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ng调查丨深夜3分钟出警救下轻生老人 北京小微消防站“秒响应”火情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19-11-08 19:44

明天是全国消防日。近年来,消防工作备受百姓关注。北京作为首善之区,消防工作的要求更高,保障也更严格。这里有窄小的胡同,有高矗的中国尊,还有处于疏导中的“城乡结合部”,每一处出现火情都可能造成人员和财产的重大损失。

因此,北京消防根据北京的特点,总结过往消防经验,在全市范围内推广消防站的建设。除了百姓熟知的消防队(总队、支队、中队)外,还建设了大量的小型消防站、微型消防站,并整合发展了乡镇、企业、单位的专职消防队力量。

image.png

这些小型消防站、微型消防站正悄悄地出现在群众的身边,或在居民区里,或在商场里,或在写字楼里,或在乡镇街道里。

目前全市已经有81个小型消防站投入使用,成百上千的微型消防站也发挥了火警扑救前置的作用,组成了火警“秒响应”机制,大大降低了火警火灾的发生率和处置速度。

小型消防站

居民区内开设消防站 消防员每天围着社区跑步

不知不觉中,很多细心的北京市民会发现,自己居住的小区或者工作的写字楼旁边,突然多出了一个“消防队”,这个消防队门口没有执勤的哨岗,也只有一个消防车库,似乎和印象中的“消防队”不太一样,可是墙上的红色和消防标志又明确着他们的身份。

在陶然亭公园北门黑窑厂社区旁就有这么一个“消防队”,它对外的正式名称为“四平园小型消防站”,消防站内有12名专职消防员,一辆消防救援车,负责黑窑厂社区附近的消防安全工作。

金丘是四平园小型消防站的站长助理,他1999年进入消防部队在北京历史最久的府右街中队服役了16年,2015年退役回乡。2018年西城消防支队对外招聘建设小型消防站,金丘应招加入进来,如今调到四平园小型消防站工作。

在小型消防站中的消防员均为隶属于北京消防的专职消防员,全部是复原军人,大部分还是消防兵出身,因此有着丰富的消防救援经验。

image.png

在四平园小型消防站的墙上张贴着站内消防员的训练考核成绩,成绩栏中所有项目都达标的消防员王超凡,就曾在著名的三十八军服役,身体素质非常出色。

站长助理金丘介绍,虽然小型消防站的站点小,但这些训练考核项目的标准完全与消防中队的标准一样,成绩也与消防员的绩效工资和级别评定挂钩,就是要督促每个消防员注意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

小型消防站空间有限,因此训练都是在室内展开,需要体能拉练的项目,就跟周围社区和商家协调,比如借助邻居酒店的停车场进行一些项目训练,而每天的5公里跑步,小型消防站的消防员就以消防站为中心,在社区道路内进行。

深夜3分钟出警救下轻生老人  防火宣传检查深入家庭

四平园小型消防站于2018年8月底成立,一年多来处置过各种火警、抢险、救助的警情。小到摘马蜂窝,大到火警救援,各类过去由中队参与的抢险救援,小型消防站都可以完成。“比如有一次凌晨三点接警,一个老人因为得了重病不愿意拖累家人而有了轻生的念头,老人坐在六层楼空调室外机上欲寻短见。当时我们小型站出警,两个战士从窗户拉着我,我给老人拽了回来,然后又安抚了老人的情绪。”金丘介绍说。

小型消防站的火警救援指令与119指挥中心对接,每天24小时专人值守,由指挥中心根据现场情况来指挥调配,初期火情或小型火情都由就近的小型消防站即可完成扑救,大大缩短了火灾扑救的时间。

在灭火救援的同时,小型消防站还肩负着消防宣传和防火检查的重要职责。过去整个西城区是有几十个防火监督员,对于辖区内的防火监督根本很难做到滴水不漏。小型消防站建立后,一个主要的职能就是防火检查和消防宣传。

四平园小型消防站的消防员每天都会对辖区的消防情况进行检查,包括消防设施的情况、重点单位的情况和存在消防隐患的地区。同时还会针对辖区居民多的特点,与社区治保主任对接,进入到孤寡老人、残疾人等特殊家庭去走访。

在走访过程中,一方面是宣传消防知识,提高居民的宣传意识,另一方面则直接将一些消防隐患处理掉。在处理消防隐患的同时,也对这些居民做帮扶劳动。“比如有些老人家里会堆积一些杂物,这可能就造成安全隐患,我们进去后除了进行消防宣传外,就直接帮助老人把杂物清理或者摆整齐。”金丘说。

