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经济学家:美货币政策趋于中性 中国将保持政策自主权与稳汇率能力
证券时报 2024-09-18 11:05

根据世界银行最新估算,2024年全球通胀料降至3年来的最低点。从近段时间看,主要发达国家货币政策逐步转向,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对中国以及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外溢影响值得关注。在第六届外滩金融峰会“应对变化的世界”期间,证券时报记者采访多位海外经济学家,探讨美联储以及海外发达国家货币政策演进。其中,既有美联储原副主席、欧洲央行前行长等海外财经官员,也有从事国际贸易研究多年的学者。

在受访海外经济学家看来,美联储正着力于推动经济“软着陆”,为此将逐步解除限制性政策,趋于中性。9月降息仅是开始,相较于单次大幅降息,美联储更有可能持续降息。不过,海外发达国家的通胀风险并未解除,新形势下,美联储货币政策框架亟待重新审视。可以预见的是,面对全球经济金融变局,中国庞大的贸易顺差将确保其政策自主权与稳汇率能力。中国积极推动自由贸易协定签署,是其经济行稳致远的一大驱动力。

美联储货币政策

“正在转向”

随着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在8月下旬召开的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上释放“降息在即”信号,美联储将于9月降息已是大概率事件,其降息幅度与美联储后续利率政策成为市场讨论焦点。

在此之前,美国就业数据的放缓、失业率的上升,已触发基于失业率预测经济衰退的“萨姆法则”。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原副主席唐纳德·科恩指出,劳动力市场疲软是美联储主要关注的风险,为此需要取消一些限制性的货币政策,使其更加中性。如果美联储在经济放缓和劳动力市场需求放缓的时候不降息,则有可能陷入经济衰退。

“如果我们的货币政策能更加宽松,就能避免经济衰退。”科恩表示,目前美国劳动力市场仍处于良好状态,尽管通胀率仍高于美联储设定的2%通胀目标,但随着时间推移通胀率有望继续缓慢下降。

在外滩峰会国际顾问委员会主席、欧洲央行原行长让-克罗德·特里谢看来,美联储对抗通胀的任务已取得较大进展,但并未完成。可以预期美联储会采取必要的措施,以确保在2%左右的通胀水平上实现经济“软着陆”。

目前,市场机构对9月美联储降息幅度的预测集中在25个基点或50个基点,也有部分观点呼吁美联储应一次性大幅降息。科恩认为美联储更有可能在9月降息25个基点。“重要的是开始降息,并明确将持续降息。”他说。

重新审视货币政策框架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海外发达国家央行普遍将通胀目标设定为2%左右。当前全球经济金融形势更加复杂严峻,多数海外发达国家还未实现通胀目标,而经济衰退的风险日益突出,更加考验各国央行决策。美联储已明确,明年将审查和调整货币政策框架。

美联储每5年对货币政策框架进行审查和调整。在2020年8月的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上,鲍威尔宣布采用“平均通胀目标制”,即明确2%作为长期通胀目标,并允许通胀在一定时间内适度高于或低于目标水平,旨在应对当时美国所面临的“低利率、低通胀”挑战,但在随后几年里,美联储等海外多国央行都遭遇“高通胀”挑战。

时至今日,美联储在新冠疫情期间应对通胀问题时的迟缓反应依然备受市场争议。鲍威尔也在2024年8月的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上坦言,“新冠疫情期间清晰暴露出我们知识的局限性。”但他并未透露更多有关明年调整货币政策框架的信息,仅表示美联储将“对批评和新想法持开放态度,同时保留我们框架的优势”。

“2020年制定的货币政策框架并不适合指导美联储和公众应对通胀挑战。”科恩说,对利率的前瞻性指引束缚了美联储的手脚,延误了美联储当时对通胀的反应,有必要审视这一点。

科恩认为,美联储需要回顾过去5年的经验教训,重新审查2020年制定的框架,并进行必要的调整。美联储的新货币政策框架需要针对各种情况进行压力测试,以确保在供给侧冲击和需求侧冲击的情况下,美联储能明确采取何种战略,也包括美国财政政策如何施策。同时,有必要重新审视通胀目标,仔细推敲2%左右是否为正确的预期通胀水平。

考虑到地缘政治冲突导致的大宗商品价格上行压力持续存在,美欧工资增速仍然较快,通胀回落进程依然存在不确定性。特里谢认为,各国央行应继续坚持2%的通胀目标,“我们对价格稳定有一个共同的定义,一个共同的目标,对于实现稳通胀目标至关重要”。

中国较他国

有更多政策自主权

美联储降息尚未落地,市场却早已作出反应。自8月以来,美元指数累计跌超3%,主要非美元货币均有所上涨。截至9月13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较8月1日上涨293个基点,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收盘价较8月1日上涨1503个基点。

“我认为美联储释放降息信号已经在外汇市场和金融市场中形成了影响。”科恩坦言,美联储降息可能对美元产生较大影响。

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高级研究员布拉德·W·塞瑟认为,随着美联储降息,中国将更容易保持人民币兑美元的相对稳定。如果没有重大不确定性因素,接下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将维持在7左右。

“中国拥有庞大且不断增长的贸易顺差,这使得中国较其他国家拥有更多政策自主权和保持汇率稳定的能力。”他说,近期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等因素致使出现大量抛售美元的情况,现在人民币汇率面临一定的升值压力。但过去三周时间已经证明,中国人民银行有能力通过银行系统抑制人民币汇率过快升值。

塞瑟指出,石油价格、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美元汇率是事关全球经济的三个关键指标。过去几年间美元强势,是因为美国需要以强势的美元来对抗通胀。随着通胀消退,美元维持强势的必要性已降低。“但这不意味着美元将长期疲软。”

此外,保护主义的抬头和贸易壁垒的增加,依然在严重威胁全球贸易、投资和知识的流动。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杰弗瑞·肖特说:“我们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继续对话,并允许尽可能多的贸易和投资发生。”

肖特指出,中国在推动经济改革的同时,加强双边、区域和多边贸易协定签署,使其造福于中国经济及其贸易伙伴。而美国近年来对于自贸协定的重视程度有所下降,“这种政策是错误的”。

编辑/樊宏伟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