经将目光投向明年的杭州亚运会。

“我距离自己想要的大满贯还差一个亚运会冠军,所以这两年我必须抓紧时间。”李发彬说,“我相信参加世锦赛的队员也具备夺冠实力,只有激烈的竞争才会让我们更加强大。”

文/郭剑

编辑/倪家宁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