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楼财经 | 黑钱!上海消保委测试110辆网约车 超半数订单多算公里数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01-25 14:53

北青-北京头条记者1月25日了解到,上海市消保委日前对上海网约车平台的计程及计时开展比较试验,将平台结算结果与标准检测设备测试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110次计程计时中,57次计程偏高,40次计时偏高。也就是说,消费者会为此多花钱。其中,计程误差不符合规范较多的平台为首汽约车、曹操出行和神马专车,计时误差不符合规范较多的四家平台为:神州专车、斑马快跑、首汽约车和曹操出行。

现状:上海去年网约车投诉1/4涉及到计费纠纷

2020年,上海市消保委受理网约车相关消费投诉共计586件,其中1/4涉及到计费纠纷。有些消费者会反映某次网约车订单计费不准,与预估或者经验存在偏差,但消费者个体往往很难提供确凿的证据。为帮助消费者了解不同网约车平台计程计时的准确性,近期上海市消保委对本市的网约车平台计程计时开展了比较试验。

测试:110次试验57次计程偏高、40次计时偏高

本次比较试验面向的网约车平台,为目前上海市许可并且以计程计时信息进行费用结算的平台,共10家,包括:AA出行、斑马快跑、曹操出行、滴滴出行、美团打车、神马专车、神州专车、首汽约车、享道出行、悦道出行。

比较试验依据JJF1578-2016《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计程计时技术要求(试行)》,模拟消费者在网约车平台下单,每个平台进行11次测试,覆盖高峰期(7:30-9:30,16:30-19:00)和非高峰期(10:00-16:00)两种时间段,包括机场线、城市峡谷、林荫路、高架上、高架下、隧道等6种典型场景,将每次测试订单中平台用于结算的里程和时长,与标准检测设备测试出来的里程和时长进行对比,以反映计程、计时误差。

北青-北京头条记者了解到,总体来看,110次计程计时中,有30次计程误差不符合规范要求,有35次计时误差不符合规范要求。从对消费者的影响来看,计程正偏差(误差>0)有57次,计时正偏差有40次。

计程:正偏差最大的一次会多收费4.8元

在本次比较试验中,110次测试的计程误差范围在-11.3%至18.6%之间,在城市峡谷和隧道等场景中容易出现较大偏差。110次测试中,计程正偏差有57次,有35次偏差虽然在规范要求的范围内但依然是正的,都会导致消费者被多收费。本次计程正偏差最大的8次测试,会导致消费者被多收费0.5-4.8元,占订单总金额的比例大致在1-6.5%。

从涉及的网约车平台来看,计程误差不符合规范要求次数最多的三家平台为:首汽约车(5次)、曹操出行(5次)和神马专车(5次)。正偏差次数最多的三家平台为:神马专车(9次)、滴滴出行(8次)和曹操出行(8次)。神州专车的11次计程误差都符合规范要求。

计时:9家网约车平台费用结算时长单位均为1分钟

而计时测试结果,在本次比较试验中,110次测试的计时误差范围在-57s至58s之间。规范

要求计时误差≤1.5s,本次比较试验有35次计时误差不符合规范要求。

从涉及的网约车平台来看,计时误差不符合规范要求次数最多的四家平台为:神州专车(11次)、斑马快跑(7次)、首汽约车(6次)和曹操出行(6次)。正偏差次数最多的五家平台为:神州专车(11次)、斑马快跑(7次)、首汽约车(6次)、曹操出行(6次)和悦道出行(6次)。美团打车、AA出行、神马专车、享道出行和滴滴出行每家平台的11次计时误差都符合规范要求。

110次测试中,计时正偏差有40次,会导致消费者被多收费。除享道出行用于结算的时长精确到0.01min外,其余9家网约车平台用于费用结算的时长单位均为1分钟(或四舍五入、或舍掉秒数),故因计时带来的最大费用偏差为服务车型的每分钟计费单价。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鑫
编辑/樊宏伟

相关阅读
“爱心送考”来了 西安3万余辆出租车网约车守护学子赴考路
西安晚报 2024-05-30
网约车监管平台发布12月数据,共收到订单信息5.04亿单
中国交通新闻网 2023-01-13
南宁、厦门等地:高德地图等公司尚未在当地取得网约车经营许可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6-28
3月份全国网约车订单信息超5亿单,环比下降2.2%
央视新闻 2022-04-13
2月我国网约车订单超5万单,环比下降21.8%
交通运输部 2022-03-08
订单超30万单网约车平台合规率谁最高?最新数据来了
中国新闻网 2022-01-12
5个月窗口期后,网约车市场有何变化?
​第一财经 2021-12-09
交通运输部:9月网约车平台伴个桔子订单合规率最低
中新经纬 2021-10-1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