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卡尼名作《曾经》亮相北影节展映 在音乐中细味优雅爱情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0-08-16 21:58

随着影院恢复放映,众多佳片定档复映。其中包括约翰·卡尼导演的《初恋那首情歌》。作为少有的外国独立电影,它别具一格。

在第十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的展映片单中,同样有一部约翰·卡尼导演的电影,那便是他的成名作。

首映于2007年圣丹斯电影节的《曾经》是一部典型的独立电影,整部电影的预算仅有15万美元,拍摄过程中最昂贵的部分是片尾的俯视镜头,借用吊车花费2500欧元,拍摄聚会场景时,餐桌上的食物都是女主角玛可塔·伊尔格洛娃亲自下厨;男女主演均非专业演员,男主角格伦·汉塞德是导演约翰·卡尼之前做贝斯手时乐队的主唱,而女主演玛可塔·伊尔格洛娃是乐队在捷克演出时认识的一位颇具音乐才华的女学生,参演电影时年仅17岁。然而正是这毫无雕琢的表演,最大程度地发挥出男女主角本人的气质特色,格伦·汉塞德略带颓废的粗犷温柔与玛可塔·伊尔格洛娃的清纯治愈在镜头下一览无余。

5.jpg

电影中还有大量的手持镜头,营造出一种伪纪实的风格,使男女主角的塑造也显得更加贴近现实。其中,女主角帮男主角填词,赶上CD机没电,去超市买电池的夜景镜头最为人乐道。昏暗的街道,手持跟拍方式拍摄,镜头大部分时间保持正面中景,清冷的夜景氛围中,陶醉于音乐中的女孩,带着隐隐的喜悦在哼唱。这段拍摄成本有限,全程采用自然光拍摄的夜景,本应因为光线不足而成为拖累,但女孩的喜悦与黑夜的不确定性融为一体,时隐时现,反倒更突出体现了男女主角当下的喜悦与情感中的不确定性,为结尾埋下伏笔。而贯穿这个长镜头全程的配乐《If You Want Me》,以英伦摇滚风的编曲,配合颇具浪漫色彩的旋律,在迷离的氛围中透露着摇曳不定的喜悦,与整个长镜头相得益彰。既掩盖了长镜头变化不多容易显得单调的问题,更能轻易地将观众带入情绪之中。

出色的音乐正是约翰·卡尼电影中的一大杀手锏,贝斯手出身的他对音乐有自己独到的品味,拍电影前拍摄MV的经验,也造就了他在影像与音乐结合方面过人的能力。除了《If You Want Me》,片中还有大量悦耳的歌曲,促进了电影的叙事,同时很好地渲染了电影的情绪。男女主角在琴房合唱的《Falling Slowly》更是获得了第80届奥斯卡金像奖的最佳原创歌曲。获奖当天,玛可塔·伊尔格洛娃也以19岁的年纪,成为奥斯卡历史上最年轻的非表演类奖项获得者。

3.jpg

在音乐的衬托下,男女主角的感情变得更加牵动人心,街头卖唱的知音,公交车上的笑语,昏暗街道的独行……一幕幕都是那么令人动容。山顶上,当男主问女主“你还爱他么?”女主用捷克语回答“我爱的是你”,男主却无法听懂,惹人唏嘘;录音间歇,在钢琴前女主靠在男主肩膀哭泣的镜头,勾引着观众的泪水;片尾,当男主买的钢琴送到女主家中,两个人早已走上各自的路,却仍各自带着笑容,看到这一幕,大概有多少人会笑着祝福,就会有多少人为两人的错过而忍不住落泪吧……

来自电影的这份感动同样触动了许多圈内名人。导演斯皮尔伯格说,《曾经》这部小制作电影给了他足以支撑一年的灵感。美国著名的民谣诗人鲍勃·迪伦也因为看了这部电影而邀请格伦·汉塞德和玛可塔·伊尔格洛娃成为他巡回演出的嘉宾。《曾经》的成功,也开启了约翰·卡尼的音乐爱情三部曲——凯拉·奈特莉、马克·鲁弗洛、亚当·莱文等明星参演的《再次出发之纽约遇见你》和同为独立电影,带有些许自传属性的《初恋那首情歌》,同样为约翰·卡尼赢得许多影迷与赞誉。

与经典老片和商业大片一样,独立电影同样是北京国际电影节十年来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每年都有许多独立电影在北影节获得资助,或是放映的机会。能够在北影节展映中看到优秀的独立电影,无论是对于内地影迷或是电影人来说,都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肖扬
编辑/贺梦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