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丹尼索瓦人化石研究成果入选2019世界十大考古发现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19-12-13 17:22

近日,美国考古杂志《Archaeology》公布了2019年度世界十大考古发现。由兰州大学环境考古团队联合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甘肃夏河县白石崖溶洞遗址进行考古调查的古人类丹尼索瓦人化石研究成果入选。

甘肃丹尼索瓦人化石研究成果入选2019世界十大考古发现

12月12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此次的入选成果系2019年5月2日,由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兰州大学和德国马普进化人类学研究所学者领衔的团队在《自然》杂志发表的研究成果。该研究介绍在甘肃夏河县白石崖溶洞发现的一件古人类下颌骨化石经鉴定为丹尼索瓦人。

据了解,丹尼索瓦人第一次被发现是在2010年,科学家们通过对俄罗斯西伯利亚南部阿尔泰山脚下一个洞穴内发现的牙齿和指骨化石进行DNA分析,发现了大约5万年前广布于欧洲的尼安德特人的姐妹群——丹尼索瓦人。

自从在西伯利亚发现丹尼索瓦人的生活遗迹以来,学术界通过基因检测发现,丹尼索瓦人对东亚、东南亚、大洋洲等地的人类有重要基因贡献。考古界推断东亚地区有丹尼索瓦人活动,但就是找不到化石证据,直到中国青藏高原出土了这块下颌骨化石。

《Archaeology》是美国考古研究所主办的面向公众的双月刊考古杂志,该杂志在每年12月评选出本年度的世界十大考古发现,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较大的影响力。本次公布的2019年度世界十大考古发现中,中蒙联合考古队在蒙古国后杭爱省高勒毛都2号墓地的发现也名列其中。除此之外,埃及古王国时期墓葬、玛雅地下世界、新石器时代亨格盛宴、关于苹果的起源、中世纪女抄写员、黄金屋的新房间、秘鲁大型屠杀祭祀、诺曼征服时代的钱币贮藏8项考古发现成果也入选。

该化石系全球目前发现的体积最大的丹尼索瓦人化石

12月13日上午,兰州大学环境考古团队张东菊副教授告诉北青报记者,这块下颌骨化石长约12厘米,包括第一和第二臼齿两颗完整牙齿。通过对化石进行测年、体质形态和古蛋白质等分析,研究人员确定其为丹尼索瓦人,年龄大约在13-18岁。“虽然这块化石仅保存了下颌骨右侧,但已是目前发现的体积最大的丹尼索瓦人化石。此前西伯利亚的丹尼索瓦人化石只有几件孤立牙齿和骨骼碎片。”

而正是这片并不大的化石,将青藏高原史前人类最早活动时间由距今4万年推早至距今16万年,也成为目前青藏高原最早人类活动的证据。

据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介绍,这件下颌骨是一位僧侣提供给科研团队的,2010年张东菊所在的团队开始着手研究。经过多年的考古调查,团队在考察了甘加盆地20多个洞穴后,终于确定了甘肃省夏河县境内白石崖溶洞为化石出土地点。 “这块化石表明,丹尼索瓦人的地理分布区域比我们以前认为的要广泛得多,海拔也更高。”张东菊说。

丹尼索瓦人或对现代人高寒缺氧环境基因有贡献

学界对西伯利亚丹尼索瓦人化石的研究表明,他们遗传物质已经发生了一种名为高寒缺氧环境基因(EPAS1)的突变,该突变有助于在青藏高原这种高海拔-低氧环境中的生存,但是西伯利亚发现化石的洞穴海拔却只有几百米。

张东菊告诉北青报记者,因为这种突变的存在,学界推断丹尼索瓦人曾经生活在高海拔地区,但是一直没有化石证据,而白石崖溶洞的化石则证实了这种基因存在的合理性。“今天的藏族人和夏尔巴人的基因中也有同样的突变,也有观点认为丹尼索瓦人对他们的基因有贡献。”

据了解,白石崖溶洞位于甘加盆地北侧的白石崖山脚处,海拔3200米左右。“目前我们考古的区域距离洞口80米左右,基本上是恒温恒湿的,冬季温度在9摄氏度左右,而12月洞外的温度可以达到零下十几摄氏度,在远古时期这是很适合生存的环境。”张东菊说。

研究人员于2018年在白石崖溶洞内发掘了两个探方共4平方米,采集了1400多件石制品、600多件动物骨骼。在采集的犀牛和鬣狗骨骼上发现敲击和切割痕迹,经鉴定为人为活动结果。据张东菊介绍,今年研究团队还将对白石崖溶洞进行全面测绘,申请对洞穴不同部位进行发掘,对洞穴文化遗存进行全面系统的发掘整理、系统精准的测年、生存环境和适应分析、石制品考古遗存分析等工作。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卓雅
编辑/董伟
校对/李建良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