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泪别叶先生:诗词的女儿,不朽的莲心
南开大学微信公众号 2024-11-25 23:17

“遗音沧海如能会,便是千秋共此时。”

2024年11月24日15时23分

南开大学讲席教授

中华诗教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

“中国最后一位穿裙子的士”

“白发的先生、诗词的女儿”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泰斗

南开师生心中的那盏明灯

叶嘉莹先生与世长辞

将她那温婉而坚定的人生诗篇

永远地留给了我们

斯人已去,长歌当哭

在叶先生精神庇佑下的南开园

也流下冬雨的泪行

24日晚

叶嘉莹先生讣告发布后的第一时间

在先生生前常年治学的

迦陵学舍门口

已有师生自发前来

用鲜花与诗词送别

360截图20241125225531180.jpg

360截图20241125225607337.jpg

染着橘光的菊花花束

墨迹未干的荷花画作

亲笔书写的诗词卡片

用一笔一划描摹着告别与思念

……

迦陵学舍门前,静谧如初

“我们愿先生,一路走好。”

360截图20241125225707668.jpg

25日清晨

天津入冬以来第一场寒雨悄然洒落

似乎也在哀恸这位大师的离去

位于南开大学八里台校区逸夫图书馆的灵堂

肃穆庄严

正厅上方悬挂着黑底白字的横幅

“沉痛悼念叶嘉莹先生”

360截图20241125225832729.jpg

横幅下方的遗像中

叶嘉莹先生面带笑容凝望远方

遗像两侧摆放着各界敬送的花圈和挽联

360截图20241125225859623.jpg

广大师生、校友、社会各界代表

冒雨赶来

送别诗词的女儿

“你发掘诗歌的秘密

人们感发于你的传奇

转蓬万里,情牵华夏

续易安灯火,得唐宋薪传

继静安绝学,贯中西文脉

你是诗词的女儿,你是风雅的先生。”

叶嘉莹先生的一生

是为诗词的一生

她以烛火之力

传播诗词之美

今天

让我们一起回顾叶嘉莹先生

转蓬万里,矢志传灯的一生

“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李杜魂”

“我一生一世都喜欢古典诗词。”从幼年习诗开蒙到将诗教作为终身事业,对于叶嘉莹而言,诗词早已融入了她的生命,而她也将生命书写成了诗词。

360截图20241125230031207.jpg

初中毕业时的叶嘉莹

1924年,叶嘉莹出生在北京一个书香世家。三四岁时,父母便教她背诵诗词来识字。旧学修养很深的伯父叶廷乂,常与侄女谈诗吟词。

1941年,叶嘉莹考入辅仁大学国文系,专攻古典文学专业。本来正是踌躇满志之时,却遭受到命运无情的摧击。父亲因“七七事变”随当时的国民政府南迁后,断绝音讯。母亲因病住院,在从天津返回北平的途中去世。灰色的日子里,苦痛无处宣泄,17岁的叶嘉莹便尝试用诗词抚平伤痛。

360截图20241125230122100.jpg

1945年叶嘉莹大学毕业获学士学位

在诗词的道路上,叶嘉莹深得古典诗词名家顾随先生的真传。顾随讲诗,旁征博引,“一片神行”,擅长将“巨细无遗”凝练为“不言而喻”,传递诗歌中最具启迪性的妙义。叶嘉莹听课时常常极力心追手写,生怕遗漏,就连成婚南下时随身携带的物品,除了衣物也只有顾先生的笔记。诗,是她一生最珍贵的行李。20世纪40年代末,叶嘉莹成婚南下,开始了“转蓬辞故土,离乱断乡根”的生活。从北京到上海,从台北到波士顿,从密歇根到温哥华,都留下了叶嘉莹生命的印迹。一系列的荣誉不及乡愁中的一缕。时空变换,唯有诗词是她不变的追求。诗,是她与故乡最亲密的联系。

