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琐碎日常,如何被她写成百年经典
天天精彩
2024-01-18
+ 关注

主题:译林版“简·奥斯丁文集”思享会

时间:2023年12月23日下午

地点:上海朵云书院·旗舰店

嘉宾:

于是 作家、文学翻译

肖一之 上海外国语大学教师、文学翻译、“跳岛”播客主播

王幸 侧耳团队成员、上海广播电视台《新闻坊》栏目主播

陈璇 侧耳团队成员、上海广播电视台双语主持人

关于阶层差异给人际关系带来的困境 “200年前她把这些已经说得够透彻了”

于是:2023年是《傲慢与偏见》出版210周年,译林出版社适时推出的新版“简·奥斯丁文集”将她一生六部长篇代表作悉数囊括,这套书中的每一本都值得说一下午。

2013年《傲慢与偏见》出版200周年庆的时候,英国人把10英镑面值纸钞上印的头像都换了——换成简·奥斯丁。被换掉的那一个猜是谁?达尔文。可见英国人对简·奥斯丁的喜爱和看重到达什么样的程度。

可能在座的每一位,在年轻时都读过奥斯丁,知道《傲慢与偏见》开篇那著名的第一句:“家产富裕的单身汉,准想娶个妻子,这是大家公认的必然之理。这点道理深入人心。”十几岁时,我是真的非常看不下去奥斯丁的书。我不知道在座有没有跟我一样的——你十几岁的时候想跟别人讨论比较务虚的问题、比较理想化的问题。那是你比较激情的时候,有人跟你说结婚需要多少钱、需要有多少考虑,那种时候你是听不下去的。

因为人在那个时间点常常受到误导,可能跟书里玛莉安的困境是一样的——她觉得结婚和恋爱一定是捆绑在一起的,结婚一定得是跟在文艺(比如音乐、阅读等)各方面都有共鸣的人,才可能推进下去。我当时一直困惑,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奥斯丁?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谈论钱的问题?

直到长大进入成人世界,目睹诸多朋友的婚姻历程,看到他们确实遭遇比如阶层、收入各种差异带来的困境,我再看奥斯丁,会觉得200年前她把这些已经说得够透彻了,也是从那个时候我才开始想,200多年前的英国和我们当下的中国社会,有哪些共通点。

肖一之:我跟大多数英文系的学生一样,本科的时候开始读奥斯丁。

到我当英语系老师的时候,《傲慢与偏见》开头那一句已经是我的噩梦了(笑)。太多学生一知半解就玩奥斯丁句式。他们也学不了别的,就学开头那一句话——It is 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that a single man in possession of a good fortune,must be in want of a wife。

原文有一个标准的对照结构,that a single man in possession of a good fortune,must be in want of a wife(有财富的男的缺的是一个老婆)。前面的半句如果看英文原文是反讽的语气。It is 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奥斯丁在这个地方是在讽刺。

但是一代又一代学生不知道奥斯丁是在讽刺。于是我就不停地在改作文的时候碰到学生,当他要宣布“这个世界上存在一个真理”的时候开始跟我说——“It is 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我只能不停地告诉他们,你先把书看完再来(说)。

我自己是做19世纪英国文学的。在英文世界里面,对奥斯丁的痴迷和热爱体现为他们是有一个词的,叫做Jane Austen industry。奥斯丁一个人就是一个产业——电影改编、出版、讨论一系列的活动都围绕这一个作家来展开。

这件事情其实是蛮神奇的。一个18世纪晚期、19世纪早期的女性,一辈子就写了这几本小说,她在世的时候也没有特别有名,她并没有从她自己的小说当中得到太多直接的经济回报。但就是这样一位女性,在差不多200多年以后,她的作品在全世界得到回响。

中国特别著名的奥斯丁研究学者黄梅老师,她有一个提法叫“奥斯丁问题”。其实就是刚刚于是老师提到的,在200多年以前,简·奥斯丁写了一些我们现在依旧要面对的,在现代社会条件下作为个人必然要选择的,你的个人意志和社会对你的期望之间可能发生的冲突。它们200多年后并没有发生什么本质上的变化,类似的问题依然困扰每一个人。

