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景式记录中国抗疫历程:受访者读到写自己那几页哭了
北京晚报 2021-01-27 18:07

作家熊育群所著《第76天》近日面世,一幅全景式记录2020年中国抗疫历程的时代画卷在他的笔下以波澜壮阔之势展开。熊育群日前接受了记者专访。

5ea8c6d93e63b5238225339f75da39ad.jpg

书写一部壮阔的民族史诗

2020年的中国抗疫是一部波澜壮阔的民族史诗,长篇报告文学作品《第76天》正是以时间为轴线,全景式记录了2020年武汉、湖北及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团结一心、抗击新冠疫情的时代画卷。 

熊育群着力刻画武汉“封城”至解禁那76天里的世情人心,面对疫情中国人民不屈的力量,各地人民众志成城援助湖北的国家大义、同胞之情;写出了2020年中国抗疫这一国家伟大复兴道路上的艰难时段里,一幕幕洪波涌起的历史风云。熊育群说,《第76天》写的是一个个抗疫斗争的代表,旨在通过他们来表现疫情暴发时的情形和抗击疫情的主要历程,呈现我们这个时代遭遇灾难时人民的所作所为和精神状态,彰显伟大人格和精神力量,并思索面对疫情应有的态度、科学的举措以及今后须吸取的经验与教训,反思人类的生存方式与文明的方向。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李敬泽说:“当此大事,一个作家冲上去,写出一部书,不仅对得起时代,对得起人民,也对得起自己。” 

1个月时间采访近百人

1个月的采访,3个月的写作时间,熊育群面临的是前所未有的挑战。

熊育群说,刚到武汉时采访十分困难。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张继先最早收治的病人是一对夫妻,但他们已被采访烦了,拒绝见任何人。熊育群取得他们家住址后,买了水果牛奶,直接上门碰运气,“撞上了就撞上了,不行就再来。”熊育群回忆,他敲开房门,说明来意,夫妻俩竟十分热情地接待了他。话匣子一打开,两人滔滔不绝讲了起来。熊育群这才知道,以前来人都是全副武装,穿防护服,戴护目镜、口罩、手套,而他只戴了口罩,信任在一瞬间就产生了。不仅如此,他还来到这对夫妻接受治疗的病房,对张继先进行了采访,现场了解病房中心供氧、吸痰的设施,又穿过走廊搭建的清洁区、半污染区与污染区,踏上了医护人员的专用楼梯。 

熊育群还实地探访了华南海鲜批发市场、金银潭医院、武汉市中心医院、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百步亭社区、中央指导组和国家卫健委专家住址等处,从病床到ECMO、CRRT、呼吸机的操作,从患者病历到诊疗照片,一一考察。从中国疾控中心、国家卫健委的专家,到包括医生、护士、患者、医院建设者、捐赠者、志愿者、公安干警、环卫工、社区工作者、下沉干部、外国友人等在内的各类人群代表,受访者有近百人。 

学建筑出身的熊育群对人物周围的环境、建筑总是很敏感,在这部书里,他进行了真实的还原书写。他为此查找当时的天气、日出时间,导航人物走的路线,通过图片或视频进入人物的家庭和工作场所,画出他们的生活轨迹,设身处地进入他们的生活。“我不仅要写出事情的真相,也力图写出真实的环境。” 

所有细节保证“零差错”

采访结束后,熊育群从武汉回到广州,直接奔向广东开平塘口镇的一家民宿旅舍。包下一间房后,他立即开始投入创作。 

熊育群回忆说:“3个多月,除了窗外自由自在的白云相伴,我几乎与世隔绝。”从清早写到深夜,他找到了释放自己的方式:在田野的乡村公路,像疯子一样疾走。“走得快一点,才能让脑子清净一下,神经松弛下来,回去就又能写了。” 

熊育群曾经一度因为高强度的写作,出现了心绞痛,回广州拿了药后,他第二天又急忙赶了回来。他说,至今不知道是怎么走过那段日子的,甚至一想起那座楼就会怕。 

“虽然远离人群,我却与书中的人物靠得很近,我一边写一边补充采访,有的是电话录音,有的是微信语音,有的是发文字采访提纲,反反复复无数次。”熊育群说,因为时间紧迫,在武汉时采用了集体座谈、采访的方式,并与几十个采访对象建起微信群。除了写作外,他还要指导他们写出自己的故事和经历,“我希望他们能够尽可能还原细节。” 

“每一个细节都是真实的,我要保证零差错。”熊育群说,他最大限度地逼近真实,有时采访和查找资料就像侦探似的,一层层深入,对一个个疑团进行破解,重要的事件和细节坚持查找旁证材料,有的甚至通过三方印证。比如疫情是如何发现、如何上报的;比如2020年1月18日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立并于当天赶赴武汉的情形,19日专家组调研和会议上发生的事情,当晚飞北京直到20日下午专家出席新闻媒体见面会,每个人的一举一动,以及国家卫健委是怎样主导的等;比如1月23日2时武汉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关闭离汉通道”的第1号通告,是什么促成了封城的决定;比如援鄂医疗队是怎么派出的,建方舱医院的建议如何提出,中医药抗疫发挥了怎样的作用等等。“写这本书时我多次流泪,这些写作对象值得我敬仰,值得我书写。”熊育群说。 

受访者读到写自己那几页哭了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近日举办了《第76天》线上新书发布会,书中人物代表与作者、评论家齐聚。

247b1923-5633-43ef-9637-a1f80ad293eb8038c827-3cdc-4773-af5a-a78a3e7b2299.jpg

“拿到书读到关于自己的那几页,我当时就哭了,很多事情仿佛又从头过了一遍,”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重症监护室护士长瞿昭晖哽咽着说,她在抗疫一线120天,没有时间考虑其他事情,“我们不管能不能成英雄,但不能成为逃兵。”她感谢熊育群以细腻而温暖的笔墨,帮她记下了这段历史。 

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曾光表示,从事流行病学研究的都信奉“敬业、团队、探索、求实”,在作家熊育群身上,同样体现了这八个字。 

“《第76天》把我带回到那段日子。”方舱医院的“手绘小姐姐”、《2020武汉日记》作者黎婧说,在创作过程中,熊育群反复跟她沟通了数百次,他呈现的文字有一种非常温暖的情感在其中。去年2月9日,黎婧收到自己被确诊为新冠肺炎病例的电话,2月12日正式进入方舱医院。她一度茫然、恐慌、无助,但迎接她的是全新的床单、电热毯、保温杯,更有白衣天使无微不至的关怀。方舱医院的日常生活,被黎婧以漫画形式记录下来,很多网友感激她的真实记录。 

“这是献给我们伟大的抗疫斗争,献给我们伟大的人民的一部书。”李敬泽说,《第76天》是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作品,是关于这次伟大抗疫斗争的一个非常有力的作品。“作为一个文学家,熊育群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人民的精神,正是靠着这种精神,我们这个国家,我们这个民族,才在这次考验中挺了过来,取得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阶段性胜利。”

记者/路艳霞

来源/北京晚报

编辑/乔颖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