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张铁路多座历史建筑获得文物认定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19-06-26 07:30

康庄车站老站房,1908年建成后沿用至今

建成于1909年的“龙潭沟44号桥”,桥上仍在走行列车

相邻的康庄蒸汽机车水塔与机车库,系此次文物认定中的最大亮点

康庄车站附近的水泥地堡,建造于上世纪40年代

干涸的西拨子车站水井,证明车站曾有地下水

近日,延庆区文化和旅游局将“康庄车站建筑群、西拨子车站建筑群、龙潭沟44号桥”三处京张铁路历史建筑公布为不可移动文物。北京青年报记者获悉,此次文物认定,始于民间学者递交的《不可移动文物认定申请表》。

担心建筑被拆 民间学者申请文物认定

1909年建成的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主设计、建造的第一条干线铁路,其中延庆段历史遗存丰富,著名的之字形铁路和青龙桥车站坐落于此。而同在延庆区的康庄车站建筑群、西拨子车站建筑群、龙潭沟44号桥,大多数历史超过百年,却多次与文物认定失之交臂。90后铁路文化学者王嵬担心,没有官方认定的文物身份,这些珍贵的历史建筑随时可能被拆毁,损失将无法挽回。

文化部于2009年颁布施行的《文物认定管理暂行办法》,为民众参与文物保护开辟了“通道”。《办法》规定:各级文物行政部门应当完善制度,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文物普查工作中发挥作用。

2018年10月29日,王嵬发电子邮件,向延庆区文化委员会审批科递交了四份《不可移动文物认定申请表》,分别涉及京张铁路康庄车站建筑群、康庄车站东货场老钢轨、西拨子车站建筑群以及龙潭沟44号桥。

王嵬认为,京张铁路是重要的线状工业文化遗产,而历史建筑恰恰是其文化载体。但文物认定工作开始并不顺利。

2018年年底至2019年年初,王嵬、北青报记者多次致电延庆区文委审批科,了解到文物认定并无实质进展。直到2019年3月底,王嵬的文物认定申请转至新成立的延庆区文旅局,文物认定终于步入“快车道”。

官方接诉即办 细化公布认定项目

京张铁路下行过八达岭经龙潭沟44号桥,到达西拨子车站,下一站就是康庄,三处文物建筑位置接近。4月1日,延庆区文旅局文物遗产科在王嵬的指引下,对其申请项目进行了前期走访。4月16日,文物遗产科牵头组织申请人、铁路部门、八达岭镇政府、康庄镇政府,以及北京市文物鉴定委员会的专家团,对这些历史建筑进行实地调研。王嵬向大家阐述了申请认定项目的文物价值,并听取专家意见。

文物专家在龙潭沟44号桥发现,桥墙上毛石的位置,竟与100多年前的老照片一一对应,可见老桥坚固如初。西拨子和康庄两座车站建筑遗存之丰富,也让专家们颇为赞叹。文物认定工作有了实质进展。

近日,北青报记者在北京市人民政府网站信息公开专栏看到,龙潭沟44号桥、西拨子车站建筑群、康庄车站建筑群已被公布为不可移动文物。

文物遗产科公布项目较为细致,西拨子车站建筑群包括:老站房、浴室、水井房、宿舍;康庄车站建筑群包括:老站房、作业场、监工处、机车库、水塔、煤台、礼堂、地堡。这意味着,曾经单纯的历史建筑,终于获得文物身份的保护。北青报记者注意到,康庄车站老站房和监工处、龙潭沟44号桥沿用至今,成为认定项目中的“活文物”。

王嵬希望,延庆区文旅局能反馈给他一份纸质版《不可移动文物认定表》,上面盖有认定单位的公章,以此留作纪念。同时他还注意到,此次申请认定的康庄车站配套职工宿舍,以及老钢轨未能获得文物认定。据北青报记者了解,这还有待文物部门和铁路单位进一步沟通。

文物亮点

康庄机车库

此次文物认定最大的建筑

 与老水塔相邻的机车库,长100米、宽约11米,可停放8台蒸汽机车,是此次文物认定中占地面积最大的建筑。京张铁路总工程师詹天佑在康庄建造机车库,主要用于山道机车及康庄以西普通机车的折返及整备。机车库对于蒸汽机车尤为重要,因为总是风吹雨打定会损坏机车。为使蒸汽机车的烟雾尽快排出,车库顶部设置了内外两层烟筒,外层固定于车库顶部,上有防雨帽,内层可上下升降,直接扣在蒸汽机车的烟筒上,而这精妙的烟筒至今保留。

王嵬告诉北青报记者,京张铁路建成之初共有6座机车库,分别位于门头沟、西直门、 南口、康庄、下花园、张家口,南口的花车房和检修库不计算在内。2002年以后,其中4座被拆除,只剩下南口和康庄两座。

康庄蒸汽机车水塔

京张铁路北京段仅存的水塔

此次获得文物认定的项目中不乏孤品。据王嵬统计,京张铁路1909年建成时,全线共计筑造蒸汽机车水塔11座,在蒸汽机车时代,给蒸汽机车补水是通过水塔和水鹤来完成的。但随着内燃机车取代蒸汽机车,京张铁路的水塔逐渐荒废,很多陆续被拆除,仅有两座幸存至今。

