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轰鸣声,一架白色四翼无人机腾空而起。一会儿工夫,监视器上就看到传回拍摄到的画面:崇山峻岭间,一条砖石巨龙沿着山脊蜿蜒前行,时而跌落悬崖,时而被植被遮挡,有的段落完整雄伟,有的地方残破苍凉。
两位设计师在勘查拍摄中
8月7日,怀柔区文物所组织设计单位对位于渤海镇大榛峪村的187号、188号长城敌台及城墙进行抢险勘查,为申报北京市2021年长城抢险项目做准备。
勘查中,使用了无人机进行拍摄,后期还将通过先进的图像处理软件进行数字建模。有了数字模型,结合安装传感器实时更新数据,今后即使不到现场,也能在电脑前掌握第一手的长城资源信息。
在抢险勘查中使用数字建模技术是怀柔建设“数字长城”工程的重要一环。今后,怀柔区将通过长城抢险、修缮等项目,逐步完成全区65.4公里的长城资源数字化工作。为当代及后世万代的长城保护留下最完整、最准确的档案。
精准拍摄
一段100米的长城要拍2000到4000张照片
阵雨过后,山里的空气格外湿润清新。8点30分左右,在怀柔区渤海镇大榛峪村,记者与勘查小分队一行四人在长城脚下聚齐。
他们是领队怀柔区文物所工作人员王宇,文物所邀请的负责勘查的两名设计师张喆和张忠祥,以及向导兼顾问、从事怀柔境内长城抢险修缮工作16年的古建公司经理张凤明。
上山路上,58岁的张凤明走在最前面。他是怀柔长城的“活地图”,哪段长城怎么爬、哪种险情以前怎么修的,都难不倒他。
34岁的张喆参与长城保护工作也小10年了,他的任务重点是根据险情设计抢险方案。26岁的张忠祥一参加工作,就开始接触长城保护工作,当天负责操控无人机进行拍摄。
穿过一段密不透风、岩石杂陈的荆棘丛,一行人上到了已经坍塌的只剩地基的187号敌台。地基上相对平坦开阔,张忠祥观察了一下,决定在这儿放飞无人机。但放飞前,他又沿着坍塌的城墙边缘,仔细地观望、查看了一下周边的长城本体的情况,规划了一下拍摄点位和内容。
“夏天植被茂密,有的地方容易被遮挡拍不到。所以需要都看一遍,找到最佳的拍摄角度。”张忠祥告诉记者。
无人机飞起来了,监视器上,不断地显示着传回来的拍摄画面。
无人机要拍摄多少张照片才算完成任务?“项目申报阶段进行的是初步勘查,主要拍摄两类照片,一类是外轮廓照片,一类是残损细节照片。”张喆告诉记者,数字建模技术要求相邻的两张照片的重合率要达到70%以上,而拍摄一段城墙,上面和两侧三个角度都要拍;拍摄敌楼,上面、前后左右、内侧全要拍。一段100米的长城,拍摄2000张到4000张照片很正常。
其他应用
VR眼镜体验爬野长城
怀柔段长城东连密云古北口,西接昌平居庸关,总长65.4公里,占北京段长城526.7公里的12.4%。有“天下长城险,怀柔占一半”之誉。因此,也是很多驴友攀爬野长城的目的地。
游人私自攀爬野长城,给长城保护带来严重伤害。乱扔垃圾、乱写乱画等不文明行为时有发生,更有一些已经坍塌的墙体经踩踏后,损坏的速度加剧。
如何破解体验野长城和保护长城文物之间的矛盾?“数字长城”建设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
“数字建模成果不但可以运用到长城抢险修缮上,也可以开发旅游项目。比如将来建设长城国家公园,可以在配建的游客接待中心或长城博物馆里,开发‘戴AR爬野长城’项目,这些数字模型能给游客提供身临其境的攀爬体验。”怀柔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长城留存数字档案的工作,怀柔区早在箭扣二期时就开始了。当时,把考古概念引入到长城修缮中,根据一些考古记录、考古档案形成了部分电子化、数据化档案。
2018年,怀柔区又在全市率先开展了“长城体检”工作,在第三次全国长城文物普查的基础上,时隔10年,再次梳理辖区内的长城资源。这次体检工作,拉开了怀柔“数字长城”建设的序幕。
“从将要开工抢险修缮的长城开始,先行开展抢险点段的数字化采集工作,建立数字化档案,以便于更全面、直观地分析文物本体的病害类型。”怀柔区文物所所长张彤说,“修缮、保护长城,不单单要从外观上把长城整理好,还要把长城的工艺、做法考证下来,历史脉络梳理清楚,形成一套完整的数字化档案,指导当代长城修缮,还可以交给下一代。”
截至目前,怀柔区已有176号敌台、202号敌台、贾家关门、磨石口水关长城等十多处长城完成了数字存档。
原标题:无人机起飞拍照 数字建模 为长城保留一份完整准确档案
文并摄/记者 于丽爽
编辑/彭小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