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当历史的指针指向这一特殊节点,如何让红色记忆跨越时空,让爱国情怀直抵人心?万达电影给出了独特答案——用光影叙事连接历史与当下,让商业空间成为传承家国情怀的新载体。
从娱乐场到教育场:商业空间的转身
在万达影城(南昌八一万达广场店),“信仰红墙”上 “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的信仰词条构筑起沉浸式的红色长廊;万达影城(南京建邺万达广场店)的红色主题展,让观众从踏入影城的那一刻起,便开启与历史的对话。
更具深意的是功能的延伸。南昌影城的“红色按钮”成为情感连接的媒介,6000余人自发按下按钮生成专属编号,将个人对祖国的告白转化为可记录、可分享的仪式;南京影城化身研学课堂,邀请学生、社区群体参与红色宣讲,让观影场所变身为国防教育阵地。当商业空间开始承载历史记忆的传递、爱国情感的培育,其社会价值便实现了从“商业盈利”到 “文化传承”的跃升—— 这不仅是物理空间的改造,更是公共文化服务功能的创新延伸。
光影叙事:让历史从文字走向可触可感
电影作为视觉艺术,天然具备连接历史与观众的优势。《南京照相馆》取材于日军真实罪证影像,在万达影城(南京江宁万达广场店)的路演中,主创团队与350 余名观众分享“历史坚守”,影城大堂还原的微缩照相馆场景,让观众瞬间“穿越”到影片中的历史现场;万达影城(南昌八一万达广场店)通宵放映该片,让等待升旗仪式的市民在光影中触摸历史的温度。
这种叙事创新,突破了传统红色教育的单向输出模式。映后的“向祖国告白”环节,让青年观众的声音汇聚成爱国宣言。当观众从“被动观看”变为“主动参与”,从“理性认知”转为“情感共鸣”,红色记忆便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成为深植于心的精神印记。
代际接力:让爱国情怀在传承中生生不息
红色教育的关键,在于让红色精神跨越代际,在年轻一代心中扎根。针对青年群体,南昌影城开展“红色光影・不忘初心”主题观影,让社区青年与中小学生在映后告白中理解历史接力棒的分量;通宵守候升旗仪式的市民与游客,又代表着跨越年龄层的情感共鸣—— 千面红旗在人群中传递的瞬间,正是爱国情怀代际传递的生动写照。
从南昌八一广场的晨曦到南京影城的光影,万达电影的实践证明:红色教育可以有多种形式的呈现,它可以藏在影城的空间布置里,映在电影的帧帧画面中,融在观众的互动体验里。当光影媒介与历史记忆碰撞,不仅能让爱国情怀在新时代焕发活力,更能为社会培育起深沉而持久的精神力量。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肖扬
编辑/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