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有些地方你去了只想逃离,有些只想长厮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5-30 13:00

这是我的双脚第一次踩在喀什的土地上,但我却称之为故地重游。

在白天和夜晚的梦里,在众多文字的描述里,我已经来过了无数次。而每一次都会有新的启示与发现,从未厌倦。

公元前128年,时年36岁,被扣押整整十载,已成家生子的张骞从匈奴人手中逃了出来,随后他比几个世纪后的一位僧人更早地经历了穿越沙漠与戈壁的死亡之旅。他和他的随从看到了一个繁华的城市,店铺鳞次栉比,路上车水马龙。那是怎么样的一幕?桃花源、海市蜃楼,真切地出现在张骞的眼前。他在竹简上写下:有市列,王治疏勒城。疏勒城,也就是今天我踩的这片被称为喀什的地方。而竹简上的几个字是关于喀什历史最早的记载。

在随后的几百上千年,喀什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地方,它威严、端庄、优雅地经历着自己的盛世年华。

在飞往乌鲁木齐的航班上,我的脑海中混乱地浮现以上这些碎片,我企图把它们粘合在一起,拼凑出一个辉煌的时代。

后排的孩子已经哭闹了两个小时,而飞机才飞行了一半的旅途。凌晨的12点,舷窗外一片黑寂,我什么也看不到。

我将尽量避而不谈任何商业古镇所有的一切。我要谈的是别的。

张骞回到大汉,对天子口述西域见闻,让我想起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中马可·波罗向忽必烈汗讲述远方的故事。我不知道历史上到过喀什的马可·波罗对喀什是什么印象,我只知道,卡尔维诺虚构了一座座城池的故事,而张骞与他不同,张骞真的对皇帝口述过。

今天是在喀什的第三天,我作为一个游客,贪婪呼吸着这里的空气。闭上眼睛感受这塞外的风、阳光和味道。一个人悠悠闲闲走走停停,当然,也只能是浮光掠影,隔着一道道门和一堵堵墙。即使我走街串巷已经颇为熟悉古城路线时,他们的生活与他们的语言一样对我而言是陌生。

昨天晚上我出去觅食,恰好偶遇古城西门处的小学放学。一队学生出来正大声背诵着古诗“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勾起我这个前小学语文老师的回忆,我便坐在路边随处可见的秋千上看放学的孩子。和任何地方的孩子一样,孩子们马上开始玩起来。我看到一个维族小女孩给另一个女孩喂雪糕,心快要化掉,她们俩太可爱漂亮了。

一个小男孩坐在了我的身边,几分钟后我问他几年级,他一笑,两颗门牙刚掉过,说“一年级”。于是我们闲聊起来,他问我有几个孩子,我让他猜,他说两个,我问为什么猜两个,他说他们家里是两个,他和姐姐,他每天放学坐在这里等姐姐放学。

我前天晚上也是坐在古城路边的秋千上看一帮小男孩玩。他们在扔一个像糖一样的东西,扔在地上,走过去用脚踢一下,不小心踢在我的秋千下,突然砰一声,哦,原来是摔炮,一看我这里是风水宝地,又踢过来两个,我也站起来踢给他们。我们玩得很开心,一个很漂亮的小姑娘跑过来,我假装很害怕,她马上跑到男孩面前说了一串,其间还不停指指我,我忙解释,是开玩笑的,一个男孩子跑过来大声说“对不起”。我大声说“没关系,我不怕”。

我晃悠进了一个蛋糕店,啊,那个漂亮的小姑娘是店老板娘的女儿,她的嘴唇上此时是一圈儿奶油。我买了糕点,征得她妈妈的同意,拉着她拍了张合影。

这里是喀什,千年之前这里就在接待四方来客了,他们什么样的人没有包容过,接纳过,我们这些拿着照相机、自拍杆,戴着牛仔帽、草帽、鸭舌帽,叼着烟斗留着小胡子、穿着短裤、长裙、背着登山包之类种种人物,又算得了什么?

我没有刻意去“打卡”网红地点。我来的目的就是把想象中的喀什切身感受一下,我感受到了,而且非常不舍。有些地方你去了只想逃离,有些地方你到了只想长厮守,喀什是后者。

喀什的女性都很美,成年的她们打扮精致,衣着时髦,喜欢穿高跟鞋,婀娜妩媚。我今天上午看到古城小巷里一位老奶奶穿着一条彩色亮片连衣裙,好感动,这样的地方配得上这样灿烂夺目的裙子。

既然是浮光掠影,就写这么多吧,毕竟依然身在此山中,离开这个地方才会有更多的感受。

明天租了一辆车,自驾去塔什库尔干县。颇为期待。

文/大静静大

编辑/韩世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