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司法机关走出来的作家|茅盾文学奖得主张平力荐段艾生新作《肥沃的黄河滩》
為你靜芷
2024-06-18
+ 关注

肥沃的黄河滩历经风霜,见证诸多传奇,长篇小说《肥沃的黄河滩》也正是从黄河岸边一个传奇的村庄开始,演绎村民几代人的生活,以最朴实的语言,讲述最真实的农民故事,展现中国乡村百年变迁。《肥沃的黄河滩》的出版,让作者段艾生从一名法官成为小说创作者,以其无拘无束的创作架构,地方性浓郁的诙谐语言,鲜活的人物形象,受到广泛关注。2024年6月16日下午,由作家出版社、山西新华书店集团、山西图书大厦主办的《肥沃的黄河滩》新书分享会,在太原市新华书店南宫店举办。活动邀请到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评论家阎晶明,诗人、书法家、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李玉臻,茅盾文学奖得主、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张平,山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山西省作家协会原主席杜学文,作家出版社副总编编辑颜慧,山西市场导报总编辑韩锡璋,山西日报文化部副主任冀卫平等作为嘉宾,与现场读者共同赏读小说。

阎晶明:小说具有一种独特的黄河气质,一种泥沙下的气质

小说的地方性近年来在不断强化,因为地方性帮助小说作品提高辨识度,《肥沃的黄河滩》以其浓郁的地方特色契合了现在小说的发展趋势,他在文中大量的使用方言,醇厚的地域风情扑面而来。这本小说让他最有好感的地方在于作者创作状态的松弛感,行文不拘谨,小说开头所写的语言、叙述的那些情节可以说都是泥沙具像的状态,完全是非常挥洒自如的状态,这使得小说有一种独特的气质,这种气质就是黄河的气质,而且是黄河中游的、晋陕峡谷的黄河才具有的气质,那就是一种泥沙下的气质,是奔涌的、跌宕起伏的状态。作者写的生活就是原生态的生活,但是不是展露式的,而是有一个目标,而且这个目标逐渐随着小说情节的推进很强烈地能感受到家国情怀。作者段艾生的小说想法、野心还是很大,想法也是非常独到,他写历史,是以乡村生活特有的时间秩序来写的,历史的背景是在不断在生活演绎的过程当中不断被加入,而且小说人物最后都朝向这个目标行进。小说开放式的结尾,就是写到现在没觉得这个小说就完全结束了,就休止了,应该还是一个开放的状态,还要继续写下去,我觉得给我一种作为第一次写长篇小说的人把握能力、想法、野心和报复都是非常好的,我觉得作家出版社推出这样一部小说是非常有价值的,也就是说这样的书也只有段艾生这样在黄河岸边在我们晋陕峡谷黄河中游的地段生长起来的儿女才写出来的这样的文字,所以我们应该认真研讨这部作品,而且我觉得无论是对他本人今后的创作或者是对于类似的同类题材的创作应该说非常是值得探讨的。

李至臻:段艾生是从司法机关走出来的作家

段艾生是从司法机关走出来的作家,他在他的工作岗位上写了大量的文章发表了大量的作品,主要是新闻通讯和报告文学,影响很大,对宣传法院工作,宣传法制建设,配合山西省的普法工作和依法执行的工作,都做了很多的贡献。他在退休之后换了一种写作方式,改用小说的文学样式,继续他的写作,继续他的奉献。《肥沃的黄河滩》写了农村一百多年变迁的历史,故事性很强,不但写了农村复杂的各种矛盾斗争,而且写到了农村男女风情、家庭这样的事情很多,语言和描写方式都很生活化。小说涉及非常重要的一个主题就是乡村建设,因为在民国早期的时候,山西的村政建设是很有名的,当时政府提“六政三事”的政策,以及书中还写到了号召种树、成立息讼会,等等。在小说书写的一百年这么漫长的农村生活中,小说提出了很多需要思考的问题,小说涉及的矛盾、纠纷很复杂,故事很好看,读者在看故事的同时,也会思考村政建设的历史,乡村建设的发展,农民的法制教育等问题,这是这本小说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所在。段艾生对农村生活非常熟悉,尤其是对晋南的农村生活非常熟悉,所以写的故事很生动、很形象、很感人。

