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发现新物种拟幽灵蛸 采集自海南岛东南海区深水800—1000米处
广州日报 2024-07-12 09:34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LMB)谭烨辉研究团队联合上海海洋大学在海南岛东南海区深水800—1000米采集到一个与幽灵蛸相近的标本,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通过形态学和基因的比较分析等,明确其与幽灵蛸存在明显差异,确定其是幽灵蛸目新种——拟幽灵蛸。相关研究成果已在线发表于分类科学期刊《Zoological Systematics》上。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邱大俊为论文第一与通讯作者,上海海洋大学刘必林教授为共同合作者之一。

1903年德国海洋生物学家 Carl Chun最早在深海发现了幽灵蛸,随后不同的科学家把其定名为不同的名称。1939年,Grace E. Pickford把这10个不同定名的生物归为一个种类,即幽灵蛸。直到不久之前,幽灵蛸目只有一个现存物种被认可,那就是幽灵蛸。在分类学上,幽灵蛸属于幽灵蛸目,幽灵蛸科,幽灵蛸属。此物种通常生活在热带与亚热带大洋水深600—900米之间,该深度水体的氧气含量很低。

2016年9月,研究人员在海南岛东南海区800—1000米水深采集到一个类似幽灵蛸的标本,经过将其与幽灵蛸比对,发现二者在形态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包括尾部和下角质颚的形状以及发光器的位置。同时,线粒体COI基因与核基因28S rDNA系统进化分析中呈现出两个遗传距离较大的分支,且具有较高的支持值。在此基础上,研究人员将南海采集到的标本与历史报道的10个同物异名种进行系统的比较分析,确认南海采集到的标本与之前报道的同物异名种有着明显的差异。

最终,研究人员确定采集到的标本为幽灵蛸属的一个新物种,也是幽灵蛸目已知的第二个现存物种:拟幽灵蛸。

拟幽灵蛸与幽灵蛸二者形态特征的区别

拟幽灵蛸:尖尾,下角质颚翼宽长,发光器位于鳍与尾尖的中点。幽灵蛸:无尾,下角质颚翼较短,发光器位于鳍与身体末端的三分之一处。

文/武威 邱大俊

编辑/倪家宁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