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体魔术师”:修补残肢 重塑生命
广州日报 2024-05-09 08:34

在一个病房的走廊里,记者看到一幅特别的地图,地图上插满了图钉,图钉间缠绕着各种颜色的毛线。

这是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矫形与肢体重建外科,在被誉为“肢体魔术师”的医生潘奇博士带领下,医疗团队在70多个周末里,走了全国80多个城市和地区,做了90多台公益手术,为5000余名偏远地区的肢体残障人士提供了免费的医疗援助和手术治疗。地图上的每一颗图钉代表着医疗团队开展义诊的地方,每一根毛线代表着医疗团队义诊时走过的路,如果把毛线连在一起那就相当于14万公里。

两年一共有108个周末,我们每到周末总想好好休息,但他们却把其中70多个周末用在了义诊之路上。每年五月第三个星期日,是全国助残日。在这个特殊日子到来之际,本报记者走近了“肢体魔术师”潘奇,听他讲述“每一个图钉背后的周末故事”。

70多个周末走过14万公里义诊路

肢体残疾人是残疾人中最大的群体,约占中国残疾人总数的29%,他们因为先天或后天影响,肢体外观有别于正常人,也无法像健全人一样行走和生活,渐渐地这份残缺犹如阴云,吞噬了他们的未来与梦想。

近日,在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矫形与肢体重建外科的病房里,就在那幅满是图钉和毛线的地图下,记者见到了潘奇医生。“我叫潘奇,一名矫形外科医生。”他这样介绍着自己。矫形不是整容,而是一个把残缺的肢体变得完整,为障碍肢体重塑功能的专业。除了病情复杂,治疗难度大,大多数肢体残障人士也经济条件拮据,缺少就医的信心和条件,所以矫形外科属于一个比较小众的专业。

面对记者,潘奇回顾了自己走进这个专业的初心:“2008年当我读研的时候,第一次接触到了肢残的朋友,当时我接诊的是一个6岁的男孩子,他还有8个姐姐,父亲用一辆两轮的板车拉着他来看病。他得了一种很罕见的疾病,小小的骨头无法长在一起,已经经历过多次的治疗,家里几乎倾家荡产,父亲却从未放弃,当时的情景宛若昨日,这是他们带给我的第一次触动。一直以来我都固执地把这一时刻看作是自己矫形外科工作的开始。”

潘奇说:“当孩子结束治疗来医院复诊的时候,这位老父亲用颤巍巍的双手把一袋花生递到我的手里,他给了我第二次触动,这次经历让我体会到了承载别人的期待和希望会有如何的压力和感动。”

博士毕业后,潘奇选择来到正在筹建中的深大附属华南医院,并着手筹备矫形与肢体重建外科建设工作,也慢慢在这个小众领域沉淀下来。

2022年,华南医院矫形与肢体重建外科与广东省残疾人联合会、深圳市残疾人联合会、深圳市龙华区民政局(残联)、深圳市雨燕残疾人关爱事业发展中心等部门合作,开展肢体重建医疗救治义诊万里行。

为了让更多肢残朋友“站”起来、“走”起来、“动”起来,潘奇带领团队在两年时间里走了14万公里,去了80多个城市和地区,为5000多个肢体残障人士义诊,做了90多台公益手术。

用脚步丈量世界 为残疾人重塑未来

潘奇曾经作过一首诗,里面有这么一句——“未惧边远访重患,不辞辛苦今又来。”挂在科室里的地图仿佛在印证着这句话。

地图上的毛线勾勒出潘奇团队走过的义诊路程,毛线的一头是深圳,另一头遍及广东、云南、广西、甘肃等十几个省和自治区的80多个城市和地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义诊利用的都是他们周末的休息时间,潘奇和小伙伴们通常是周五下班后就赶路出发,第二天一早出现在义诊地区的病人面前。两年一共有108个周末,潘奇和小伙伴们有70多个周末奔波在义诊的路上。