《曼斯菲尔德庄园》中的《马戛尔尼访华实录》从琐碎生活当中看到一个大时代

于是:今天又出了一版新的奥斯丁,拿起来翻一遍,会唤起一些新的问题。就我来讲,我会觉得看奥斯丁已经进入第二种读法——把它作为最为丰富的脚注。它可以为那个时代、那种文化,还有文化差异来做脚注。当你把它作为脚注文本去读的时候,里面除了婚姻恋爱之外的社会背景的部分,就会更加凸现出来。

比如今天要说的主题是“在琐碎的生活当中看到一个大时代”,大时代怎么反映在琐碎的生活当中呢?在《爱玛》中,男主人公有一个庄园,里面种了很多菠萝。年轻的时候看这段就过去了,没有意识到菠萝在当时英国、在当时的欧洲意味着什么。当你年纪大一点、当你有一个历史的时间轴去看,你会发现奥斯丁所生活的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年代,对英国殖民帝国的进程来讲处于什么样的阶段。菠萝这种明显带有殖民地风格的物件出现在小说里面,绝对不是偶然,它代表的是当时那一个农场阶层想要致富会采用新的手法,它跟殖民地经济的掠夺和扩张完全分不开。这样一些细节得再读的时候才会意识到。

还有像钢琴,我们通常觉得钢琴出现在欧洲人家中好像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你要想一想钢琴是什么时候开始生产的?它有大批量的生产才能进入家家户户。什么人家能够拥有钢琴,什么人家不能拥有钢琴,这显示了阶级的差异。《爱玛》当中的简,弹一手很好的钢琴,但她一开始没有钢琴,是私定终身的未婚夫给她送了一台钢琴,钢琴在小村子里引起非常多的谣言,诸如此类。这一类细节是我重读奥斯丁的时候会特别关注的。

肖一之:如果把简·奥斯丁和很多试图模仿她的所谓浪漫恋爱小说放在一起一比,你会发现有个特别重大的差别——奥斯丁的小说里有很多跟恋爱这条线没有关系的人物,她选择把他们放进去,结果是必然勾连出她那个时代的背景。

其实简·奥斯丁生活那个时代,看她的小说你可能不太看得出来,因为很多东西都被她藏在下面,那其实是欧洲历史特别刺激的一段时间——法国大革命之后到拿破仑战争差不多30年,整个欧洲的动荡都在各种延续中。其实这些内容在奥斯丁小说里也会出现。

我举一个最好玩的例子,不知道有没有人注意到过,在《曼斯菲尔德庄园》里面,女主人公范妮是寄居在别人家里的,在别人家也不太好做别的事情,她就看书。有一幕非常明确地告诉大家,范妮在读一个传记,她在读马戛尔尼访华之后回去写的访中实录。

马戛尔尼使团就是乾隆年间到访中国的第一个英国使团。如果你对这段历史有一定了解,会知道马戛尔尼使团访华时跟乾隆朝之间最大的分歧在什么地方——觐见的时候要不要下跪,单腿跪还是双腿跪。就是礼仪问题。

等你意识到这个连接之后,你再想一下这个小说。这个小说里有很大一个部分,是关于女主人公要不要坚持自己的意愿,要不要遵从自己家亲戚的逼迫。然后你会发现奥斯丁在这个地方用一个书的名字,做了这么一个非常明确的连接。

当时这个礼仪纷争的问题,我们是后来读到《访华实录》才知道。但是对当时的英国人来说,这个实录是马戛尔尼使团回去之后很快就读到的。这件拒绝下跪维持英国尊严的事情,当时的英国人他们都是知道的。所以它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文化背景,她就用这个文化背景来把这个人物的深度往上再拉了一层。

那些退役海军军官的婚恋问题 “小小做一勾连,就让她的文本更有深度”

