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快评 | 做优快递末端服务不妨差异计酬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08-26 17:22

为啥现在快递送货上门变少了?记者近期采访了北京、上海、黑龙江佳木斯、河北沧州等多地发现,一些缺乏职业素养的快递员以“打电话无人接听”“敲门无人应答”为由,未经收件人允许就将快递存放在门口、快递驿站、快递超市或其他存放点,有的甚至直接点了“签收”。(8月26日《法治日报》)

收快递已经是绝大多数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对于未端优质服务寄予了更多的期盼。什么是未端优质服务,概括来说就是便利、安全、放心的服务,便利是指领取的距离更短、不受时间限制;安全放心既包括快件本身的完好、不发生丢失和损坏,也包括个人隐私人身安全等得到尊重。

同时,具体到每个消费者来说,则会因人因时而异,如有固定职业、单身居住者更希望代收代管服务,而一些老年人或者购买大件物品又希望送货上门。诸如此类,要满足这些服务要求,都需要相应的服务配套以及差别化的服务设计来匹配。不过,从实际来看还有不小的差距,如快递柜之类的设备在小区配备并不普及,不少的都是依靠物业、门房乃至小区商店代收代管,安全可靠性不足;又如,快件是送上门还是入柜或进代收点,还存在投送者与收件者意愿的错位,因此带来的争议不断。

导致快递未端服务质量不高的原因很多,但总的来说还是缺少利益合理分配的能动调节。快递服务实现的是“一费制”,由快递企业统收再分配,一方面基于成本本能地“重揽轻投”,另一方面唯低成本的竞争,也透支对改善未端服务的投入能力,一边是自身不愿意解决“最后一米”的配套,另一边则是提供不了商业跟进配套的利益输血。而在投送上,快递哥的酬劳是按件计价,怎么送、送到哪里都是那么多钱,这决定了快递哥在服务倾向于最富效率的利己选择,这正是“快件送哪儿”争议难断的根源,也是快件难上门的症结。

做优快递末端服务须理顺利益机制,大的方面是促进快递行业告别“唯低成本竞争”的模式,从片面追求市场份额转向提高质量效率,以此来促进行业优化配置、精细管理,把更多的资源向未端服务配套投放,改善“最后一公里”的服务条件;小的方面则是细化资费分配、投送报酬的精细设计,如针对快递上门与不上门实行差异计酬的机制,对应地则实行送件差异收费,建立代收代管、入柜寄存的收费机制,让效益收益与服务质量正相相关,使不同的服务都能得到合理的回报,以此来涵养差别化服务供给。

文/木须虫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