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国内原油期货跌0.21% 俄重新成为第二大产油国
中国经济网 2020-08-04 16:03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8月4日讯 8月4日,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日间盘原油期货合约震荡下行,成交活跃,持仓减少。8月3日(周一)国际油价美油涨逾1%,积极的制造业活动指数令油价得到支撑。但一些交易商认为,OPEC及其盟友放宽产量限制、以及感染病例激增,将使油价上涨空间有限。

8月4日,国内原油期货主力2009合约开盘281.7元,截至日间收盘,收报281.3元,跌0.21%或0.6元;结算价为282.3元;成交量为96822手;持仓为53007手,日盘持仓减少4584手。

截至8月3日收盘,纽约商品交易所9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上涨0.74美元,收于每桶41.01美元,涨幅为1.84%。10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上涨0.63美元,收于每桶44.15美元,涨幅为1.45%。

据经济日报报道,俄罗斯能源部、美国能源部信息署以及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报告,俄罗斯5月份采油水平恢复到了世界第二的位置。根据俄罗斯联邦能源部网站数据,俄罗斯5月份生产了3974万吨石油,相当于940万桶/日;在减产协议生效首月,俄罗斯重新成为世界第二大产油国,与位居第一的美国仅有60万桶/日差距。

进入8月份,俄罗斯与欧佩克减产协议第二阶段开始,协议国家总减产额度由970万桶/日缩小为770万桶/日,不少协议外产油国也因石油价格恢复稳定相继扩大产量,美、俄、沙特原油市场竞争将进入新阶段。

据第一财经报道,未来几天,中东石油生产商将公布9月原油价格。亚洲、欧洲的交易商和炼油商预计,沙特将下调官方销售价格,这将是自4月份欧佩克+同意减产以来的首次。此前,欧佩克产油国曾多次涨价,原因是欧佩克+实施减产协议,加之亚洲国家逐步解除封锁,原油消费将出现复苏,但目前来看,事实情况并不及预期。

据汇通网报道,OPEC+和包括俄罗斯在内的盟友将在8月增加产量,使全球日产量增加约150万桶。OEPC 7月石油日产量增加逾100万桶,因沙特阿拉伯和其他海湾国家在OPEC牵头的协议基础上,自愿终止了额外的供应限制。

编辑/田野

相关阅读
十年冰点!原油期货多头骤降,机构押注OPEC+已无计可施
第一财经 2023-12-12
产油国减产“不情不愿”,下周国内油价调整要搁浅?
证券时报 2023-12-02
产油国继续减产 国际油价走势难料
经济参考报 2023-06-07
主要产油国部长级会议今日将决定是否减产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06-04
主要产油国部长级会议今日将决定是否减产
​央视新闻 2023-06-04
国际观察 | 产油国意外减产影响几何
新华社 2023-04-04
沙特等国宣布减产 原油价格应声上扬
新华社 2023-04-03
主要产油国在“保价”中“观望”
新华社 2022-12-0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