肖一之:还有其他更多关于奥斯丁跟她时代的故事。比如刚才王幸老师提到的《劝导》(也是我最喜欢的一本简·奥斯丁)中,男主人公的身份有了重大区别。之前的小说里的达西和其他的男主人公,他们的身份都挺明确的——继承家产的士绅,甚至是上等贵族——当然奥斯丁没有写过特别上等的贵族,就是小贵族这样的一个阶级。但在《劝导》里头,最后值得嫁的对象换成了海军军官们。她有一段非常明确地说了,海军军官是特别可靠的,现在是英国国家的象征。

你现在再回去读的时候,会觉得有点问题——为什么在这个地方,突然在小说叙事当中她停下来了,她就没有讲故事了,开始花了将近一页的空间,狠狠地表扬了一把海军军官。你就想到底是为什么呢。然后如果你看一下简·奥斯丁的家族,会知道他们家有两个兄弟都在海军服役,而且后来都升到了英国海军不低的位置,是准将。英国海军中,你当了舰长之后,如果服役年限够了,会升到准将的地位,所以就是高级军官。她有一个弟弟,甚至还在处理公务的时候真的来过中国,来过广东。这是另外一个故事。

这些不停的、不同的历史记录,当你把它们都连到一起的时候,你会发现奥斯丁是用非常巧妙的手法,她没有直接把这种大场面丢到你面前,她就是小小地做一个勾连,就会让她的文本有更多更厚的深度。这也是跟同时代很多简单的恋爱故事相比,为什么奥斯丁会流传下来一个蛮重要的原因——她的文本是值得你一再回去看的。

于是:对。然后在那个时代,英国其实在扩张进程中也遭到很多阻碍的。比如说在美洲,他们其实已经在慢慢失去美洲殖民地了。中美洲的“安提瓜”这个地名就出现在了奥斯丁的小说里面——托马斯爵士从那边回来,是因为那边的庄园已经不行了。所以他回来之后,还要面临怎么样重振家园的问题,因为他原来的海外财源已经断了。诸如此类这些都是作为背景和细节出现在她的书里面的。

王幸:我也是看了奥斯丁的一个自传,奥斯丁其实在文本里面体现了很多她对海军的敬重,不单单是因为她家里有兄弟服役过。当时是拿破仑战争刚刚胜利没多久,大量的海军退役回来,包括她在《傲慢与偏见》里面说到什么地方是驻扎兵营最多的,可见当时应该有大量的海军退役之后无处安置。她一方面表示对他们的敬重,希望他们有一个好的归宿——我们看到《劝导》里而哈维尔舰长也是住在一个很偏僻的海滨小镇,有大量的海军军官无处安身,过着非常拮据的生活。

《劝导》不知道为什么最后也没有详细说安妮最后和温特沃思上校究竟住在哪里,他们过着什么样的生活。虽然温特沃思上校相对哈维上校经济宽裕一点,但是也说安妮非常忐忑,身为一个海军军官的妻子,还是担心他之后是否还要出海之类的。在《劝导》整个小说当中,弥漫着很浓郁的情感。

我看的电影《劝导》是2007年莎莉·霍金斯那个版本,我非常喜欢那个版本,因为一上来就把浓郁悲伤的情绪渲染得很好。我认为在奥斯丁的小说当中,《劝导》是情感最饱满的,一直弥漫着一种肝肠寸断,一步步回望自己的恋情、总是理性当中又很酸楚的感觉,直到最后男主那一封信突然写出来,让两个人的情感终于迸发。

简·奥斯丁的小说当中,信是非常关键的一个情节节点。达西先生被拒婚之后是用一封长长的信解释自己;温特沃思最后也是用一封信再次明确心意,让安妮重新燃起爱的希望,重新无所畏惧地接受他的感情。包括弗兰克写给爱玛的信。温特沃思那封信让我感觉这个男主非常的可爱,有多少男性被爱的人伤害之后还能勇敢地提起往事,还能勇敢地恳求对方对自己珍重起来?这是非常难得的。情真意切,虽然不长,没有达西先生的长。

