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夫村”的新生
新华社 2020-12-29 18:33

12月底,重庆市武隆区羊角街道艳山红村第一书记游四海,在艳山红村驻村扶贫满3年。说起3年来村里的变化,游四海说,村干部的作风变了,老百姓的心气足了,“纤夫村”的精气神又回来了。

重庆市武隆区羊角街道艳山红村位于乌江边。过去,艳山红村几乎每家都有一个壮劳力在乌江五里滩上拉纤,是远近闻名的“纤夫村”。“忍辱负重、百折不回”的纤夫精神代代传承,艳山红村先后出过10名国家级或省市级劳动模范。

可是,2017年年底游四海到艳山红村驻村扶贫时,村里一片片土地撂荒,产业空虚,贫困发生率达16.2%,过去的“纤夫村”成为当地人嘴里的“烂泥坝”。游四海发现,不少村民对村干部不信任,有的村干部只顾自家产业,对请求帮忙的村民不管不问。

“艳山红村要想发展,干部作风必须转变。”游四海拿村民反映强烈的“干部吃低保”问题开刀。全村8个村民小组,其中有7个村民小组的干部享受低保。“要么退出低保,要么辞职。”游四海说,只要还有一户村民没有享受到惠民政策,村社干部就不能享受,不能和老百姓争利益。

村干部“整风”随即开始。游四海给村干部上党课,带着村干部重温入党誓词;召开党员大会,两名村干部带头检讨;村里成立了志愿服务队、巾帼服务队、党员先锋突击队,村里的苦活、累活,村干部带头干;吃低保的干部全部主动退出了低保。

渐渐地,老百姓看到了村干部的变化。过去光顾着自己养猪的村党总支副书记黄东,主动传授技术,带动贫困户发展养猪产业;2018年夏天,艳山红村连降暴雨,一口水塘眼看要决堤,驻村工作队和村里的党员干部一起,把住在水塘下方的几十名留守老人和儿童背到安全的地方,又轮流在水塘边值守。

村干部变了,村民的心也齐了。艳山红村对村主干道两侧边沟环境开展治理,全村在家的250多人义务出劳力。村民龚南红和黄龙,一人出摩托车,一人出拖拉机,自己贴油钱,免费帮工程队运材料。不到半个月,13公里长的主干道两侧治理完成,栽种上了桂花树、扁竹根等植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2019年年底,艳山红村整村脱贫,人均收入比3年前翻了一番。游四海说,村干部就是新时代的纤夫,脱贫攻坚既要有干部拉船,也要靠村民齐心。

文/记者 周文冲

编辑/董伟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