其中一座位于河北省下花园车站,在王嵬的努力下,于2018年获得文物身份;另一座位于此次获得文物认定的康庄车站建筑群内,这是京张铁路北京段唯一幸存的蒸汽机车水塔,建成于1908年,敦厚的水泥塔身为八边形,上顶圆柱形水柜,虽然荒废多年,但保存比较完整,是蒸汽机车的时代见证。

康庄车站地堡

此次文物认定最“年轻”的建筑

此次认定文物绝大多数建于1909年前后,只有康庄车站地堡建于上世纪40年代,是此次认定项目中最年轻的文物。

康庄车站地堡距离老站房约10米远,由水泥一体浇筑,形似蛋糕,高出地面约1米,直径约2.5米,分布有3个低矮的射击孔。地堡为半地下,专家调研时并未找到其入口,怀疑地堡内藏有暗道,通往周围建筑物。

据北青报记者了解,1937年南口战役打响,中国军队曾在康庄车站上下车。但车站后被日军占领,碉堡疑为日军修筑。王嵬介绍说,日军曾在京张铁路沿途车站修筑了大量碉堡,很多已被拆除,此次将碉堡认定为文物,让京张铁路的历史遗存更加多元。

龙潭沟44号桥

目前仍在使用的“活文物”

此次认定的文物项目,很多已经闲置、荒废,但也不乏仍在使用的老建筑。康庄车站老站房和监工处、龙潭沟44号桥沿用至今,成为认定项目中的“活文物”。

康庄车站老站房,基本保留了1908年建成之初的建筑格局,现作为车站的办公用房,是康庄车站建筑群的核心建筑物。康庄车站建筑群中的监工处,虽早已丧失原功能,但仍在作为铁路职工住房使用。

位于八达岭至西拨子区间的龙潭沟44号桥,是一座跨度3.048米的单孔拱桥,由詹天佑亲自设计。老桥至今保存甚好,就连拱桥、护坡、排水渠上石头的位置都尚未发生变化。最难能可贵的是,历经110年,老桥仍在铁路线上服役。

对话

呼吁京冀联手做京张铁路全线文物普查

对话人:90后民间学者王嵬,通过十余年的田野考察、查阅史料、收集口述史,于2017年著成《我的京张铁路》一书,内容相当于京张铁路全线的文物调研报告。

北青报:此次认定的文物中,康庄建筑群遗存最为丰富,能否谈谈康庄站在京张铁路中的历史地位?

王嵬:京张铁路下行穿越关沟险段(南口至八达岭段)后的第一站是西拨子,下一站就是康庄。相比西拨子,康庄是一座大站,当年来自西北的货物悉囤于此。虽然文物身份姗姗来迟,但康庄历史建筑群的格局较为完整,这非常幸运。京张铁路建成之初,西直门、南口、康庄、张家口四站的建筑规模比较大,但西直门和张家口很多老建筑已被拆除。

北青报:请你谈谈文物身份对于京张铁路的重要性?

王嵬:2017年,位于昌平区的京张铁路南沙河大桥、北沙河大桥,两座詹天佑设计的百年老桥被拆除,这两座铁路桥均未获得官方的文物认定。位于南口至八达岭国保段的“臭泥坑23号桥”,1939年被大水冲毁,遗存下两座 1909 年的桥台,但并未公布为文物, 2017 年因河道整修被埋。没有文物身份,这些老建筑很可能毁于各类新建项目,此次申请文物认定的延庆区京张铁路历史建筑面临同样的风险。为抢救京张铁路的老建筑,从 2015年至今,我先后就“清河车站老站房、下花园站蒸汽机车水塔、昌平车站老站房”等向当地文物部门提出文物认定申请,它们最终都获得了官方的文物认定,受到《文物法》保护。

北青报:京张铁路整体保护方面有哪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王嵬:除了标志性的老站房,京张铁路还有站台、机车库、煤台、水塔、水鹤、地沟、花车房、货仓、办公用房、工厂、桥梁、隧道、涵洞、护坡等,以及行车设备,如钢轨、道岔、信号机、机车车辆等,它们都是京张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获得官方文物认定的主要集中在部分个体建筑和区段——如南口至八达岭段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其余如西直门车站为市级文保单位、位于延庆区的五桂头山洞为区级文保单位、清华园车站和此次认定的15项还是最低级别的普查登记文物,总体看文保级别参差不齐。此外,还有很多老建筑没有文物身份。2017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实施意见》发布,提出将完善京津冀文物协同保护机制,推进京张铁路遗址遗迹的保护利用。京张铁路作为线状工业文化遗产,亟待京冀两地的文物部门联手组织一次全线文物普查,因为推进保护利用,首先须摸清“家底”。例如同为线状工业文化遗产的滇越铁路,已于2017年完成全线《文物调查报告》。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崔毅飞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崔毅飞
编辑/季飞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