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更多的贫困学子圆梦,这位老师做了这么多……
中国新闻网 2021-08-29 15:34

在甘肃省嘉峪关市,有着40年教龄的酒钢三中教师闫桂珍仍旧活跃在三尺讲台之上,59岁的她,退休时间一延再延,学生需要她,她也离不开学生。

8月中旬,甘肃省嘉峪关市酒钢三中教师闫桂珍(右一)辅导高三学生 摄影/姚建萍

闫桂珍喜欢鞠躬,在她的课堂上学生回答对了问题,她会鞠躬。后来,她走上街头为贫困学生募捐时,她鞠躬了数千次。鞠躬,在她看来是中国古人最高的礼仪,弯腰九十度是她表达敬意的方式。

闫桂珍是谁?

如今,提起闫桂珍,在嘉峪关无人不知。

她是“全国道德模范”“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国家万人计划名师”“中国好人榜”“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她也是学生的“闫妈妈”、受助贫困学子的“爱心妈妈”、青年教师的“严师傅”……

生活中,她极为节俭,很少购置新衣服,骑着一辆修了又修的自行车,至今还与家人共同居住在60平方米的老旧房子中。

教学中,她经常自掏腰包为学生购买书籍、营养品,数十年来,默默资助家庭有困难的学生,帮助他们圆了大学梦。

闫桂珍为学生作指导 摄影/姚建萍

一碗白米饭给予的“初心”

1962年,闫桂珍出生于辽宁省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一个贫困的山区,吃不饱饭使得她幼年的求学之路更为艰难,但她骨子里就带着倔强,认定一件事,再苦再累也要干下去,这种性格影响着闫桂珍后来的学习和工作。

家和学校之间长长的山路上,有一个瘦小的身影来回奔波着,同村同龄的孩子觉得太苦了,坚持不下来,便都放弃了,仅剩下闫桂珍。

求学期间,闫桂珍遇到了两位对自己影响深远的恩师。

小学时,她个子小,坐着看不到黑板,班主任王述芳专门为她定制了一个高板凳。写字算题,闫桂珍够不到黑板,王老师就把她抱起来答题……

到了高中时期,闫桂珍照例每天仅带着一份玉米粥上学。班主任于海东偶然间看到她碗里的稀粥时,说了句“这能吃饱吗?”,便转身出去了,过了一会,盛着白米饭和炒菜的饭盒递到了闫桂珍的手上,“吃吧,孩子,吃饱就有劲考大学了。”

“于老师家里也并不宽裕,但他并没有忽视一个穷山沟的学生。”闫桂珍回忆成为老师的“初心”时不禁哽咽,这碗白米饭给了她奋进的力量,她决心一定要考上大学,成为像于老师和王老师那样的好老师。

1979年,闫桂珍顺利地考上师范大学,成为当地屈指可数的大学生,街坊乡邻都为她高兴,还自发凑钱资助。“一毛、五毛……每逢开学,50元都是大家凑的,其中30元作为路费,剩下的钱,我全部买了书,一分都不敢乱花。”她说。

1981年,闫桂珍毕业走上了教师岗位,为了报答乡亲和老师的恩情,她立志做一个好老师,做一个不让任何学生掉队或失学的好老师。

工作初期,闫桂珍每个月有38元的工资,其中10元孝敬父母,其余的她就用来资助贫困学生回报乡亲。

闫桂珍经常凌晨四五点起床备课,每次考完试,总是连夜批改试卷 (资料图) 供图/酒钢三中

扎根戈壁,做学生的“闫妈妈”

1985年,23岁的闫桂珍响应国家的号召,带着一箱书和一卷旧铺盖,只身奔赴2600多公里外的嘉峪关市,从此扎根西北戈壁。

嘉峪关市,缘矿兴企、因企设市,是几代人于“风吹石头跑,地上不长草”的戈壁滩上,建成的一座现代化城市。

闫桂珍到嘉峪关时,适逢城市建设发展初期,生活和工作条件还很艰苦,住的土坯房,抬眼就是茫茫的戈壁滩。

即便这样,闫桂珍并“不后悔”,她怀着极大的热情投身教育事业,“越是艰苦的地方,孩子们往往越是渴望知识,我小时候读书太苦了,所以我懂得贫困学生的苦,会尽我所能帮他们。”

闫桂珍不仅在语文教学上十分出色,对学生也极为上心,在她眼里没有好学生差学生之分,课堂上对他们严格要求,放学后她就骑上自行车去家访,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默默出钱资助家庭贫困的学生。闫桂珍的学生称她为“闫妈妈”,她像妈妈一样,无微不至地关爱着每一个孩子。

1996年,闫桂珍发现学生王宏每天上学时,总是满脸通红,头发湿透。原来他家离校太远,又没钱买自行车,只能跑步上学。闫桂珍随即资助王宏一辆新自行车,后来他考取了重点大学。

1999年,学生刘振兴眼睛受伤住院,父母都不在身边,闫桂珍上完课后,就担起了照顾刘振兴的职责,还安排学生给他补课,出院时替他交了医疗费。

闫桂珍几十年来省吃俭用,用自己的工资和奖金来资助贫困学子,个人资助学生170多名,并先后把47名贫困学子接到家里照顾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其中有3名孤儿由她资助到大学毕业。

