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懂得留白的人生,后劲更足
猫姐能量圈 2024-01-18 22:00

文|Amity

1

前一阵,我拜访了一位国画老师。

老师以墨竹作品独步画坛,向来以“构图精妙,笔致苍润”见长。

我注意到,他的每幅作品都留有大幅的空白,给人无尽的想象。

老师告诉我,他潜心学画数十年,领悟最深的,就是这“留白”的艺术。

原来国画讲究层次布局,画面往往留有空白,象征着天地自然,有深邃的时空感。留白的地方,形成气运的流向,画面才会透气,不板不死,生生不息。

所以,老师的画作上往往只矗立着一株苍劲的墨竹,其余部分都是水墨留白,虚实结合,却让人感受到整幅画的勃勃生机和气象万千。

“画留三分白,生气随之发”,方寸之地亦显天地之宽,说的就是留白的妙处。

除了国画之外,艺术作品创作时,往往也会采用留白的技法。文学作品的留白,是“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遐想;音乐作品的留白,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境。

人生亦如此,水满则溢,月盈则亏。看起来太圆满的事物,往往会有欠缺。“饭吃七分饱,话说七分好”,一个会布局的人,永远不会把人生塞得太满。

懂得留白,是人生的大智慧。

2

有个大学同学,前几年一直是工作狂。每天十几个小时为工作待机,周末也常去公司加班,恨不得住在单位里。

她忙到完全没有个人生活,每天回到家,就累得什么都不想干了,随便洗洗倒头就睡。她曾说,在职场没有安全感,只有把自己的时间全排满,心里才踏实。

但是,持续的辛苦状态并没有换来她想要的安全感。去年上半年,她遭遇了一次职业危机。因为各方面表现一般,在部门重组中,她差一点儿被调离工作岗位。

这件事让她意识到,工作辛苦,远不如做出效率更有价值。看起来勤奋的“瞎忙”,不过是自欺欺人,没有意义。

她重新梳理自己的工作内容,不再耗费时间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也不再期待领导看到自己有多努力。状态松弛下来以后,她发现工作效率并没有打折扣,反倒还多了些时间可以学习充电。

渐渐地,她养成了给生活“留白”的习惯,每天至少有两个小时安静自处,看书思考。周末也会到近郊走走,放空身心,或者参加一些活动,了解行业动态。

步子放慢以后,目标反而看得更清楚,劲儿也知道往哪个方向使了。

这样坚持了一年多,在今年公司内部的一次竞聘中,做了充分准备的她,终于获得了理想中的职位,也逐步打开了新的朋友圈子。

有时候,慢即是快,少即是多。懂得留白的人生,后劲更足。

3

人际交往中,也需要“留白”。

之前公司里有位同事,特别“热心肠”,经常为大家代收快递;中午点餐时,组织大家一起“拼团”,换优惠券;平时哪里有打折消息,她总是能第一时间知晓,给大家分享。

但跟她接触久了的人,都会慢慢疏远她。因为有时候她过度的“关心”让人不堪其扰:煮了果茶分给同事,不管大家爱不爱喝,都得领情;她的孩子报了培训班,非得让别人也跟着去报,不管人家需不需要……

没有边界感,是为人处世的大忌。保持适当的距离,才是人与人交往的基本礼仪。

实际上,这种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

过年过节,总会碰上这些尴尬的“关怀”:这一年赚了多少钱?什么时候结婚?什么时候买房……

热衷于打探他人的生活,侵犯他人的心理边界而不自知,根本原因还是不懂得在人际关系中留白。把自己不当外人,这种“亲近”,往往是一种冒犯。

长久维系一段关系的根本,不是亲密无间,而是亲疏有度。

4

生活处处需要留白的智慧。

聪明的夫妻,懂得在婚姻关系里留白,给彼此一些私人空间,不会让亲密成为彼此的负担。只有相处不累,才能久处不厌。

有分寸感的父母,懂得在亲子关系里留白。他们会尊重孩子的人格心性,鼓励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而不是以“爱”之名,把自己与孩子的命运捆绑在一起。

有智慧的人,躬身做事,尽力而为,但求无愧于心,却不会求全责备,把自己和他人逼入死胡同里。

做人做事留有余地,生活才会张弛有度。

留白是人生最好的境界。将满不满,才是圆满。

作者简介:Amity,媒体公关人,教育创业者,10年公关品牌及创投职业生涯,求索路上常怀赤子之心,只写最接地气的成长干货。文章首发微信公众号:猫姐能量圈(tqq1214cat)。

编辑/王静

相关阅读
诗词丨待到繁华落尽时,人生当留一点白
诗词天地 2024-11-25
夜读|能成大事的人,都懂得放下
心灵鸡汤之励志正能量 2024-11-12
早读丨幸福的人生,一半清醒,一半湖涂
诗词天地 2024-06-16
夜读|打破藩篱,去拥抱更松弛的人生
帆书樊登讲书 2024-03-21
艺术|中国画无处不在的“留白”之美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21
夜读|试着放下,拥有更自由的人生
有书 2023-09-03
夜读|懂得用“灰度思维”看待问题
有书 2023-08-18
夜读|人生最重要的,是平静
念念沐心 2023-08-15
最新评论
180****6138
0
把平凡的生活过得有意思
01-18 22:36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