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 是结束也是开始 奥沙利文超然面对失利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04-24 11:44

克鲁斯堡剧院,在北京时间4月24日凌晨结束的斯诺克世锦赛第二轮比赛中,六届世锦赛冠军得主“火箭”奥沙利文以12比13惜败于名气不大的苏格兰球手安东尼·麦克吉尔,成为了本届赛会中第三位被淘汰的种子选手,无缘卫冕。这是“火老师”继1992-93赛季以来,首个无冠的赛季,职业生涯28年来首次。

不过,谁要是仅凭这一点就给出“奥沙利文的时代结束了”、“火箭没落了”等断语,为时还太早。而且,奥沙利文在斯诺克台坛的地位也不会因为一次世锦赛之旅的意外中断而有所下降。地位超然的“火老师”其威望依然不可撼动,或许,他已真正进入到了享受斯诺克运动的阶段,没有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争一场比赛之胜负,争一时之所长之上。

输掉比赛之后,奥沙利文的一席话正说明了这一点,他说:“我早就过了以打斯诺克为生的阶段,有点像尼克劳斯在高尔夫球坛的位置,取得的成绩就在那里。但我不会离开斯诺克,一直打比赛也是件好事,我的赞助商也会很开心。”别人说这话大家可能会不服气,但奥沙利文把自己比作高尔夫球界的尼克劳斯,恐怕谁也提不出质疑。尼克劳斯之于高尔夫,就像篮球的迈克尔·乔丹、F1赛车的迈克尔·舒马赫、泳坛“飞鱼”迈克尔·菲尔普斯一样的地位,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迈克尔。而在当今的斯诺克界,拥有这样相同地位的人的名字只能是——罗尼。

奥沙利文取得的辉煌成绩大家都很了解了,比如他已经获得过37个排名赛冠军,超过了“台球皇帝”亨得利,独自占据排名赛冠军榜单首位;他还是斯诺克史上第一位赢得了20个三大赛冠军的球手(第二名还是亨得利,18个);奥沙利文是在克鲁斯堡夺冠的第二年长的世锦赛冠军(44岁零255天),现在的纪录是奥沙利文曾经的教练里尔顿保持的45岁夺冠(1978年),但“火箭”还有机会超过自己的老师;奥沙利文世锦赛六次夺冠,追平了老球王史蒂夫·戴维斯和里尔顿,与亨德利七次夺冠的纪录仅差一次。

此外,奥沙利文还保持着不少斯诺克台坛的光荣纪录,且都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比如他在上届世锦赛首轮10比1击败泰国球手塔猜亚的比赛中创造的14秒的单杆出球最快纪录;在1997年世锦赛上打出了5分08秒(最新认定时间)的最快147满分杆纪录;在1999年Riley联盟杯上奥沙利文以5比3击败约翰·希金斯,八局比赛只用了46分钟,成为斯诺克比赛历史中最快的一场比赛……这些纪录都是展示奥沙利文球风的,那就是一个字“快”,所以他也被球迷们称为“火箭”。

以下的纪录则是代表着他拥有世界斯诺克台坛最高球技的:他与亨得利并列,在世锦赛这个斯诺克台坛最高的舞台上共打出过三杆147满分;奥沙利文是打出满分杆最多的斯诺克球手(15杆);奥沙利文是唯一百分杆超过1000杆(最新统计为1107杆)的斯诺克运动员;这些纪录,奥沙利文本人仍然还有不断延续的可能。对于斯诺克运动来说,奥沙利文已经将成就带到了更高的层面,几乎无法超越,他几乎创造了世界斯诺克一半的历史纪录,而且他依然还在奋战,他并没有因此停下脚步。所有球迷都看到了,奥沙利文想要成为斯诺克历史以来最伟大的球员,如今的他其实已经做到了,他已经将斯诺克运动带到了更高层面。

奥沙利文输给麦克吉尔后采访谈话的后半部分,其实也是表明了自己现在的心迹,他说自己只要出战,赞助商就会很开心,他不会离开斯诺克。实际上,自上届世锦赛夺冠之后,虽然第一次在职业生涯单赛季无冠,但是“火箭”打进了北爱尔兰公开赛、苏格兰公开赛、威尔士公开赛、球员锦标赛、巡回锦标赛五站赛事的决赛,等于是都走到了最后,存在感极强,只是没有在决赛中获胜罢了,他的整体成绩并不差,也没有明显走下坡路的迹象。

在奥沙利文的职业生涯中,几乎没有任何人可以与他的数据相媲美,即便那个人是“台球皇帝”亨得利。值得一提的是,奥沙利文所处的时代是世界斯诺克历史上竞争力最强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前提之下,他仍能保持连续27个赛季夺冠的表现确实非常不容易。就算46岁的“火箭”已经两鬓斑白,提醒大家他已不再年轻,可当他的准度、堪称世界第一的走位技巧和他的取胜欲望融合在一起的时候,他依然会是那个非常有竞争力的台坛巨人。而如果他只是期待享受斯诺克带给自己的乐趣,那我们必须做出结论,奥沙利文已经来到了职业生涯的另一个阶段和境界,一个真正属于纯粹享受斯诺克运动的意境。

包括去年8月六夺世锦赛冠军之后以及这次在被麦克吉尔淘汰之后的感言,奥沙利文的话概括起来就是:我从来没真正想过这些头衔,在还是孩子的时候,我就梦想能够来到克鲁斯堡剧院来打球、为这项运动带来的乐趣而战。我现在仍然努力为快乐打球,来到这座赛场、享受这些胜利,这个梦想也从某种程度上变为现实。只要自己仍在世界斯诺克运动中,我就会继续去创造新的历史纪录,冠军并不是终点,而是自己新的起点!相信在未来我可以继续创造更多的可能,我很喜欢挑战自己!我会抚平伤口,然后再回来。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刘艾林
编辑/张颖川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