2001年至2002年,闫桂珍所带的学生连续两年考取了甘肃省文科状元,她把酒钢集团公司奖给自己的60000元全部都用来奖励和资助学生,其中30000元资助特困户学生,以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20000元奖励品学兼优的和取得进步的学生,以此来激励学生努力读书,成为国家优秀人才;10000元用于奖励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

2010年,闫桂珍获得“‘宝钢杯’全国十大中青年杰出教师金奖”,奖金30000元,她也全部用来资助贫困学生和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

闫桂珍做班主任30多年,带了18届高考毕业班,先后培养了4000多名学生。其中,包括3个甘肃省高考文科状元,3个全省第二名、7个全省前十名,全省前100名的学生就更多了。所带高考毕业班升学率都在90%以上,有七届是100%。所教学生多次摘得省市语文高考单科状元,高考语文平均分超出全省15分以上,最高达27分。

闫桂珍在课堂上讲课(资料图) 供图/酒钢三中

走上街头,为贫困学子募资奔走

2012年9月,闫桂珍被嘉峪关官方授予“推动嘉峪关市教育事业特殊贡献奖”,奖励现金20万元,闫桂珍当场决定用这笔资金资助困难学生,“作为贫困地区的甘肃,还有很多家境贫困的学生,需要国家和社会来帮扶,但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我要设立一个‘闫桂珍爱心助学基金会’,凝聚社会各界爱心,共同构筑教育扶贫的梦想,来帮助更多的贫困孩子完成学业。”

为了凑齐200万元注册资本,从2013年3月份3起,闫桂珍在工作之余挤出时间,每天骑着一辆破旧褪色的自行车,见楼就进,见门就敲,见人就说,募集善款。

戈壁滩的三四月时有风沙,自行车骑不了,她就步行。从菜市场到政府办公大楼,每条街巷都有她的身影。

“闫老师,今天的菜还没卖出去,我就捐1元吧。”闫桂珍接过商贩的钱鞠了一躬。

路过的出租车司机看到闫桂珍在步行募捐时,“闫老师,我今天不拉活,就做你的免费司机。”

有时候,门被敲开,里面一群干部正在开办公会议,闫桂珍赶紧低头道歉,得知她来意后,官员带头捐款,会议瞬间成了捐款现场。

面对献爱心的党政事业单位、民营企业家和市民时,她心怀感恩,数次落泪,只有用鞠躬来表达自己的谢意。

闫桂珍的事迹,逐渐被嘉峪关的市民所熟知,上万人自发签名,不到半年时间募集的善款达到328万,“嘉峪关市闫桂珍公益教育爱心助学协会”于2013年成立,这也是甘肃省首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教育爱心助学组织。

随着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到公益教育的活动中来,爱心助学协会不断发展壮大,为了爱心助学协会得到更好发展,2018年3月,在当地民政部门的指导和建议下,爱心助学协会升级为“嘉峪关市闫桂珍爱心助学基金会”。

“为了不辜负每一位爱心人士的捐款,基金会力求公正透明。”闫桂珍利用假期时间也走访了全省最贫困的地方。

2015年12月,基金会为位于海拔3000多米的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抓喜秀龙乡小学送去一批电脑;2017年8月,为天水市的50名高考贫困学子捐赠10万元助学金;2018年5月,为定西岷县地震后所建学校募捐13万元;2019年8月,为庆阳市环县655名贫困师生发放物资,共计20万元;2020年9月,为平凉市庄浪县50名高考贫困学子提供助学金10万元……

2015年10月,酒钢三中学生赵涛患白血病,生命危在旦夕,基金会募捐骨髓移植手术费60余万元;2017年12月,嘉峪关市酒钢三中学生张玉娇突患病毒性心肌炎,生命垂危,闫桂珍发起并筹集善款45万;2019年3月,闫桂珍得知酒钢三中学生张文婧的家长身患癌症,便以基金会名义向全社会发出“与生命赛跑,救救母亲”的倡议,两周内就筹款27万元;2020年4月,重庆医科大学本硕连读的霍宇佳的父亲霍军突发白血病,医药费、手术费昂贵,学生本人的学费也毫无着落,闫桂珍得知后,资助霍宇佳6000元,同时以基金会的名义发起倡议,募捐35万元……

“在我们因生计的艰难而身陷困境时,是闫老师,是基金会和众多的爱心人士,向我们伸出援助之手。是你们给了我们阳光和温暖,让这个即将到来的冬天不会寒冷;是你们让我们拥有了新的希望,离梦想越来越近……”受资助的学生徐俊辉说。

截至目前,基金会共募集善款815万元,资助贫困师生15600余人次。

“爱是教育的一切。”闫桂珍认为,相比成绩,她更注重对学生品德的教育,培养他们心系国家、德才兼备,这样无论走到哪个岗位上都能成才。

文/记者 徐雪 丁思

编辑/毛羽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