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片大单“拦不住”价格下跌 业绩刺激下企业扩产火热 供给过剩隐忧浮现|行业观察
财联社 2023-06-15 11:11

光伏硅片市场目前呈现较为分裂的趋势,一方面是大部分企业订单仍然旺盛,日前高测股份(688556.SH)、华民股份(300345.SZ)等公司相继披露签订硅片加工或销售大单;另一方面则是硅片价格已经连续3个月陷入下跌,硅片龙头隆基绿能(601012.SH)、TCL中环(002129.SZ)均下调硅片产品报价。

业内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表示,本轮硅片价格加速下行,主要是受供过于求的影响,部分硅片企业开始降价抛售,不乏低价甩卖现象。值得关注的是,不少公司认为,由于硅片降价,反而会对销售业绩形成刺激。在这样的背景下,行业内仍然在大幅扩建产能,不排除在市场过热和竞争加剧的情形下,硅片市场进一步价格下探的可能。

新晋企业订单旺盛 加工价格相对稳定

高测股份于2021年开始布局硅片切割加工服务领域,2022年报显示,该板块营收已达9.29亿元,同比增长778.15%。今年公司依然销售旺盛,继一季度披露多项订单情况后,日前公司再度发布公告,与安徽英发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约定英发睿能在宜宾投建20GW拉晶产能所生产的单晶硅棒,全部委托宜宾高测进行代工切片。

据悉,本次框架协议有效期为1年,将在合同期满前三个月逐年签订。高测股份表示,前述协议仅为框架合作,具体执行事项将以双方签订的具体协议为准,对各年度的业绩影响尚存在不确定性。

高测股份公司人士向财联社记者称,公司各切片基地均保持满产状态,目前在手订单充足,且有新客户不断导入。

对于近期硅片价格下跌对于相关业务的影响,公司人士介绍,公司硅片切割加工服务业务的收入主要由代工费、剩余片销售收入及硅泥等废料收入三部分构成,其中硅泥等废料占比很小。短期来看,硅片价格下降对公司剩余片的销售收入会有一定影响,但对公司硅片切割加工服务业务盈利水平影响比较有限,目前公司硅片切割加工服务硅片价格保持稳定。

华民股份于去年9月通过收购鸿新新能,跨界转型光伏赛道。在跨界新能源领域数月后,华民股份就宣布收获大额订单。今年5月底,该公司再次斩获大额订单。

根据华民股份发布公告,控股子公司鸿新新能源与客户A达成单晶硅片销售框架合同,约定自2023年5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间,向后者供应单晶硅片1.08亿片。根据测算,前述采购合同金额预计将达5亿元,超过华民股份2022年主营业务收入的100%。

财联社记者关注到,近期披露签订高额订单的企业,大多是近年较新进入硅片环节的。而作为硅片环节最大的两家龙头企业,隆基绿能、TCL中环的硅片产出大多已被长单锁定。尽管硅片降价的趋势从年初就较为显著,但企业的业绩表现也十分亮眼,隆基绿能、TCL中环均在今年一季度实现营收与净利润的同比30%以上增幅。

硅片供过于求 报价比上月降幅达30%

硅片市场销售保持稳定,但财联社记者关注到,近期硅片价格仍然在扩大跌幅。据硅业分会,本周N型单晶硅片(182 mm /130μm)成交均价为3.55元/片,周环比降幅11.03%;M10单晶硅片(182 mm /150μm)成交均价为3.37元/片,周环比降幅为12.47%。根据统计,硅片已经连续3个月陷入下跌。

作为行业风向标,隆基绿能与TCL中环相继宣布硅片产品降价。本月,TCL中环(002129.SZ)公布单晶硅片最新价格,最大降幅达到 24%。在数日前,隆基绿能公示单晶硅片最新价格,与其上月报价相比,两种规格的硅片降幅达30%。

硅业分会认为,硅片价格扩大跌幅,主要原因是供过于求。具体来看,本周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使得硅片成本快速降低,随着三季度多数老玩家的新产能投产和少量新玩家的投产,供过于求的预期使得本就脆弱的市场加速下行。供给方面,目前一线企业开工率暂时并未调整,但部分专业化企业大幅下调开工率,6月硅片产出在45-47GW之间。

