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躲避伊朗导弹细节曝光,士兵被冲击波震飞,没死人真是“奇迹”
环球网 2020-01-14 14:07

环球网报道 距离伊朗对驻伊拉克美军部队发动导弹袭击已经过去将近一周的时间,部分美军士兵已重返遭袭的阿萨德空军基地,开始清理残骸,在伊朗导弹来袭时该基地内美军及领导的联军部队进行紧急疏散的更多细节也逐步披露。美国媒体认为,伊朗的导弹袭击就是为了杀伤美军,而美军没有人员死亡和重伤也实属运气。

据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1月13日报道,美军在1月13日进入了日前遭伊朗导弹袭击的艾因-阿萨德空军基地。美军指挥官当天表示,他们相信这次袭击的目的是杀害美军人员,这一行为可能将美伊两国推向全面战争的边缘。

报道称,伊朗针对位于伊拉克西部艾因-阿萨德空军基地的袭击在该基地内留下了深深的弹坑和满地的残骸,包括直升机停机坪和官兵宿舍生活区都遭到了袭击。该基地的美国军官说,在袭击中,至少两名士兵被气浪从数米高的塔楼窗户上冲出,数十名士兵因导弹袭击而接受了脑震荡治疗。

蒂姆·加尔兰中校袭击当天该基地的最高级别指挥官之一,他说:“这些袭击是经过精心计划和组织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多地制造死亡。”他表示,这些袭击十分危险,因为它们一波接一波地来,每次间隔长达15分钟。在每波袭击的间隔,美军快速反应部队不断行动,进入爆炸区域寻找可能受伤的人员。

另外一些接受采访的美军官员表示,袭击持续了超过一个半小时,爆炸产生的火光照亮了几英里内的地面。在采访中,几十名名美军士兵都表示,他们当晚感觉到了空气温度上升,火光照亮了夜空,冲击波撕裂了空气。

负责指挥机场运作的斯塔西·科尔曼中校表示,这次袭击中没有人受重伤堪称“奇迹”。

在袭击后的几小时,伊朗方面发表声明称这是一次“复仇行动”,称在袭击中打死了数十人。但同时,美国和伊拉克官员都声称没有接到人员死亡的报告。报道称,来自特朗普政府内部的消息称,这次袭击事件没有造成人员死亡,是特朗普决定不扩大事态的一个关键因素。他在袭击数小时后发布推文说:“一切还好!”但是在阿萨德基地里,从亲历者们的证词和基地受损情况可以看出,没有出现严重伤亡至少部分是运气因素。

自美军在巴格达暗杀伊苏莱曼尼后,美伊之间的紧张气氛瞬间上升,阿萨德基地当时就已经进入了高度戒备状态,当时就有预计可能会出现针对美军的火箭弹袭击,因为这些袭击已经持续了几个月。阿萨德基地内驻扎有2000多名士兵,其中约1500人是接受美国领导的联军部队。多名军官回忆,在上周二晚间11点,他们接到了电话,被告知邻国伊朗将对美军地面部队发动“前所未有”的弹道导弹袭击。

阿萨德基地的军官们认为这是“最糟糕的情况”,立即下令封锁基地,开始执行快速疏散预案。加尔兰中校表示,士兵们都躲进了掩体、瞭望塔,以及萨达姆时代伊拉克军队修建的地下掩体内。然而两个多小时过去仍毫无动静,美国军官甚至怀疑这是否是虚惊一场。

伊拉克总理马赫迪的办公室后来说,是他们在袭击行动开始前30分钟向伊拉克联合作战指挥部发出了警告。随后,在凌晨1点30分刚过,另一个警报来了,雷达显示来袭的弹道导弹已是迫在眉睫,基地里随后警报大作,所有人被要求做好防冲击准备。

在《华盛顿邮报》的采访中,查尔斯·杜坎少尉站在被烧毁的宿舍里说:“就在第一波攻击到来之前,一切都很安静,随后我们听到带着无线电噪音的叫喊声‘来了!来了!’。”他还说:“就在那几秒钟里,我们能做的只能等待。”

美军官员表示,出于可能发生伊朗地面部队渗透的担忧,一些美军部队在户外带了一整晚,在阿萨德基地遭袭的过程中,他们在基地外围驻守,做好了处理伤亡的准备。

30岁的瓦尔迪威亚上等兵当时在一个岗哨的塔楼中,他说看到了第一批4枚导弹从远处飞来。在他向快速反应小组发出警告的几分钟后,他说,天空被照亮,之后建筑物开始晃动起来。

在瓦尔迪威亚的下方,几十名步兵正在装甲车内待命。35岁的军士长阿曼德·马丁内斯回忆说,他当时接到的任务是准备抢救伤员,他在对讲机中听到了瓦尔迪威亚呼叫,随后他赶紧躲到了一堵墙后寻找掩护。当第一波攻击似乎结束的时候,马丁内斯站在了开阔的地面,当时他的无线电对讲机坏了,以为攻击已经结束。随后第二波攻击接踵而至,而他周围没有物体可用于掩护,他只能单膝跪下,另外一名年轻的士兵正试图帮他修复无线电设备。

报道称,士兵们说,在一些地下掩体内,导弹的冲击波甚至让门框都更深的嵌入了地里,而一些简易房屋则被扭曲称了无法辨认的废铁。

直到第二天太阳升起的时候警报才解除,紧张了一夜的士兵们此时才感到了放松。在士兵的描述中,那是一个晴朗的早晨,天空中还出现了橘红色的火烧云景象,看到这一幕,几名士兵说真是“美极了”。

直到这周一,士兵们走在阿萨德基地的空地上时仍然穿着防弹衣。在一些地方,比如食堂,椅子都被倒扣在桌子上,因为大家被要求领取食物后就各自散去。

走出基地大门的时候,一名年轻的女兵挽着她朋友的胳膊,笑着说:“最近这里可真是不寻常,是吗?”

记者 徐璐明

编辑/马晓晴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