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跟跑到领跑 北京口腔医院医生马雁崧讲述“中国正畸”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1-15 10:10

编者按

2024年,为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重要指示精神,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在首都卫生健康系统开展了“强国复兴有我”主题宣讲和故事征集活动,组建首都卫生健康系统“强国复兴有我”主题宣讲团,在全系统开展了巡回宣讲。宣讲团通过讲述来自一线的故事,充分展示了首都卫生健康工作者“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精神风貌。

“您身边有小朋友正在戴牙套整牙吗?是戴的钢丝牙套,还是透明牙套?和大部分现代医学一样,口腔正畸学也起源于西方,到现在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在宣讲活动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正畸科主治医师马雁崧带来了“中国正畸”的故事。

1976年春天,北京口腔医院恢复正畸专业对外挂号,一下子就挂出去了1500个号,那时候只有5位医生,正畸治疗周期又长,这么多患者,大家加班加点,好几年才能看完。直到1980年,正畸科才又一次对外挂号,人们听说了这个消息,提前一个星期就开始排队,挂号的队伍排出去3站地,甚至要靠民警来维持秩序。

马雁崧说,在我国,错合畸形的发病率高达70%,它不仅影响牙齿、颜面的美观,还影响咀嚼功能、消化功能,影响口腔卫生,甚至影响心理健康……但那时候,由于缺乏专业的医生和高效的矫治工具,我国的青少年儿童能够接受正畸治疗的机会非常少。

我国口腔正畸学先驱、北京口腔医院老院长王邦康教授在文献中看到了国外有关镍钛记忆合金丝的研究,这种新材料能大大提高牙齿的矫正效率。于是,他带领团队自力更生搞研发,每天下了门诊,就蹬着自行车去科研院所做试验,一次一次的失败,又一次一次总结经验,不断摸索,屡败屡试,正是凭借着不服输的志气,研制出了我国第一根国产镍钛丝,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系统化的T-N矫治技术,大大提高了治疗效率,10年完成了3万例治疗。1992年,原卫生部将其批准为十年百项成果向全国推广,让更多的中国孩子用上了国际先进的正畸材料和矫治技术。1994年,中国镍钛丝走出国门,向美国、西欧、东南亚出口创汇。直到今天,临床上仍在使用。

马雁崧说,隐形矫治器于1997年诞生于美国硅谷。这种新型矫治器的出现,让中国正畸医生意识到,这是当代口腔正畸发展的新方向。2000年,马雁崧的导师白玉兴教授带领科研团队开始研发国产无托槽隐形矫治系统,从牙颌模型数字化到3D打印,从软件开发到材料性能测试,关关难过关关过。仅仅3年时间,国产隐形矫治技术迅速成型并投入临床,中国正畸医生用国产隐形矫治器完成的病例令国际同行都叹为观止。2011年,当美国进口的隐形矫治器正式进入中国,国产隐形矫治器已占据半壁江山,中国孩子与世界同步享受到了既经济便捷、又美观舒适的隐形矫治。

2018年,马雁崧博士毕业,如愿成为一名正畸医生,每天接诊的患者来自祖国各地。正畸前辈们用30年的艰苦奋斗,打破了外国公司的技术垄断,填补国内空白,实现了从仿制到自主研发的跨越。

“但我们的正畸医疗资源仍然不足,我们这一代正畸医生也该用自己的所学所长去创造些什么。”马雁崧说,2019年,他们开始瞄准人工智能辅助正畸诊疗系统的研发。一个正畸医生要花几十分钟进行的分析、诊断,AI只用不到一秒即可完成,其准确度可以和一个有经验的正畸医生相媲美。智能诊断、智能决策,自动分析病例,提供治疗建议,云端交流、线上会诊,为广大基层医生、更为天南海北的正畸患者提供帮助。如今,他们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软件在全国正畸医生中广泛使用,自主研发的正畸算法模型在国际AI比赛中屡获佳绩,一系列研究成果在国际会议和学术期刊相继发表,全世界同行都知道,中国正畸已经走在人工智能的最前沿。

马雁崧说:“人民的健康需求就是中国正畸医生努力的方向,坚持自立自强、自主创新,在正畸这个小小的领域,我们从跟跑到领跑,一步一步走到了世界前列。发展新质生产力,助力健康中国建设,中国正畸医生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让中国孩子都收获美丽而自信的笑容;我们要让唇红齿白的笑脸,画满祖国大地!”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蒋若静
编辑/彭小菲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