360截图20241125230153750.jpg

20世纪70年代,叶嘉莹在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

如何将中国古典诗词的气质转换为另一种语言体系?叶嘉莹一方面大量阅读西方文论,另一方面不断摸索探究着专属于自己独特的讲课方法。她对学生说:“诗歌里面是有生命的,我的英文也许不够好,我的文法、发音或许不够正确,但我讲一首诗,会把我所体会到的其中的生命感情讲出来。”听叶嘉莹用英文讲中国诗词,许多西方学生竟也常常感动落泪。诗,让她拉近了无数人与中华文化的距离。

360截图20241125230221194.jpg

叶嘉莹先生手书“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李杜魂”

转蓬万里,根在华夏。一世多艰,深情不变。

1974年,叶嘉莹从加拿大温哥华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北京,激动的她写下了一首1800余字的长诗《祖国行》:“卅年离家几万里,思乡情在无时已,一朝天外赋归来,眼流涕泪心狂喜……”

“结缘卅载在南开,为有荷花唤我来”

360截图20241125230302707.jpg

南开大学杨石先校长等欢迎叶嘉莹先生回国讲学

1979年,一直渴望“回家”的叶嘉莹终于实现了回国教书的愿望。应李霁野先生之邀请,到南开讲学,为南开园增添了一抹别样的“荷香”。

叶嘉莹出生于荷花盛开的季节,也因此小名为“小荷”。南开吸引她的除了李霁野先生的邀约外,还有南开大学校园内马蹄湖的一片荷塘,以及由这片荷塘衍生出来的一种精神和风骨。

初回南开大学的叶嘉莹一开课,一间可坐300人左右的大阶梯教室就“人满为患”。教室台阶、窗台上都坐着学生,国际数学大师陈省身也挤在台下。一次,连叶嘉莹自己也挤不进教室门。

360截图20241125230346598.jpg

1987年叶嘉莹先生在南开开设的唐宋词系列讲座

她白天讲诗、晚上讲词,学生们听到不肯下课。几百人的大教室犹如一扇穿越古今的大门,一句句诗词则是唤醒心扉的叩门声,响彻于校园。40多年间,叶嘉莹始终致力于诗词的传播与教研。诗,是她手中的石子,掷于人海,不断泛起沟通古今的涟漪。

360截图20241125230419149.jpg

1982年1月,叶嘉莹先生结束南开短期讲学时,南开大学外事部门干部及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部分教师送行

360截图20241125230443378.jpg

1999年,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大楼落成(右三为叶嘉莹)

360截图20241125230503749.jpg

叶嘉莹先生在南开大学马蹄湖畔散步

1993年,叶嘉莹受邀担任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并捐出一半退休金(约十万美元)设立“驼庵奖学金”和“永言学术基金”奖掖后学。晚年,她卖掉房产,又将自己的稿费和版税收入悉数捐出,累计捐赠3568万元,在南开大学设立“迦陵基金”,用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人才培养。

2008年12月,叶嘉莹荣膺中华诗词学会首届“中华诗词终身成就奖”,颁奖词中写道:“叶嘉莹是誉满海内外的中国古典文学权威学者,是推动中华诗词在海内外传播的杰出代表。她是将西方文论引入古典文学从事比较研究的杰出学者,其诗论新意迭出,别开境界,在我国学术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2013年12月,叶嘉莹获得由文化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中央电视台、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共同主办的“中华之光——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奖”,获得如此之赞誉:“在世界文化之大座标下,定位中国传统诗学,她是白发的先生,诗词的女儿。”

360截图20241125230604788.jpg

2020年叶嘉莹先生在南开大学寓所

在中华古典诗词的世界里,叶嘉莹是名副其实的殿堂级人物。但她最看重的还是“教师”的身份。她说“我一直在教书,这是情不自已”。

360截图20241125230628576.jpg

2009年叶嘉莹先生做客“南开名家讲坛”