例如2023年6月,潘奇团队走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开展了为期两天的义诊筛查活动,为600多名当地肢体残疾人士提供免费医疗服务。因为不忍让远道而来的病人失望,团队的医生从周六清晨一直看诊到了周日的凌晨,直到看完最后一个病人。当年8月,潘奇团队又再赴喀什,在当地医院为9名因肢体畸形造成功能障碍的儿童成功施行了手术。

而在喀什地区义诊中筛查出的肢体畸形严重复杂的患者则由深圳市重塑未来公益基金会给予资助,前往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进行手术治疗。首名来深接受手术治疗的是13岁男孩——小加(化名)。他是一名先天性脊髓栓系综合征的患者,3岁时发现有双足内翻并日益加重,出现双足马蹄高弓内翻畸形,甚至无法行走,只能在家接受各种上门治疗和教学。多年来,父母带着小加辗转求医均无果,直到义诊筛查时从潘奇医生处得知还可以治疗,甚至可以做到让小加自己行走,一家人喜出望外。

经过手术治疗,小加的双足外观已经恢复正常。在矫正治疗器械的辅助下,他坚持每日接受治疗与康复训练,情况不断好转。

助残义诊将是一辈子的坚持

走过矫形与肢体重建外科住院部的一间间病房,可以看到来自全国各地的面孔,大家或坐轮椅或拄拐杖或卧床休息,康复状态各不相同,但都有着同一种灿烂的笑容。其实,病人的笑容背后,是潘奇从0到1的突破,是医患之间信任之墙一砖一瓦的艰难建设。

“患者出院后在真实生活中的样态,不是一张术后康复照片就能取代的。”潘奇告诉记者,每个病人的情况不一样,术后恢复周期和遇到的问题也会不一样,所以他的团队都会将微信留给病人,方便病人随时反馈病情,他现在所追踪的病人最长的已达10年。

全国肢残人士有2000多万,能够接受治疗并获得良好恢复效果的不超过60%,帮助残障人士做好肢体矫形和重建不是一个团队或者一个医院能完成的事。所以,在这些年的义诊过程中,潘奇一边为当地病人看诊做手术,一边将理论知识和手术技巧传授给当地的医生,“我们希望更多的医生能够加入进来,然后能够有这个意识,当这些群体再去就诊的时候,为他们提供相应的比较好的医疗服务。我们把一个人康复好了,他个人的生活能够自理,家庭也就得到解放了。”

潘奇曾在诗中写道——“但使济世志常在,名利不驻心自开”。采访结束时,记者问潘奇:“这种义诊活动,您还打算做几年?”潘奇毫不犹豫地说:“这是我一辈子要做的事。”

一个“肢体魔术师”的自画像

●自我介绍:“我叫潘奇,一名矫形外科医生。矫形不是整容,而是一个把残缺的肢体变得完整,为障碍肢体重塑功能的专业。”

●从业初心:“2008年我读研时,第一次接触到肢残朋友,当时我接诊的是一个6岁的男孩,父亲用一辆两轮板车拉着他来看病。他得了一种很罕见的疾病,骨头无法长在一起,已经经历过多次的治疗。家里几乎倾家荡产,父亲却从未放弃,当时的情景宛若昨日,这是他们带给我的第一次触动。一直以来我都坚持把这一时刻看作是自己矫形外科工作的开始。”

●第二次触动:“当患童的老父亲用颤巍巍的双手把一袋花生递到我的手里时,我深深体会到承载别人的期待和希望会有如何的压力和感动。”

●义诊足迹:70多个周末、80多个城市和地区、90多台公益手术,为5000余名偏远地区的肢体残障人士提供免费医疗援助和手术治疗。地图上每一根毛线代表团队义诊走过的路,如果把毛线连在一起,相当于14万公里。

●周末写照:未惧边远访重患,不辞辛苦今又来。

●人生信条:“但使济世志常在,名利不驻心自开。义诊活动,是我一辈子要做的事。”

文/王纳

编辑/倪家宁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