张平:浓缩在灵魂里的一种叙述

段艾生是一名法官,曾经当过兵,但没有很高的学历,也没有在中文系读过书,更没有到作家班深造的机会,只是在退休之后,凭借一腔热情完成了这部小说,非常不容易。《肥沃的黄河滩》是一本一看就看进去的小说,欲罢不能。对于这部作品的印象是,语言非常土,对话很多是方言,山西新绛的方言,全是当地老百姓常用的语言,非常粗糙,但是非常有劲,非常粗鲁,但是非常鲜活,全是粗话,但是又觉得很干净,很生动,很文学。作者段艾生没有什么流派,没有什么技巧,没有什么手法,没有时髦的各种各样的对文学的认知和观点,他就是对自己的经历、父老乡亲、对生他养他的农村的实录和叙写,这是浓缩在他灵魂里面的一种叙述,所以故事就非常感人,也会激发读者对文学的新思考。

杜学文:从民间视角来提供普通百姓的感知

《肥沃的黄河滩》是段艾生的第一步长篇小说,他的观察力、表达力非常敏锐,语言非常生动,语言完全是一种民间形态的地域特色,非常鲜明、流畅。他的表达具有明显的黄河流域地域特色,尤其是在带有描写性质的细节当中能运用民间语言转化的描写是非常生动的,这种语言形态从整个文学创作来说,不是很多。他发挥了山西人文、地理、方言的特长,对地域语言精准把握,地域色彩民间性生动性非常突出的。小说很耐读,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一个特点是,小说的民间视角,故事写的是老百姓,写的东西不超过老百姓的认知,比如故事涉及的历史背景,段艾生几乎没有用时间来表述,而是以一种更民间的形式说明,从老百姓的经历入手,从老百姓的感受展开,所有的叙述不超过老百姓感知的范围,这样给读者提供了一个新鲜的体验,小说中并不告诉读者发生了什么事,而是从民间视角来提供普通百姓的感知,而不是文件和历史课本中知道的东西。另外一个特点是,小说在叙述当中有许多非现实的具有传奇色彩的东西,或者可以概括为是浪漫色彩,比如主人公的三次婚姻,很虚幻,比如新绛的塔上的冒烟现象,有一种很传奇的东西,而这种传奇的东西不是真的是作家虚构的,而是现实生活中就有的,而是由于人们对这种传奇现象的科学原因不理解,而认为是神秘的传奇现象,叙述不再沉积于普通的故事进程当中,有一种超越普通故事的很玄幻的感觉,想象力非常好。

这个作品很重要的主题是百年中国农村史,经历前后新旧两个中国,在这个小说里作者也没有说新中国建立了,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恰恰是通过大量的细节来表现新旧中国的不同,这是文学创作非常重要的一个表现手法,作者用大量的人和事来讲述,读者从读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得出结论。这部小说让读者看到中国农村百年风云,百年变革,百年变化的不同,这种不同是与时代的不同,社会的主导力量不同,或者也可以说是领导者不同,老百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颜慧:在晋南农村的土地上生长出来的一部作品

《肥沃的黄河滩》特别有生命力、特别鲜活,是在晋南农村的土地上生长出来的一部作品,或者说是在晋南乡村流淌着的一部作品,作者在小说中对方言的运用淋漓尽致,最大限度的承载了作者想要表达的地方特色、地域文化。作品呈现出的松弛感让人印象深刻,作者并不拘谨,特别放松。作家的写作跟性格特征有紧密的关联,作者段艾生在生活中的热情、宽容、幽默,已经融进了他的作品中。在与他交流过程中了解到,他每天都会抽出三到四个小时来进行写作,每天三四千字,可见他对文学的热爱,以及在写作上的勤奋。《肥沃的黄河滩》是他黄河系列的第一部,之后还有第二部、第三部,并已创作完成,期待之后作品的出版。

活动最后,《肥沃的黄河滩》作者段艾生对嘉宾对他作品的肯定以及读者对他作品的喜爱表达了感谢,他说,《肥沃的黄河滩》讲述的故事既是一个小山村的百年巨变,也是中华民族的百年缩影;既是一群黄河人同命运博弈的翻身史,也是中华儿女的近代斗争史;既是一个古老村庄的再次振兴,也是中国大地的再度复兴。他会继续书写他的乡村、他的乡亲,黄河的传奇讲不完,黄河儿女的情诉不完。

相关阅读
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授课 网络作家研修班举办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29
评论家阎晶明:小说具有一种泥沙下的气质,只有黄河儿女才能写出这样的文字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25
文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愤怒的葡萄》作者斯坦贝克史诗级杰作《伊甸之东》 出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26
文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约恩·福瑟小说《三部曲》出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08
新晋诺奖得主约翰·福瑟是何来头?诺贝尔文学奖是怎么评选出来的?
文学报微信公众号 2023-10-05
早就被影视化“锁定”,茅盾文学奖作品荧屏见
扬子晚报 2023-08-12
茅奖评委张晓琴:茅盾文学奖的美学道路正逐步拓宽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8-11
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得主乔叶:这是一个意外之喜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8-1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