近八十年的教书生涯里,叶嘉莹为无数人传道授业。从天真孩童到耄耋老者,无不从她的讲授中品味诗词之大美,体悟中华文化之深邃。

2015年,叶嘉莹定居南开大学马蹄湖畔的迦陵学舍后,有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已过鲐背之年的她坚持每周给学生上一次课,并逐字逐句帮学生批改论文。她的听力不如往昔了,上课时她就让学生坐得近一点儿,发言声音大一些。

360截图20241125230710269.jpg

2016年叶嘉莹先生在南开大学东方艺术大楼演讲

她还不定期面向全校学生开办诗词讲座,每次讲座都引来不同专业的学生蜂拥而至,有时其他院校的学生也会慕名前来。不论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都能从她的讲述中收获心灵的悸动,唤起内心对古典诗词的倾慕之情。一次演讲中,有学生在台下高呼:“先生坐下讲!”满头白发的叶嘉莹笑着回应道:“我教书已经70年,70年我都是站着讲课。”

近些年,叶嘉莹身体已大不如前,能登上讲台的次数越来越少,因此,她也愈发珍惜站在讲台上的时光。几年前,她不顾一场大雨,按照约定时间前来为南开师生作讲座。习惯站着讲课的她婉拒了中途学生搬来的椅子,颤颤巍巍地站了130分钟。

她的课堂,总是那么吸引人。她的课堂,总是将诚意装满。她的课堂,总是为学生着想。一些听过她课的朋友,常常同她说,讲课不要太大声,要节省点精力,但她一讲起课来,就什么都忘了。讲课密集的时候隔一天一讲,每次3小时,有的课程录像中,能看到她轻微地咳嗽,但是她的语调却没有降低或减慢。“如果用我的老师顾随先生常说的一句话,来形容我讲课,就是‘余虽不敏,然余诚矣’。”

“柔蚕老去应无憾,要见天孙织锦成”

“心头一焰凭谁识,的历长明永夜时。”叶嘉莹先生用一生的时间只做一件事——把更多的人接引到中国古典诗词的世界。

“我的莲花总会凋落,我要把莲子留下来。”

茕茕孤影,步入岁月的霜林,叶嘉莹身旁,唯诗如影随形。苦难如潮,漫过生命的堤岸,是诗之舟,载她穿越风雨苍茫。而她心中所系,是那海面上,飘渺难觅却又坚韧不屈的遗音。2020年,叶嘉莹先生生平唯一传记电影,中国第一部古典诗词主题电影《掬水月在手》上映。

影片中,叶嘉莹讲起“蓝鲸可以隔洋传语”。她说,“老去余年更几多”,还不知道能活几年,也许就是旦夕之间的事情。就教大家吟诗,她觉得要把它传下去,所以“剩将余世付吟哦”。

“海上的蓝鲸,隔着几千公里传递声音,其实也是传给来世人。这也是诗词美的地方,诗词的精神所在,它是跨时空的,它是超验性的。这也是中国为什么把诗的地位提到那么高,放在思想殿堂里面的原因。”《掬水月在手》导演陈传兴这样说。

360截图20241125230736488.jpg

2019年,叶嘉莹先生在“迦陵杯”为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赛青年教师“吟诵”授课

360截图20241125230832583.jpg

叶嘉莹先生视频祝贺第五届“迦陵杯·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全国总决赛举办

自2019年起,“迦陵杯·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每年如期举行。叶先生对每一届赛事,都倾注满心关切与热望。去年8月,在浙江金华举办的全国总决赛开幕式上,叶先生专程以视频的方式送来深情祝贺与殷切期盼。她的话语,字字珠玑,句句深情,如号角长鸣,激励着大家读诗、讲诗,去传承那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

360截图20241125230915460.jpg

叶嘉莹先生抖音公开课

学生在哪里,就到哪里讲诗词。叶嘉莹先生早年讲课的高清视频,陆续发布在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上,累计播放量超亿次。她领衔的短视频版《唐诗三百首》,风靡一时。叶嘉莹先生还不辞辛劳,选编诗词200余首,集成《给孩子的古诗词》一书,在越来越多的小朋友心中种下一颗诗词的种子。