由于和居民们接触的多,小型消防站的消防员在当地社区非常深入人心。今年四川凉山森林消防的战士牺牲后,社会上兴起了一阵给消防员“送温暖”的浪潮。也有居民自发的来到四平园小型消防站,送水果,送饮料。还有一位阿姨,看到消防员训练出汗后换洗衣服,怕消防员衣架不够用,于是送来了家里老式的竹板衣架,让消防员们能够及时晾干衣服。

西城消防支队第四大队大队长胡中煜介绍,消防中队虽然也有消防宣传和防火检查的工作职责,但因为所管辖区太大无法做到细致入微,而且消防中队仍是消防救援最重要的力量,因此将精力更多的放在消防救援和技能训练上,相比之下,小型站的工作职责定位就偏向于防火检查和消防宣传,这也是为了发挥小型消防站走入社区的特点。

小型站微型站搭建秒响应机制 秋季两个月未发生火灾

胡中煜介绍,消防中队虽然也有消防宣传和防火检查的工作职责,但因为所管辖区太大无法做到细致入微,而且消防中队仍是消防救援最重要的力量,因此将精力更多的放在消防救援和技能训练上,相比之下,小型站的工作职责定位就偏向于防火检查和消防宣传,这也是为了发挥小型消防站走入社区的特点。

胡中煜介绍,目前消防部门提出建立“秒响应”消防机制,小型消防站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他们能够比消防中队更快速地到达现场进行专业处置。但在小型消防站以下,还有一层消防力量,就是“秒响应”单位的微型消防站,这些微型消防站都是消防部门通过协调附近单位的物业和保安力量组建起来的。

程序上,由消防部门给“秒响应”单位统一配发电台,119接警后,中队和小站可以与“秒响应”单位沟通,就近赶到事发地点第一时间进行处置。在这个体系中,小型消防站就对“秒响应”单位进行日常的技能指导、设备检查、工作监督。

“我们提到的‘秒响应’,笼统来说就是‘1、3、5、10’,也就是1分钟‘秒响应’单位微型站到场,3分钟小型微型站到场,5分钟消防中队到场,10分钟支队全勤指挥部到场。虽然因各种客观原因,不能保证每一次火灾救援都百分之百达到此要求,但确实大大提高了消防救援的速度和效率。”胡中煜说。

据了解,四平园小型消防站的辖区内,一个小区住户的窗户护栏处起火,该小区物业就是“秒响应”单位之一,物业保安都经过四平园小型消防站的培训和指导,于是保安拿着灭火器第一时间就将火扑灭了。等金丘带着小型消防站的消防员赶到现场时,只需要做一些善后处理工作即可。

还有一次,陶然亭地铁站前路口一辆电动自行车突然发生起火,在地铁站口执勤的武警试图进行扑救,但没有奏效。附近的“秒响应”单位保安迅速到场,用灭火器将火扑灭。

“每一个火灾都是由小到大,早一分钟实施扑救,后续的发展可能就不一样。‘秒响应’单位的消防力量能够保证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现场处置,即便他们的能力无法将火扑灭,但因为有了联动机制,他们能够将现场问题反馈,告知后面小型消防站和消防中队,让消防力量能有更合理快速的调配。”胡中煜说。

据了解,目前,西城区全区已有732个“秒响应”单位微型消防站,按照支队要求,今年年底将扩充到1000个。同时目前已经投入使用的小型消防站共30个。这些老百姓身边的消防力量,在加上8个消防中队,构成了一个从个位到十位再到百位计算的金字塔结构,保卫着辖区内的安全。在这种机制下,西城区今年成灾警情仅39起,比去年下降了36%。九、十月份的秋季还未发生火灾。

微型消防站

全员当过专职消防员   体测要求爬到中国尊楼顶

中信大厦(又名中国尊)矗立在北京CBD核心区俯瞰着整个北京,已经成为了北京的新地标。但几乎没有人知道,这座北京最高楼的地下一层,驻扎着一个微型消防站,他们日夜守候着这座摩天大楼的消防安全。

这座微型消防站与其他的微型消防站最大的不同在于,其他的微型消防站成员大多是物业、保安等安保工作人员担任,经过培训后能够做到及时处理简单火情的任务,但多数没有太丰富的火场经验,而中信大厦微型消防站的消防员虽然同样不是专职消防员,但消防灭火的经验却并不逊色,因为他们全部都是参加过实战灭火抢险救援的消防战士。

中信大厦微型消防站的副站长兰孟强就曾是一名消防员,参与过1997年通州东方化工厂火场的救援工作,算得上是曾在火场里出生入死的“烈火金刚”。

中信大厦微型消防站的队长蒋军礼,从1999年进入公安消防部队,成为一名武警部队的消防战士,在北京西城、朝阳多个消防支队、中队服役了16年,参与扑救大小火警上千次,是一名消防经验丰富的“老兵”。

