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诊科护士白钰在接待患者
“做好防护!”
2月26日,早上8时。宣武医院急诊科护士白钰给“涛哥”发了一条微信。
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10楼,邢正涛掏出手机,看着微信,嘴角含笑,回了一个字:“好”。然后,他就穿戴好防护装备,走进了重症病房。这一天,病房里有点忙。
“好”字之后,“涛哥”再无消息。
中午12时,白钰把手机锁在柜子里,穿好隔离衣、戴着护目镜、口罩和手套,进入宣武医院急诊大厅,开始为就诊患者进行预检分诊。
13时,邢正涛和接续工作的护士完成交接班,返回清洁区。第一件事就是拿起手机看微信,除了8时那一条,“白老师”也再无消息。邢正涛有点儿失望,抬头望了望窗外……
千里之外的宣武医院急诊大厅,白钰正举着测温枪,为一位胸痛患者测体温……
18时,白钰结束了工作,她赶紧从柜子里拿出手机,和“涛哥”视频通话。聊了半个小时,两人就收起手机,他们知道,得抓紧时间休息,因为还有工作在等着他们。
凌晨2时,白钰再次进入急诊大厅开始工作,“涛哥”发来微信:“戴好口罩!”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诊科护士邢正涛随北京医疗队奋战在武汉抗“疫”一线
邢正涛和白钰都是宣武医院急诊科护士,两人2018年结婚。自疫情袭来,这对夫妻的聊天记录里,“做好防护”“戴好口罩”高频出现。简单话语的背后,是彼此的牵挂。
2012年,邢正涛从河北大学医学部护理专业毕业,来到宣武医院急诊科工作,聪明能干的他,人缘很好。3年后,“90后”白钰从大连医科大学护理专业毕业,也来到了宣武医院急诊科。爽利、细致的白钰,很快就融入了新集体。
并肩工作,“涛哥”挺关心白钰,“白老师”也没少帮助邢正涛。两人相识、相知、相恋。2018年,他们组建了小家庭。后来,有了可爱的女儿。
疫情袭来,医院多次发出征集令,号召大家志愿报名组建医疗队,驰援武汉。
“要去咱就一起去,共同进退!”
“孩子怎么办?”
“好在咱们有老人帮忙照顾。”
“对,这时候不就应该冲锋在前吗!”
……
邢正涛和白钰一合计,决定并肩去一线。两人瞒着父母报了名。
大年初三,邢正涛接到出征通知,白钰则没在出征名单中。不过,她很快收起了失落,抓紧给“涛哥”准备行李。“涛哥”有时候胃疼,白钰给他带上胃药;到了武汉可能洗衣服不方便,白钰就把小超市货架上所有内衣裤都买了下来;还有便携式小水壶,手机密封袋……满满一大箱子。
“涛哥”出发了,白钰哭了几次。抹干眼泪,她在朋友圈里对“涛哥”说:“家国使命,不容辜负,我等你回来!”
在武汉,经过短期培训,邢正涛即将进入隔离病房开始工作。他知道“白老师”没来成,心里很遗憾。第一次进入隔离病房时,邢正涛专门请同事在防护服上并排写上自己和妻子的名字,还有三个字:“我爱你”。“这种两地并肩作战的经历,我们会一辈子铭记!” 邢正涛说。
白钰原本在宣武医院急诊观察室工作,因为疫情防控的需要,医院急诊科关闭了观察室,白钰临时调整到急诊大厅工作,这里正是原来邢正涛所在的岗位。
知道妻子也在一线,每次上班前,只要时间允许,邢正涛一定会发条微信,叮嘱她“戴好口罩”。
2月27日早上8时,白钰下了夜班,她给涛哥拨通了视频电话。
“刚才遇到一位患者,虽然气管狭窄,可血氧饱和度不低,但为什么他还感到憋喘呢?”
……
难得的通话时间,“涛哥”和“白老师”几乎都在分析病例。
北京、武汉,相距千里,“涛哥”和“白老师”,隔空并肩,共同战斗。每天的微信和通话,有牵挂,有关心,有鼓励,更有战胜疫情的信心。
“今日治愈出院患者一人,见到了曙光,继续加油。”
“病人大批出院。亲人勿念。”
……
“涛哥”抵达武汉之后发的每一条朋友圈,“白老师”都会点赞,一切向好,这是他们最开心的事。
文/记者 贾晓宏 和冠欣
编辑/谭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