上海有色网分析师史真伟也向财联社记者表示,价格下跌的根本原因是供应过剩,“主要是前期硅片企业在利润充足背景下,硅片企业开足马力生产,致使硅片库存持续累增至高位导致。”

据其了解到,5月硅片库存顶峰时期一度高达18-19亿片,同时由于硅片剥夺行业较大利润导致电池片成本压力颇大,在下游企业压价以及库存压力下,硅片企业开始降价抛售,部分二三线企业甚至率先主动降价,硅片市场价格随即“崩塌”。

“不过,随着后期多家硅片企业开始减产降负,市场整体库存已经降至14亿片之下。此外,随着硅片价格不断走跌,已经触及部分厂家成本线,部分厂家对硅片尤其210mm尺寸已有挺价心态。因此三季度硅片虽然随着硅料价格走跌仍有下行空间,但其降幅预计将减缓,其利润情况后期有望得到改善。”史真伟称。

中上游进一步扩产 或加剧产能失衡

值得关注的是,不少企业认为,硅片降价会对销售业绩形成刺激。例如,金博股份(688598.SH)6月13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硅片降价刺激终端需求,利好公司热场销售。

和邦生物(603077.SH)6月9日也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硅片价格下降是基于硅料价格下降所致。作为光伏产业链的一环,硅片属于加工制造行业。当前的实际市场状况是,硅料价格下降,反而导致了行业的繁荣,下游装机意愿提升,硅片、电池片、组件市场均产销两旺。

此外,光伏领域市场需求增加,也带动了其他周边企业的相关订单情况,中大力德表示,随着光伏领域市场需求的增加,近期公司相关产品订单有所增加。

而受硅料与硅片价格持续回落刺激,导致终端装机需求快速释放,不少企业选择进一步扩产。据财联社记者统计,在5月以来,有10余家上市公司发布了百亿元级规模投资项目。

具体到各企业来看,6月9日,双良节能的新能源产业一期项目在江阴临港经济开发区正式开工。该项目总投资超百亿元。其中,一期的双鹏新能源25GW大尺寸光伏硅片项目已在日前举行开工仪式,由双良集团与江苏新霖飞集团共同投资25亿元,计划今年年底前完成厂房建设和设备安装调试,2024年春节后正式投产,达产后将形成百亿元销售规模。

6月6日,硅料+电池龙头通威股份发布公告称,拟在成都市双流区投资建设年产25GW太阳能电池暨20GW光伏组件项目达成合作。预计固定资产投资105亿元。项目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为年产25GW电池项目,预计固定资产投资75亿元;二期为年产20GW组件项目,预计固定资产投资30亿元。

另外,聆达股份、棒杰股份等公司也在5月底,发布近百亿元的高效电池片与硅片切片项目。高测股份董事会也审议通过投建一期25GW光伏大硅片项目,并在当地设立全资子公司宜宾高测作为项目实施主体。

对于光伏企业尤其是中上游环节大幅扩产的情况,有专业人士也表达了隐忧。

研究员陈佳向财联社记者表示,硅片对于光伏产业链的产能一直具有决定性作用,前期产业链供需失衡,发展严重依赖硅片供给量,导致整个行业利润向硅片等上游产业链集中,更引发了大量中下游新能源企业采取主动的垂直一体化战略,进行并购以压低硅片供给成本。这种一窝蜂扎堆儿抢购硅片供应源头的做法,其结果是一方面进一步推高了硅片价格的波动性,近期硅片价格暴跌就是印证;另一方面则是大量企业战略同质化导致行业创新度不足,市场迅速饱和,进一步加剧了产能失衡,从短期供给严重不足迅速掉头为供给短期过剩。

“硅片等要素市场的长期供需必须回归平衡线,才是整个市场价格趋于稳定的基石。”他认为,企业一定要综合考虑技术进步与市场接受度,做好人力资本和技术研发储备,不一味求大但只求最强,才能在日新月异的技术和市场变革中处于不败之地,避免市场产能周期性波动的陷阱。

编辑/范辉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