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读书的人,到底是什么样子?苏东坡的诗句,已将其中的奥妙一语道破。
即使身着简素,依然气质非凡。
俗话说:积金千两,不如明解经书。
读书,是世上第一等好事;读诗书,让我们成就更好的自己。
一晨一昏,朝夕之间,有万卷诗书作伴的人生,才是风光无限,人间值得。
01
读诗书,改变你的气质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宋·苏轼《和董传留别》
古话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书读多了,身上的气质就可以在不经意间体现出来。
腹有诗书,是一种内心的富足,是一种精神的升华。
它让我们在浮躁的世界里,保持一份沉静与从容。
杨雨,一位因诗而蜕变的“气质教授”。
自幼受古诗熏陶,7岁前便种下文学种子。
随着诗书的浸润,她的气质日益显现,作文屡获殊荣,被誉为“小诗人”。
这份对古诗词的热爱,驱使她不断深耕,从诗词拓展至历史、哲学,一路从博士走到教授之位,倾注30余载光阴。
《百家讲坛》的邀请,让她得以将古诗词之美传递给更多人。
此后,《中华好诗词》、《见字如面》、《中国诗词大会》等文化节目,也纷纷邀请她作为常驻嘉宾。
30年的诗意之旅,不仅塑造了杨雨超凡脱俗的气质,赋予她出口成章的才情与灵动如水的智慧,更成就了她一生的事业追求。
长期读诗的人,不鸣则已,一开口就让人惊艳;让人久处不厌,闲谈不烦。
宋人黄山谷曾说:“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面目可憎,对人语言无味。”
生活,蹉跎的是眉眼;诗书,修炼的是气质。
通过读书改变气质,多读书,多思考,内心才丰盈。
时间会催发脸上的皱纹,但书籍可以让我们变得睿智、豁达,足以抵抗生活的苟且,足以慰藉内心的风波。
02
读诗书,治愈你的心灵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明·于谦《观书》
孔子说:不读诗,无以言。
你读过的书会滋养你,丰盈你的整个世界。
生活充满了起伏与波折,而读书恰如心灵的避风港。
在书中,我们能找到慰藉与力量,从而治愈自己的心灵。
史铁生年轻时遭遇重大不幸,导致终身残疾,一度陷入绝望深渊。
但书籍,成为了他生命中的救赎之光。
他沉浸于罗兰·巴特的《写作的零度》,领悟了阅读与写作的价值;
刘小枫的《走向十字架上的真》则让他摒弃悲观,以全新视角审视人生。
书籍滋养了他几近枯萎的心灵,让他在苦难中觉醒、成长。
从一个脆弱的病人,史铁生凭借书籍的力量,最终蜕变为思想深邃的巨人。
俗话说:“读书的人能够体验到一千个人的人生,而不读书的人却只能活一次。”
诗词世界的浩瀚,使我们悠然自得,使我们超然物外,不为外物所动。
心怀豁达之人,疾病难以侵扰,岁月亦难在其身上留下败迹!
03
读诗书,成就更好的自己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有人曾说:读书使人充实,思考使人深邃,交谈使人清醒。
不读书的人,目之所及,就是全世界。
而读书的人,能发现在自己的生活之外,还有一个更光鲜明亮的远方。
车胤囊萤映雪,以微光照亮求知之路,刻苦攻读,终成博学之士,改写了人生轨迹;
孙敬头悬梁,锥刺股,不畏艰辛,日夜苦读,以书为伴,之后满腹经纶,誉满天下。
无论环境多么艰苦,读书总能为我们开辟出路,为我们提供突破困境、走向成功的机会。
书籍如同指路明灯,顺着这亮光,引领我们走向更广阔的天地,看到更远的风景。
余秋雨写到: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
心怀学识,面对美景便能妙语连珠;脑中有积累,自能与卓越之士心有灵犀。
你现在读的书,铺的是以后的路。
终有一天,你投入在读书上的时光,会开花结果,装点你的整个宇宙。
古人说:“流水之声可以养耳,青禾绿草可以养目,观书晓理可以养心。”
世间有益于身心的活动挺多,若论益处,都比不过读书。
读书的乐趣,如一泓浸润人心的清泉,唯有潺潺不绝,才能使人心胸豁达、目光高远。
关注诗词天地,余生把读书当成习惯,你终会与更好的自己迎面相逢!
*作者:拾一。本文首发于诗词天地,转载请联系开白。
编辑/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