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7月9日公布,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1年7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
在7月7日国常会提出降准后,市场普遍预计此次降准将以定向降准的方式展开,但此次是全面降准,超出市场预期。记者了解到,此次全面降准除了定向支持小微企业、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外,还有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考虑。
根据央行披露,此次降准将释放长期资金约1万亿。降准不仅可以增加金融机构的长期资金占比、优化资金结构,而且可以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应对下行压力
去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国央行推出多项举措应对疫情冲击,包括降准降息。自从去年5月开始,央行政策利率及存准率一直没有调整,一直延续至今。
人民银行相关负责人称,去年5月以后货币政策力度就逐渐转为常态,今年上半年已经基本回到疫情前的常态。此次降准是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后的常规操作,稳健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当前我国经济稳中向好,人民银行坚持货币政策的稳定性、有效性,坚持正常货币政策,不搞大水漫灌。”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49310亿元,同比增长18.3%,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10.3%,两年平均增长5.0%。目前国家统计局尚未公布二季度数据,但先行指标显示:6月制造业PMI为50.9%,相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
财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超明表示,此次央行超市场预期全面降准,主要为下半年实体经济稳定增长提供适度的金融环境。“相比上半年,下半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如制造业景气指数PMI已回落多月,预示工业增速将趋于下行。”
近期多家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四季度经济增速可能跌破6%。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报告预判,上半年GDP增速会达到12.3%,全年实际GDP增速为8.8%。各季度的增速呈现“前高后低”的运行态势,从一季度的18.3%逐步回落至四季度的5.5%。
红塔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称,出口的扩张与美国财政货币化高度相关,但从6月开始,美国部分州的失业救济已经开始暂停发放,外需扩张的逻辑可能有变。因此,此次降准有对冲出口、稳住总需求的考虑。
此外,本次降准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支持小微企业。央行称,今年以来部分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一些小微企业面临成本上升等经营困难,中国坚持货币政策的稳定性、有效性,不搞大水漫灌,而是精准发力,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这次降准是针对大宗商品来的,目的是为了加强金融对中小企业的支持。”李奇霖称。
今年来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对中小企业形成较大冲击。统计局数据显示,相比4月,5月工业企业利润环比降幅在两位数以上的行业有:橡胶和塑料制品业(-10.4%),造纸和纸制品业(-11.5%),纺织服装、服饰业(-13.9%),农副食品加工业(-14.1%)。而这些行业大多为中小微企业。
MLF余额高位回落
与此同时,大企业在采购货物时,出于缓解资金压力等原因会以承兑汇票的方式来支付货款,而小微企业就只能延期几个月才能够获得货款,中小企业的流动性变得更为紧张。
“为了缓解资金压力,中小企业只能支付一部分利息把承兑汇票贴现。而如果贴现利率走高,中小企业面临的成本压力就会更大。央行此次降准的目的就是为了将资金利率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来缓解因为上游价格上涨对中小企业流动性占款的压力,让中小企业能够以较低的价格将汇票贴现,以回笼资金。”李奇霖称。
人民银行相关负责人称,此次降准将释放长期资金约1万亿元。释放的一部分资金将被金融机构用于归还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还有一部分资金被金融机构用于弥补7月中下旬税期高峰带来的流动性缺口。
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MLF余额5.4万亿,创历史新高,7月15日MLF到期4000亿。降准置换MLF后,MLF余额减少。
对于MLF,银行需支付利息给央行。而降准释放的是零利率的长期资金,银行不用支付利息,相应可以降低贷款利率,进而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央行称,此次降准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每年约130亿元,通过金融机构传导可促进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
“降准的终极目的都是为了降低银行负债端成本,给银行更多的利润空间,去继续让利实体。”李奇霖表示。
后续市场将关注LPR及贷款利率如何调整。按照安排7月20日将进行LPR报价。央行发布的2021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3月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较去年12月末上行0.07个百分点至5.10%。其中,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均为首次上行,二者分别为4.63%、5.37%,较去年12月末上行0.02、0.03个百分点。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编辑/樊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