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绿头鸭抵达甘肃敦煌阳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8-14 14:38
据甘肃敦煌阳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月14日消息,近日,首批绿头鸭迁徙到甘肃敦煌阳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渥洼池湿地。
无人机监测显示,首批有60多只绿头鸭迁徙到渥洼池湿地休整。抵达后的绿头鸭,迅速融入这片湿地环境。它们或呼呼大睡、或在浅滩悠闲踱步、啄食水草与小型水生生物,或结伴浮游于残存水域、梳理羽毛、相互追逐,为静谧湿地增添灵动生机。
绿头鸭(学名:Anas platyrhynchos)属雁形目鸭科鸟类,俗名大绿头,体长约58厘米,雄鸭头部翠绿且有金属光泽,但在繁育期过后两月不太明显。雌鸭羽色棕褐具保护色。现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7年ver 3.1——无危(LC)以及我国“三有”保护鸟类名录。
据了解,近几年来,敦煌阳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持续加大生态保护力度,为绿头鸭等众多候鸟提供栖息地和迁徙的“加油站”,为保护区留住了珍贵的自然生态记忆,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
甘肃敦煌阳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甘肃省最西端的敦煌市阳关镇境内,主要由戈壁、荒漠、草地、林地、湿地、沼泽和水域组成。是以荒漠区中特殊成因形成的湿地和荒漠复合生态系统为主,和以候鸟为代表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资源为主要保护对象,是湿地与荒漠复合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位于鸟类“中亚、印度迁徙线”上,是我国西部荒漠区重要的候鸟栖息地和迁徙驿站。在2022甘肃省大天鹅同步调查活动中,阳关保护区渥洼池湿地被列为越冬大天鹅监测样地。每年都会有9-15只大天鹅在渥洼池湿地越冬,还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鸿雁以及绿头鸭、赤麻鸭、普通秋沙鸭等雁形目水鸟上千只。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铁柱
编辑/刘忠禹

相关阅读
视窗|黑龙江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花开铺锦绣
新华社 2025-07-30
美丽中国|秋日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新华社 2024-08-29
图记|生机勃勃的扎龙自然保护区
新华社 2024-06-05
长效补水、人鸟共生 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丹顶鹤野生种群不断壮大
央视新闻 2023-12-08
美丽中国|多样共生的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新华社 2023-09-15
图记 | 新疆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藏羚羊进入产羔高峰
新华社 2023-07-16
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普教育基地7月1日开放
央视新闻 2023-06-27
甘肃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迎来数万迁徙候鸟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04-0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