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教育误区 叫迷信学霸的经验
小鹰生涯规划院 2019-09-21 22:44

来源:“明珠絮语”(ID:tsliuchanghai),本文转载已获原作者授权。

1

刚看了一位博士的文章,深有感触。

文章里说:

家属院里有个孩子考上了清华,孩子上学后妈妈觉着没事干,就开了一个补习班。

因为把孩子培养进了清华,很多家长都愿意把孩子送去,我老婆也征求我的意见,我坚决反对。

这孩子的爸爸是我同事,孩子我也接触过,那是天赋异禀的聪明,短短几句话交流,就能感受到他超常的天分。

他妈妈并没有什么本事,其教育理念也都是大路货,对孩子的教育只是顺水推舟,并没有起到多大作用。

我把这个道理给老婆讲了,她非常服气,因为她清楚我们孩子资质平庸,确实不是上清华的料,那个妈妈不会有多大帮助。

2

这位博士实在是一个明白人,他的妻子也蛮通情理。

某个孩子考上了清华北大,于是他的学习方法就被人奉为圭臬,他家长的教育经验就有人开始效仿,这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现象。

每年高考之后,所谓的“状元笔记”都会大火特火,网上、地摊上,一套或真或假的“状元笔记”卖几百元,生意都做得风生水起。

而那些状元的家长,也经常被学校请走去办讲座,传授自己的育儿经验。

但我敢肯定,那些买了状元笔记的学生,基本上都当不了状元,在众多听清华北大学生家长介绍经验的人群当中,他们的孩子也考不上清华北大。

而那些真正能当状元考清华北大的学生,往往不需要这些东西。

3

其实学霸的学习经验,就像寿星的长寿秘诀,一个人一个样,各不相同。

比如我有一位远房爷爷,老人家活到了102岁。

记得他99岁那年,我去看望他,还是烟照抽,酒照喝。

如果你问他长寿的秘诀,他肯定会告诉你该吃吃,该喝喝,该抽抽。

但要是我们遵照执行,有样学样,可能过不了几年人就废了。

同样,学霸的学习经验也是如此,每个人的特点不同,表现可能各异。

有的学霸喜欢早睡早起,有的学霸喜欢挑灯夜战,有的学霸喜欢劳逸结合,有的学霸崇尚争分夺秒,不是你学了一定就适合。

记得唐朝有个叫王勃的“学霸”,写诗前先把墨磨好,然后开始拿壶往嘴里灌酒,大醉方休。然后躺床上蒙着被子睡觉,醒后直奔砚台,挥笔直书一气呵成,连一个字都不用改。

据说他的传世名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便是这样得来的。

但如果我们也有样学样,弄二斤老白干然后往被窝里一钻,恐怕除了吐得满床都是,一首诗也做不出来。

而同样是作诗,如果你问贾岛,他会告诉要坐在驴背上仔细推敲,如果卢延让来介绍经验,则肯定是“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4

每个人的学习方式、方法,包括思维、逻辑习惯都是不一样的。

学霸之所以成为学霸,是因为人家根据自己的特点,总结出了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形成了适合自己的学习习惯。

在学校里,同一拨老师,教同一个班,采用同样的标准,有的学生考上清华北大,有的学生却连二本都考不上。

这就很说明问题。

不是老师的教育教学方法有什么差别,而是学生个体存在差异。

说句抬杠的话,谁家孩子考上清华北大了,把咱家的孩子送他家去让他带,也考不上清华北大,更不用说只是听他讲几节课。

就算我们的孩子有当学霸的潜质,那样做也可能被耽误了,因为他自以为是的经验,不一定适合咱们的孩子。

要想当学霸,还得靠自己摸索,找出适合自己路子。

5

不管是学霸家长还是学霸本人,都不可能掌握与众不同的祖传秘方,学了就能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如果我们认真研究学霸的所谓经验,就会发现基本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共性的、通用的学习方法,这其实并非学霸所独有;另一部分是学霸个性的特点,其他人根本就学不来。

总的来说,学霸的成功只有一个路子,就是聪明加勤奋,不存在任何捷径和不传之秘。

所以,学霸的故事可以用来励志,但不可以用来模仿,学霸的经验可以借鉴,但不可以迷信。

如果我们盲目相信并照搬学霸的所谓经验,很可能会误入歧途。

编辑/李晓萌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