蒋军礼2015年复员,2018年看到中信大厦组建微型消防站的招聘工作,为了让自己16年的消防工作经验真正得到发挥和延续,于是参与了应聘成为中信和业投资有限公司的一员,2018年9月中信大厦微型消防站成立后,他成为消防站的队长。

在中信大厦微型消防站办公室内有一张微型消防站周课表,这就是由蒋军礼队长编制、兰孟强副站长审核的训练、学习内容。课表是根据专职消防中队的训练和学习情况来制定,从早上6点早操、整理内务,到上下午各一次的体能、技能训练,以及上下午各一次的消防安全巡查,最后以晚上8点的消防业务学习结束。

中信大厦是北京目前最高的建筑,地上有108层,地下7层,总高528米。针对高空消防救火需要的体能储备,消防站的消防员们会经常进行体能测试,测试的项目就是“爬楼”,而测试的要求听起来就非常“魔鬼”——在45分钟之内徒步从1层爬到108层。

翻开消防站内的爬楼测试成绩表,队长蒋军礼的名字位列后端。这位年近不惑之年的安徽汉子略带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说:“年岁不饶人,体力这块跟九五后的年轻人比不了。但就算追不上他们,作为队长我也得带头练,因为需要的时候我也得第一个上。”

虽然“爬楼”这种体能测试蒋军礼队长名次靠后,但在接水带等技术性测试中,这位老兵16年的消防素质展现无遗,拿了多项第一。

蒋军礼队长告诉北青报记者,中信大厦微型消防站除了副站长兰孟强和自己之外,其余的消防员都是90后,平均年龄跟消防中队差不多,所以在体能和技能测试上,并不比专职消防中队的战士逊色。

宿舍内务仍是军营作风 灭火装备是高层消防典范

中信大厦微型消防站设计编制共19人,除了队长之外,有18名成员,通过前期招聘目前已经有14人。消防站在地下一层、44层和88层设置三个备勤点,每个备勤点6名人员编制,值班4天休息2天。

备勤点为消防员设立了值班室和宿舍,值班室干净整洁,消防战斗服、头盔等装备码放整齐,宿舍里的被褥叠成“豆腐块”,消防员的帽子端正的摆放在“豆腐块”上。这一切都向外界展示出,这个微型消防站俨然是一个军营。

微型消防站配有装备器材库,装备器材库配备了所有高层消防所需要的设备,正压式空气呼吸器人手一套,灭火装备器材、破拆工具、排烟设备、手抬泵等一应俱全。同时还有其他微型消防站所不具备的空气呼吸器充气泵。

中信大厦每隔十几层有一个避难层,全楼共8个避难层,避难层内除了消防装备器材之外,还配有矿泉水和压缩食品,在特殊情况下可供人员避险数天。

中信大厦是北京首个建立“一站两队”消防管理体系的高层建筑。“一站”指的就是中信大厦微型消防站,“两队”则是辖区消防中队和灭火救援技术处置队。这是中信大厦运维管理团队对广州、深圳等国内同类超高层建筑进行消防调研和学习管理经验后,结合自身实际组建的消防管理体系。灭火救援技术处置队,就是集合了中信大厦内水、电、气以及装修、建筑等多方面的技术人员组成的消防力量,他们可以在大厦发生火情时提供技术支持,成为超高层消防的重要力量。在避难层内,除了消防设施和避险物资之外,同时也配备了技术处置队所需要的水电气等技工设备。

相比技术处置队和消防中队,微型消防站仍是中信大厦消防工作最前置的环节。在微型消防队成立前,距离CBD核心区最近的消防中队是朝阳消防支队光华路中队,此外附近还有呼家楼中队、四惠中队和红庙中队。

虽然CBD附近消防中队密集,但因为交通流量大、人流密集,也是北京著名的“堵点”,其消防人员和车辆的出警速度自然无法与位于中信大厦内部的微型消防站相比。因此,微型消防站的建立,其实是解决了消防工作的最后一公里。

此外,除了处理火情,微型消防站还负责中信大厦的消防巡查工作,按照周课表的计划,每天上午和下午各有一次“消防隐患和施工现场巡查”工作,工作主要是排查消防安全隐患和消防设施的完好。同时,还要对大厦内的所有人员进行消防培训,以后大厦投入使用后,所有在此办公的公司员工、保安、保洁、维修工人、服务人员都必须经过微型消防站的消防培训方可上岗。

“中信大厦这种超高层建筑一旦发生火灾救援难度大,且关系到北京的安全,因此防火检查是最重要的,必须确保万无一失。”副站长兰孟强说。自中信大厦微型消防站成立以来,还没有任何火警出警情况。

