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故事 | 脱贫路上“她”力量:巧媳妇逐梦人生
新华社 2020-12-29 16:40

“双十一”当天,仓库管理员马云素在仓库登记货物(11月11日摄)。 西海固是宁夏中南部9个深度贫困县区的概称,曾被联合国专家评价为“不具备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脱贫攻坚路上,妇女既是重点工作对象,也是直接受益者,更是重要的参与主体。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上图为:宁夏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建设初期(资料照片);下图为:11月11日拍摄的宁夏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原隆村(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冯开华摄)。1996年,一纸《关于组织经济较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开展扶贫协作的报告》,开启了东西扶贫协作的壮丽征程,也将宁夏与福建紧紧联系在一起。21年间,受益于福建、宁夏多层次、多形式、宽领域、全方位的扶贫协作,闽宁镇这片曾经的戈壁荒滩,被建设成现代化的生态移民示范镇。6万多名曾经生活在西海固贫困山区的农民陆续走出大山搬入闽宁镇,通过移民搬迁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

马丹丽在车间包装花茶(11月11日摄)。 闽宁合作,也为当地农村妇女的人生带来新的可能。2019年,坐落在银川市闽宁镇原隆村的闽宁禾美电商扶贫车间建成投产,优先招录当地留守妇女、建档立卡贫困户,先后录用了49名女员工,其中建档立卡户42人。留守妇女在政策的红利下,变身产业工人。

马丹丽(右)和一名女员工将包装好的货物运到仓库(11月5日摄)。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车间试水网络直播销售,选出海燕、马燕、摆西彦、马云素、马丹丽和杨俊英6名员工组成了“巧媳妇”直播带货团。看别人直播容易,轮到自己直播带货,这些常年灶头、炕头跑的“巧媳妇”们犯了难。她们中大多数只有小学文化程度。

海燕(左)和摆西彦在车间包装牛奶(11月5日摄)。 车间里的工作忙碌而欢乐,“巧媳妇”们的变化也在逐渐显现。原本胆小的马燕,如今负责起车间的日常接待工作,来参观购物的顾客看到举止大方、谈吐自如的她,都会说“看着不像建档立卡户”;一个月挣到近3000元,让海燕能随心给自己和孩子买喜欢的东西了,甚至还和车间负责人徐美佳一起坐飞机去福建谈业务;“00后”的腼腆女孩马丹丽愈发自信,在姐妹们的帮助下学会与客户沟通……

不识字的摆西彦(左)让上小学的女儿用手机教她认字(11月10日摄)。 一次触网的尝试,打开了“巧媳妇”们人生蜕变的大门。“随着车间规模的扩大,希望从她们6人开始,电商直播的团队能扩大到60人,甚至600人。”徐美佳对她们的未来充满期待。谈及梦想,摆西彦希望能给喜欢跳舞的女儿报一个舞蹈班,让她有机会追寻自己的爱好;去过福建的海燕想通过在这里积累经验,“今后自己创业,像我们徐总一样当女强人”…… 摄影/新华社记者 杨植森

编辑/耿蕾

相关阅读
“筑梦路上·她力量发展论坛”亮相朝阳区大屯街道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04
图片故事|非洲“青年鲁班”来华求学逐梦
新华社 2024-07-24
图片故事丨“00后”女机手——向下扎根 在乡村大地逐梦前行
新华社 2024-06-03
图片故事|乡村少年绿茵逐梦
新华社 2023-08-09
图片故事 | 旁听12年,在数学世界中逐梦前行
新华社 2023-05-26
图片故事 | 台湾“90后”设计师:逐梦希望的田野
新华社 2022-05-19
图片故事|“95后”海归返乡逐梦
新华社 2022-05-04
图片故事 | 逐梦冰雪——“90后”短视频博主雪场圆梦
新华社 2021-12-2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