360截图20241125230938545.jpg

叶嘉莹先生在“中华诗教国际学术研讨会”与专家学者共话“中华诗教”

2023年10月15日,南开大学主楼小礼堂诗意盎然,“中华诗教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这里隆重举行。当百岁叶嘉莹先生出现的那一刻,全场起立,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叶嘉莹先生身着菡萏色长袍,缓缓进入现场。期颐之年的她,精神矍铄,优雅从容,讲起话来,声音依然洪亮、有力。她深情地说:“我是一生一世都以教书为工作、为事业的人,所以我的心目之中,只是要把古人诗词里面,那些美好的理性、感情,传给下面的年轻人。”“中华诗教要流播、要传达给下一代,做出像李白、杜甫他们那样伟大的成就。我们年轻人,要共同地向着这样的高山去攀登。” 

360截图20241125231001391.jpg

百岁叶嘉莹先生在“诗话人生”直播活动中视频寄语

2024年7月6日,叶嘉莹先生迎来公历百岁华诞,南开大学在迦陵学舍举办“诗话人生”线上直播活动。即使叶嘉莹先生的健康状况已大不如前,但她却依然坚持用直播寄语的方式,与广大中华古典诗词爱好者分享她对诗词的热爱与理解。画面中叶嘉莹先生的面容慈祥而坚定,她的眼神中闪烁着对诗词的大爱。她缓缓开口,用那略显沙哑的声音,滋润着每一个诗词爱好者的心田。她用这首未完的诗,诠释了何为真正的“诗心不老”。

360截图20241125231029403.jpg

“柔蚕老去应无憾,要见天孙织锦成。”叶嘉莹先生曾有两个朴素愿望。90岁生日时她说:“如果人有来生,我就还做一个教师仍然要教古典诗词。”95岁时她又提起另一个愿望:“在有生之年把即将失传的吟诵留给后学者。”

百岁之时,巨星陨落;斯人已逝,诗心不灭。诗词伴随了叶嘉莹先生的一生,也陪她度过了许多人生困厄的时刻。她以弱德之美,行勇者之道,她带着诗词而来,却不会带着诗词离去。对叶嘉莹先生来说,“生命的感发”是她研究古典诗词的核心,更是她终身热爱诗词,虽至老而此心不改的重要原因。天外从知别有天,人生虽短愿无边。枝头秋老蝉遗蜕,水上歌传火内莲。从南开的课堂到国际的讲坛,叶嘉莹先生创造出一片精神的桃花源,点燃代代学子的诗心。于困厄之中,我们得以窥见美的轮廓;于迷茫之际,我们寻得光的指引。叶嘉莹先生曾说:“愿以余年,护得中华诗脉长存。”她用生命书写下这句誓言的深沉注解,让诗意流淌,让精神永存,照亮后世学子的心灵之路。

360截图20241125231100962.jpg

再见了,叶先生

您的诗教之梦

一定会在更多心灵中

开花结果,生生不息

来源/南开大学微信公众号

编辑/贺梦禹

相关阅读
送别叶嘉莹先生!CCTV-9今晚播出《掬水月在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1-25
“白发的先生、诗词的女儿” 叶嘉莹先生一路走好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1-24
叶嘉莹春节前夕还签名赠书给后辈,“诗词的女儿”让旧体诗重回当代文坛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1-24
“诗词的女儿”叶嘉莹先生,走了……
央视新闻 2024-11-24
古典文学研究学者叶嘉莹逝世,享年100岁
央视新闻 2024-11-24
百岁叶嘉莹直播间分享生日心声,与网友共读《诗话人生》
中国新闻网 2024-07-08
叶嘉莹迎来百岁生日 祝福大家:学习诗词快乐
封面新闻 2024-07-07
期颐之年的叶嘉莹:喜见旧邦新气象,要挥彩笔写江山
中国新闻网 2023-10-1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