乡镇专职消防队

消防重点乡镇整合消防力量 村民消防队不逊色中队

十年前,十八里店地区因为面积大,流动人口多,工厂市场多,同时处于多个区县交界的地方,火情发警率很高。

这一点,现十八里店乡政府专职消防队队长龚强感触也很深,此前他在乡综治办工作。2010年的时候,十八里店乡政府专职消防队成立,他担任队长。“最开始的几年我们一年接警都能达到近千起,我经历过最多的一天跑出去七次,前一次灭火返回的半路上,水车上的水还没来得及加,就又有了火情,然后赶快加完水再去。”

龚强的手机里保存着前几年去火场救援的视频和照片,当时的乡镇消防队设备相对落后,很多队员连消防战斗服都没有穿,便装就上了火场。但即便这样,乡政府消防队仍旧十分忙碌。

这些年来,随着对消防工作的重视,乡镇消防力量也越来越正规。本来朝阳消防支队希望将十八里店乡政府消防队打造成小型消防站的试点,后来发现这里的消防设备、人员数量已经超出了一个普通小型消防站的力量,于是便打消了设立小型消防站的想法,而是继续建设十八里店乡政府专职消防队。

目前,这支乡政府消防队有30人,这些消防员都是十八里店乡本地村民,他们对本地的交通路况、村庄情况都非常熟悉,这也为他们出警救援制造了便利。队里现有4辆消防车,也是乡政府投资配备的。此外,十八里店乡下属8个村还有村级微型消防站,另有2个高危企业消防站,也都配备了人员和车辆。而市政环卫洒水车通过协调,也纳入到消防工作中,必要的时候可以帮助消防队进行补水作业。

通过这九年来的学习和实战积累,现在十八里店乡政府专职消防队的战斗力比起中队来也不算逊色。

最早到场的总是他们 守土有责外也援助其他乡镇

目前,十八里店乡政府专职消防队也与119指挥中心联动,中队接警后会通过通讯台转接到乡消防队,乡消防队会调配事发地点最近的村级消防力量最先赶到现场处置,然后乡政府消防队、消防中队再逐级跟上增援。

“周一(11月4日)小武基村有个房子着火了,我们就启动联动机制,村里的消防力量只需要几分钟就能够赶到现场,第一时间处理了火情。”龚队长说。

在十八里店乡政府专职消防队成立之前,十八里店乡各村都有各村的消防力量,但都只负责自己本村,属于各自为战,也没有专门的部门统一调配。现在乡政府成立了专职消防队后,可以统一协调乡里的全部消防力量,还能够跟消防中队、支队实施联动,相互补充。

image.png

2018年,十八空间文化创意园区顶层失火,最先赶到场的就是村一级的消防力量。龚强队长介绍,当时他正在给队员们开会,从窗户处看到冒起了浓烟,他根据距离判断冒烟位置距离周庄较近,于是就调配在周庄的村消防站出动前往查看,接着又调配距离周庄较近的几个村消防站过去增援,然后乡消防队也出发前往。“就好像蚂蚁搬家一样,最后全乡的力量都集中到了现场,实施了早期的扑救工作,等我们的水基本用完了,中队也到场了,我们就马上撤出来,为更专业的消防中队打增援,做辅助。”

作为本乡本土的消防力量,“守土有责”是他们的本分。随着消防队的专业程度和人员素质越来越高,十八里店乡政府专职消防队也不仅仅只是对本乡本土的火灾进行救援,还会为就近的亦庄、小红门、十里河等处出现的火情进行就近的处置或者增援。

不值班队员也会连夜出警 家里人都睡不好觉

由于乡政府专职消防队的成员都是来自于本乡的村民,无法做到像以前的消防战士或现在的专职消防员那样全封闭式管理,因此就设定了值班制度,微小火情由值班人员就可以处理。但如果火情比较重大,龚强等乡政府消防队领导干部也必须要赶往现场,并且向上级领导报告。

为此,龚强将乡里所有消防力量的领导干部一共67个人聚集在一个微信群里,这个群永远不静音,就算是在家里睡觉,一旦微信群里“叮咣叮咣”的连续响起来,他就知道“出事了”,会马上穿好衣服赶往现场。

“虽然我们跟专职消防队不一样,我们不值班的人员可以回家住,但其实这样对家人的影响却更大。一旦发生较大的火灾,我和我们的队员都是半夜就被从家拉走,家里人肯定特别担心。”龚强说,每次他半夜出火警,他妻子都因为担心而无法继续睡觉。等他从火场回来时可能已经是午后,在空闲时间翻开手机会看到很多队员的家属给他发的微信,询问队员的平安,“他们的家人肯定也是一宿没睡,提心吊胆。”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子渊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黑建军
编辑/白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