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快评 | 高考前最后一课饱含教育的情感与温度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6-06 16:03

进入6月的第一周,许多高三学子也迎来了高考前的“最后一课”。他们聆听了老师的最后一次教诲,进行了最后一次集体活动,领取了最后一份礼物,进行了最后一次“表白”,也接受了老师的最后一次“道歉”。近日,在深圳高级中学高三(9)班的最后一节班会课上,班主任张静郑重其事地给大家“道歉”。(6月6日《南方都市报》)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高考前最后一课”频频刷屏。完成每一位同学的小心愿、精心准备篮球鞋、洗面奶、墨镜、滑板等礼品,“自费给全班买毕业礼物”见证了吉林松原一位班主任对学生们的厚爱与深情;山东青岛一中一个班级的同学们,齐声对着班主任老师喊:“妈,您辛苦了!”……和其他课堂不同,“高考前最后一课”很多时候就是一种情感表达,师生们隐伏的累计的认同和情感通过一个特殊的场域呈现出来。

教育分层关系社会流动,高考直接影响教育分层。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为了“更上一层楼”,学生们竭尽全力、老师们不遗余力。高考不仅是与别人的比拼,也是考生和自己的较劲;为了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原本参差不齐、千姿百态的学生们身不由己、欲罢不能地参与到教育竞争中。“高考前最后一课”说到底也是一个进行补偿的契机,为师生们的精神诉求和情感需要找到了一个出口。

三年的朝夕相处,师生之间、同学之间难免会在交往和互动的过程中发生摩擦,产生不好的情绪。面对调皮和不听话的学生,老师们难免会生气;针对学习成绩不够理想,老师们自然也会“恨铁不成钢”;同学之间也会闹不愉快,也会心存芥蒂;“高考前最后一课”提供了一个敞开心扉的渠道,让大家有机会说出心里话。

虽然“高考前最后一课”基本上都不会讲授知识,但也同样不乏育人路径。“上的大学越好,将来的工作越好”,高考固然给考生提供了改变命运的机会,却并非决定性因素。即使考上好大学,也并不意味着一劳永逸、坐享其成;即使高考成绩不够理想,也并不意味着考生的人生注定黯淡无光。

在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的当下,渴望通过高考来立竿见影地改变生存生态,难免会事与愿违。哪怕考入了好大学,考生也要自强不息、坚韧不拔来丰富和提高自己,不断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素质。与此同时,在价值实现渠道越来越多样化的当下,即使高考成绩不尽如人意,考生也可以找到其他契合自身的赛道,同样有机会跑出好成绩。只要找准方向,只要足够努力坚持,所谓的高考失利者同样可以“逆袭”。

高考承载着公众对社会流动的渴望与希冀,“高考前最后一课”饱含教育的深情与温暖。高考固然有坚硬现实的一面,有温度和情感的教育却可以让考生们更加笃定、从容地面对高考乃至今后的人生道路。

文/杨朝清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