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路 | 118天,零感染!海凌宾馆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今日关闭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0-05-29 12:54

5月28日上午,随着来自湖北的4名观察人员顺利解除观察,海淀区海凌宾馆集中医学观察点宣布正式关闭。自2月1日工作人员入驻,海凌宾馆共接待116名观察人员,观察人员和工作人员未出现一例确诊,实现了零感染的目标。

医学隔离观察点筹建

年初,新冠疫情突如其来,一场对疫情的总体战、阻击战骤然打响。1月底,永定路街道接到上级通知,辖区内要设置集中医学观察点,接待外地返京人员。永定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许梅牵头负责站点的建设、运营管理工作,永定路街道民生保障办公室负责人杨明月肩负起站点负责人的重任。

通过对辖区内资源调查,最终海凌宾馆被选定作为接收外地返回永路路街道、田村路街道辖区人员的集中医学观察点。观察点由两个街道的工作人员每三天进行轮班,全天24小时坚守在隔离点。

作为筹建医学观察点的负责人,对杨明月来说筹建街道集中医学观察点是一项并没有太多可参考经验的工作,她一边要与海淀区卫健委、民政局和专班进行充分的沟通,把握点位建设的技术要求、工作流程、经费来源等要求,一边要与医护人员、宾馆的负责人详细讨论可行的防护方案,同时还要向兄弟街道请教经验,筹建之初她每天要接打近百个电话。

防疫初期,防疫物资紧缺,口罩、消毒液、防护服都不富裕,工作人员只能想尽办法省着用,街道也想方设法提供支持。在信息有限、物资欠缺的情况下,杨明月及时组建了专项工作组,通过了区卫健委现场验收。

为了满足隔离防护的需要,杨明月协调了街道应急小分队打通了宾馆北门作为隔离人员专用通道,并为医护人员协调了办公设备、防护和生活物资。她还协调了宾馆餐厅做好工作人员和观察对象一日三餐的保障,并根据需求丰富菜式,增加水果、酸奶等。

2月初正是疫情防控的最紧张时段,街道集中医学观察点的软硬件条件达标了,但宾馆工作人员的疑虑情绪却日渐增强。点位以接收湖北或途经湖北的人员为主,杨明月和医护人员一起为宾馆经理、保安保洁、后厨工作人员等人做防护讲解,最大程度地消除他们的紧张和恐惧情绪。

“作为党员干部,只要需要,我一定会义无反顾地冲在前。”杨明月表示。从选择隔离酒店、组建工作团队、制定工作流程等等,她一直坚守在抗疫前线。

精细管理,贴心守护

永定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护士张旭是海凌宾馆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的护士长,正月初四晚上,在看到护士群里紧急招募医学观察点医务人员的通知后她不假思索地报了名。

“我们医院的医护人员几乎都报了名,中心领导把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了我,能承担这个重任是这是大家对自己的信任,我一定要完成好这次任务。”从2月1日站点正式开始工作到现在,张旭一直没有休息过。

2月1日,海凌宾馆隔离点正式开始接收从各地返京的集中观察人员。2月2日,集中医学观察点接收了第一对来自湖北丹江口的夫妻,2人由湖北自驾返京,因住房为筒子楼条件设施不符合居家观察条件,经过居委会申请、主要领导审批、区级报备,点位进行了接收。来京后夫妻二人提出希望可以住在一间屋子里观察,但根据卫健委要求医学观察点观察人员必须单人单间。因集中观察人员有抵触情绪,经工作人员、医护人员、居委会主任和民警的耐心地反复劝说,夫妻二人终于同意分开隔离顺利入住街道集中医学观察点。

除此之外,隔离点的工作人员还遇到了各种各样的状况,如集中观察人员抱怨隔离点条件不好,因恐慌而哭闹……如何帮助集中观察人员安全度过14天的隔离期对所有工作人员来说是最重要的事情。为了解决留学生上网课的问题,海凌酒店的负责人冒着疫情的风险去中关村买上网设备,给每个房间安装一个无线路由器,有些集中观察人员对饭菜有要求,工作人员逐个进行记录,联系食堂找出解决方案。3月16日,境外返京人员接收压力陡然增大,根据上级工作要求,区级统筹街道观察点使用,集中观察点与社区防控组密切配合,对转运来的人员在点位进行分流,对集中观察人员进行接收安排,防护工作就更加紧张忙碌。一方面是风险大,另一个原因就是转运时间不确定,隔离点所有工作人员都是24小时待命,工作人员经常在半夜一两点去接人。

“3月16日第一天开始接受境外集中观察人员时,我们从下午6点一直工作到第二天早上6点,分3批共接接受了11名境外人员到隔离点。”田村路街道卫计科工作人员原松江说。

从街道干部、下沉党员、社区民警、社区工作者到社区医务工作者、宾馆服务员,隔离点的经历对于所有工作人员都是“第一次”,但是在这个临时组成的隔离点里,他们拧成一股绳,组成了特殊的“战队”,这些人之前互不相识,他们是一个临时组成的“战队”,但是却有百分的战斗力,因为他们有共同的目标,就是打赢这场“防疫攻坚战”。如今他们圆满完成了这个任务。

“对这里的感情太复杂了,一直希望它早点关门,但在这里经历的事、遇见的人这辈子都忘不了了。集中观察人员来的时候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情绪,但是隔离期结束后都对我们的工作很满意,这是让我们感到最欣慰的事情。”张旭说。

离开集中医学隔离观察点时,不少工作人员都落泪了。隔离点里的日子很苦,但足够温暖。

来源:民生保障办公室

文:徐嫚、王萌

整理:党群工作办公室(宣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