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乔的《背后》:爆款剧黄金配角的取与舍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1-09 11:44

从古装剧中的实力演绎,到《披荆斩棘》舞台上突破自我的表演,徐海乔的演艺之路始终交织着“破圈”的渴望与“定型”的困扰。那些被贴上“古装专业户”标签的角色,那些面对新兴业态时的犹豫与坚守,共同勾勒出一位演员在流量时代的真实画像。湖南卫视、芒果TV同步播出的深度访谈节目《背后》,将于今天(11月9日)走进徐海乔的跨界挑战,探讨演员如何在行业变革中寻找自我定位。

流量时代的身份焦虑

在影视行业深耕多年,徐海乔亲历了从传统表演理念到流量时代的转变。他清楚地意识到,当下的演员不再仅仅是一个职业,更是一个需要直面市场检验的“产品”。“从前演员只需专注于角色创作,如今却需要应对全方位的曝光与运营压力。”这种从“职业”到“产品”的身份转变,曾让他一度陷入深深的焦虑:“我渴望流量,有流量就能接到更多角色,但又害怕它过度侵扰我的生活。”节目中,他坦言这种矛盾心态曾令自己长期处于挣扎之中。

“要”与“不要”的抉择

徐海乔以古装剧见长,从《花千骨》的孟玄朗到《梦华录》的欧阳旭,他塑造了一个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古装形象。但他在节目中也坦诚表达了对拓宽戏路的渴望。“当我进入到演员这个角色当中的时候,身上就有了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徐海乔在《背后》中如是说。“但是当回到房间里的我的时候,其实根本就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自信。”这种“演员徐海乔”与“生活中的徐海乔”之间的割裂,成为他艺术生涯的核心命题。他坦言,每一次杀青后都需要“躲起来让自己慢慢平复”。这种体验派的表演方式,让他在《梦华录》中饰演欧阳旭时,曾因“只体验到屈辱没体验到欲望”而一度拒绝该角色。

参加《披荆斩棘》意外地让徐海乔找到了自信的源泉。他将舞台上收获的笃定带回演员身份中,对行业也有了更清晰的认知——面对行业新兴的短剧与直播带货浪潮,他始终保持审慎。

在节目设置的模拟直播环节中,短短五分钟就让他感受到数据的重压,最终选择了“不要”。对于短剧,他同样持谨慎态度:“如果是特别喜欢的题材和角色会要”,但也坦言担心快节奏的表演方式与自己习惯的思考型创作风格不符。正是在这一次次“要”与“不要”之间,徐海乔为自己的破圈之路划定了清晰的边界。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祖薇薇
编辑/张丽

相关阅读
娱评 | 古偶剧男演员的丑头套,该更新换代了
中国新闻网 2024-03-24
西北农村社火表演爆火背后 短视频催生爆款 老人担忧后继无人
成都商报 2024-03-04
《你好,星期六》和徐海乔、孙怡、沈月解锁长沙星夜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7-09
人物|爆款剧《梦华录》导演接受专访 杨阳:不走套路,不做行活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6-20
电视版音乐剧有多难?几分钟内就要传递出人物的前世今生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3-18
王阳把配角演成“人间理想”
北京晚报 2022-03-04
王阳:专注配角圈粉,最近大家叫他盛方庭、蔡晓光
扬子晚报 2022-02-10
大明星未必爆款,小制作或成黑马?好编剧才是古装网剧的王道!
北京日报 2021-12-3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