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额远高于账面资金,跨界者沐邦高科提示35亿元光伏项目风险
澎湃新闻 2024-02-12 11:06

光伏跨界玩家沐邦高科(603398.SH)近日公告,由于投资金额远高于公司账面货币资金水平,铜陵年产5GW-N型高效电池片、5GW切片生产基地项目(一期)尚未明确具体资金来源安排。该项目的实施存在因国家或地方有关政策、环评、项目审批、融资环境等实施条件发生变化,出现顺延、变更、中止或终止的风险,能否顺利推进不确定性较大。

铜陵项目(一期)预计投资额35亿元,其中项目固定资产投资约29.07亿元,铺底流动资金约4.99亿元。按照进度安排,从工程前期工作到投产预计为9个月。而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末,沐邦高科的货币资金余额仅1.68亿元(未经审计),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分别高达2.07亿元和2.24亿元,资产负债率攀升至81.49%。

原为玩具制造商的沐邦高科是近两年跨界“追光”大军中的一员。因玩具业务盈利能力下降,2022年2月,沐邦高科宣布收购以硅片为主营业务的豪安能源100%股权。彼时光伏产业高歌猛进、在资本市场炙手可热,而今全行业过剩压顶、大洗牌已至,去年以来主业非光伏的新进入者或撤退或止步,如沐邦高科般执意大手笔扩产的跨界者已十分罕见。

沐邦高科于今年1月15日首次披露铜陵项目,称与铜陵狮子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铜陵高新发展投资有限公司签订《项目投资协议书》,拟建设年产10GW-N型高效电池片、10GW切片生产基地项目,计划总投资约70亿元。其中项目一期建设年产5GW-N型高效电池片、5GW切片项目生产线,二期在一期投产后启动建设。

此消息一出,沐邦高科股价次日涨停。随后,该公司又于1月25日公告,拟在安徽铜陵设立沐邦新能源(铜陵)有限公司(拟定名)作为项目实施公司,注册资本金为1亿元。

上述投资协议对项目的建设运营周期及经营指标有着明确要求。比如,项目投产后第一个经营年度需实现销售收入不低于15亿元、税收不低于1亿元,第三个经营年度实现应税销售收入不低于40亿元等。但在新一轮产能出清的竞争中,短期内光伏产业链各环节均面临盈利下滑的风险,尤其是跨界者面临的不确定性已骤然放大。

沐邦高科此前的“追光”之路并不顺利。在严峻的资金压力和行业残酷竞争态势下,铜陵项目能否最终落地仍是未知数。

2022年6月,沐邦高科曾与安义县人民政府签订《投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拟建设8GW TOPCon光伏电池生产项目。仅两个月后,该框架协议终止。沐邦高科对此解释称,双方就项目推进工作进行了充分沟通和交流,但未形成具体合作协议。

2022年8月,该公司在宣布与安义县终止合作的同一天火速披露了另一份协议:与鄂城区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拟建设10GW TOPCon 光伏电池生产基地项目,预计投资规模48亿元。但鄂城区项目也迎来了相同的命运:沐邦高科称协议签订后,双方就项目推进工作进行了充分沟通和交流,未形成具体合作协议。经协商,公司决定终止与鄂城区人民政府签订的《投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2022年7月,沐邦高科与梧州市人民政府签订《10GW TOPCon光伏电池生产基地项目投资合同书》,计划总投资52亿元。其中梧州市人民政府计划投资14亿元,沐邦高科计划投资38亿元。

梧州项目虽仍在推进,但进度不如预期。截至2023年末,梧州市人民政府已投资约9.63亿元,沐邦高科已投资约11.86亿元。

除了“钱紧”之外,多位业内人士向澎湃新闻表示,由于新老企业在短期内大规模扩充TOPCon产能,目前已出现产能过剩的迹象,TOPCon毫无疑问是N型技术几大路线当中竞争最为激烈的赛道。对于新企业而言,在这种市场氛围下并不占优势。

2023年被沐邦高科视为主营业务转型之年,去年其光伏业务营业收入占比已超九成。

沐邦高科董事长廖志远在2024年元旦致辞中称,过去近三年时间里,光伏产业迎来高光时刻,并进入高速扩张阶段。然而,昔日受到资本热捧的光伏产业,如今陷入周期“魔咒”之中。产能过剩的情绪蔓延,随之光伏全产业链价格陷入“肉搏战”。资本市场上,光伏概念股遭受重创,相比股价高值阶段,目前估值已降至历史低点。但他认为,“沐邦赶上了最后一班车”“必将赢在新起点”。

编辑/樊宏伟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