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有“生命线”之称的综合管廊近日正式投入使用。这标志着延庆赛区这条国内首例大落差大坡度山岭隧道综合管廊为北京冬奥会“准备”好了,水、电、通讯等“血液”将注入延庆赛区,为延庆赛区带来勃勃生机。
管廊一通 延庆赛区“满盘皆活”
“管廊一通,延庆赛区满盘皆活。”北京市重大项目办副主任丁建明向记者感慨道。据了解,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核心区位于小海陀山南麓,建设有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国家雪车雪橇中心两个竞赛场馆和延庆冬奥村、山地新闻中心两个非竞赛场馆。丁建明介绍,冬奥会高山滑雪、雪车雪橇项目对地形、环境、造雪、造冰都有非常严格要求。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垂直落差超过900米,总长达21公里的赛道都需要按照国际标准进行人工造雪。国家雪车雪橇中心1975米的U型赛道也将被高质量的冰面覆盖。来自北京冬奥会的电视信号也将由此传输向全世界直播。
据了解,延庆赛区综合管廊担负着为延庆赛区造雪用水、生活用水、再生水、电力、电信及电视转播信号等市政能源接入提供通道。综合管廊南起延庆区佛峪口水库,北至延庆赛区核心区,全长7.9公里,从2020年2月“相约北京”系列测试赛开始至北京2022年冬奥会结束,将直接为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提供市政保障。
随着长达7.9公里的延庆赛区综合管廊项目的投产,赛区的造雪、造冰系统将开始进入运行阶段,为赛区服务的索道系统很快将开始试运行。赛区内的生活、生产、环保保障系统等都将开始正常运行,为延庆赛区保驾护航。
北京冬奥会后,延庆赛区按照规划将成为国内最重要的高山滑雪、雪车雪橇的国际赛事中心和训练中心,也将成为大众冰雪运动、休闲健身的一个集聚区。这些功能的实现也都将通过综合管廊进行市政配套保障。
延庆赛区的绿色“大动脉”
北京市重大项目办市政设施处处长葛金山介绍,为了将工程建设和各种管线铺设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市政能源输送通道采用了地下综合管廊方式进行建设。修建地下综合管廊,不仅能够集约用地和保护环境,有效减少对赛区周边生态的影响,同时也有利于入廊管线在不影响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施工、运营和维护,为冬奥会延庆赛区和今后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稳定可靠的基础设施保障。
按照传统的建设方式,多达十类共计18路的各种管道、线路如果在地面建造,不仅要翻山越岭加大工程量,而且将大量占用土地,劈山开路铺管架线,都将破坏北京这块宝贵的“后花园”。京投管廊公司副总经理韩宝江介绍说,为了保护好利用好北京这个宝贵的“后花园”,项目从立项之初就聘请专业技术团队,制定了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标准,严格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落实“绿色办奥”理念。从环境保护和利用、野生动植物保护、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等诸多方面制定建设方案开展施工建设。
记者在现场看到,长达7.9公里的管线没有一般建筑夺人眼目的高大形象,在赛区内只有一个城门洞般大小的出口。山脚下高达23米,足有7层楼高的中间泵站有六层半建在地下,仅有一组通风口露出地面。
不仅如此,通过综合管廊,来自张家口的风能、太阳能等绿色清洁电能被最终送达延庆赛区,延庆赛区将全部使用绿色清洁电能。通过管廊,延庆赛区的生活、生产废水将全部回收再利用,延庆赛区将成为一个“海绵型赛区”。
挑战国内首例大落差山岭综合管廊
“这是国内首条在山岭隧道中建设并全功能投入使用的大落差、大坡度综合管廊。”站在综合管廊的出口处,京投管廊公司副总经理韩宝江指着前方的管线介绍,综合管廊的出口段位于海拔约1100米的延庆赛区内,而下方的进口段位于海拔约550米的延庆佛峪口水库,垂直海拔高差达500余米,最大坡度达到15%。
韩宝江介绍,如此大的坡度,再加上施工所处燕山山脉地质条件复杂,不同强度围岩交替出现,都增加了施工的难度。在施工过程中,京投管廊公司和中铁十八局、中铁十四局两支隧道工程“铁军”,持续进行科技攻关,创新应用了大坡度TBM全断面硬岩隧道掘进机、软弱围岩钻爆法等施工技术。经过不懈努力,开辟了北京地区山岭隧道大坡度施工的先河。
在综合管廊管线安装中,又一个难题摆在了冬奥建设者面前。为了集约利用空间,十类共计18路管线铺设都集中在一个截面积不足50平米的空间内,为了确保工程进度,廊内各种管线施工需要齐头并进,各方人员、各类设备、各种器材云集。建设者通过精密现场监测测算,制定了精细的统筹管理办法,管廊内被分隔成水仓、电仓、通信仓等4个仓室,各种管线施工交替铺设,大幅提高了施工效率,成为延庆赛区率先完工,率先投入使用的冬奥建设“先锋”工程。
延庆赛区综合管廊从2017年9月开工,到2019年9月完工,工程施工时间不到700天。综合管廊开通为延庆赛区明年2月迎接北京奥运会首场测试赛“一炮打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级跳”实现延庆赛区保障“登顶”
小海陀山海拔2198米,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的出发平台就建在这里,被誉为“北京海拔最高建筑”。把市政保障送达山顶本身就是一项巨大挑战。
记者看到,穿越小海陀山的综合管廊内部井然有序,一层的水仓中,两侧依次排列着直径达到800毫米的两根造雪主水管线,两根直径400毫米的自来水供水管线和一根直径300毫米的再生水管线。据了解,北京2022年冬奥会期间,延庆赛区数十万立方米的用水需求要通过这条地下综合管廊完成输送。在管廊中间是一条应急维修道路,工程检修车辆可以在管廊内畅通行驶,确保各种管线随时得到精心维护。综合管廊第二层被隔成2个电力舱和1个通讯舱,据各管线相关建设和施工单位统计,综合管廊内水管铺设总长达39.5公里;电缆铺设总长达110公里;通信线缆铺设总长达126.4公里。其中,电信舱计划铺设5G通信光缆,以实现未来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的5G信号全覆盖。
韩宝江介绍,500多米的垂直海拔高度差,决定了延庆赛区的地下综合管廊已无法像常规的综合管廊那样,一次性实现能源供给,必须通过建设加压泵站的方式,分级进行能源供给。“就像一个三级跳远运动员,综合管廊的水源需要在佛峪口水库进行第一次加压‘起跳’,到达小海陀山进行第二次加压‘起跳’,到达海拔1050米的赛区后再进行第三次加压‘起跳’,才能将水源送达赛道。”他说。
据葛金山介绍,延庆赛区综合管廊设计使用寿命达到了100年,这条“生命线”不仅仅为北京冬奥会服务,未来还将持续不断地为延庆区的发展,为大众冰雪运动服务。(供图/北京市重大项目办)
文/董兆瑞
编辑/谭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