奥斯丁小说里的男主都很直男,表达起来相当不含糊,包括达西先生一旦确定了和伊丽莎白的关系,也是满口蜜语甜言,一点也不高冷的感觉。

她笔下每一个女性都在追问 我们可不可以过得更好一些

王幸:感觉奥斯丁对她笔下的男主人公颇多偏爱。这些男性虽然都有过错误,但她都会给他们解释的机会——温特沃思、达西,包括《诺桑觉寺》的亨利也是,莫兰一个人独自回家之后,他赶到她家,也是做了解释。简·奥斯丁还是给予男性很多机会,并善意地维护他们的形象,体现出一个非常成熟的女性的心智。

于是:刚刚你们在说《劝导》的时候,都没有提到有一个配角,她在村子里认识很多海军舰长夫人。其中有一位夫人是很少有的跟舰长一样是出海的,她随着丈夫和舰队去到很多地方。你们能够想到的英国舰队能够去的地方,她都去过,五湖四海。她很骄傲地说去过北美洲或者非洲等等。女主人公是很羡慕她的,有一个赞美和期待的表态。

这在故事情节当中是非常小的一个桥段,但是很重要。因为它能够表现出来,像奥斯丁这样一个女作家对于女性生活的一种期待、她的评价是什么样的。虽然我们都知道奥斯丁是在几个小镇上度过了自己人生的42个年头。关于她写小说的传说是,她都是在客厅里面偷偷地在小纸片上写,哥哥进来了,她都要躲起来。这些颇被大家津津乐道。

但有很多我们之前看不到,反而是我们隔了200年应该追问的事情,这是我们要重读奥斯丁第三种的面向,就是所谓女性的面向。

王幸:《劝导》是奥斯丁最后一本小说,您刚刚说到女性对于新生活或者新人物的渴望,那是不是《劝导》也能够被看做是简·奥斯丁的一个突破之作呢?她在这里面寄托了女性想要冲破原来固有的人际关系、生活舒适圈,渴望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无论出海也好,嫁给非贵族统治阶级也好。是不是有这样一个寄托在里面?

于是:我不能代奥斯丁女士来回答这个问题。但是我猜这些都是她当时在思考的问题。因为我们从她最早的作品,从六本小说女主人公的线索来看,里面没有哪一个女主人公是特别乖顺、“我要服从于这样一个体系”来生活的。她每一个女性的形象都在追问,我们可不可以过得更好一些,让我们的婚姻变得更好更幸福一些。

教育、工作、婚姻,这些都是奥斯丁笔下这些女性人物所面临的问题。奥斯丁的女主人公并不是要臣服于原来体制的那一型,里面出现的很多女配角,也都是女性要独立自主的思潮当中才会出现的人物。但她没有给她们一个理论的标签,这是她高明的地方,也是作为小说家本分的地方。

比如《爱玛》中很会弹钢琴的简,她出身也不好,像《曼斯菲尔德庄园》里面的姑娘一样被送到别人家里养大,受到相对来讲富裕家庭的教育。当亨利追求她到一半,她看到亨利貌似有点花花公子的样子,这个时候简的态度是非常坚定的,她说我宁可去征聘当女教师,我可以自己养自己。当时她的态度是很刚的,是正面硬刚的。在其后的曲折中,可以看到女性当时是有选择的。

我觉得奥斯丁能够流传到现在被大家记得,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她在处理这些事情的时候分寸拿捏得非常好。篇幅的分寸、人与人之间打交道的分寸,还有“阴阳怪气”——这个“阴阳怪气”很重要,可以让两方面的人都没有觉得她很过激。经由以上各种不同层次分寸的把握,才使得奥斯丁的书更能留存久远。

某种程度来讲,我觉得可以把奥斯丁的小说看做是女性成长小说。

奥斯丁一生未婚,为我们留下六部传世经典。她既敢于直面命运的安排、在那个只能看到轨道的年代里选择走进旷野,又愿意拥抱平凡的日常,把琐碎的日子过得充实又具体。如果她在我们这个时代,一定是我们身边活得尽兴淋漓的那个人。有这样的人在,我们会觉得生命非常美好,日子很有意思。

盼望更多的读者走进简奥斯丁和她笔下的世界,去拥抱、热爱具体的生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