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保监会刘昇:保险机构与其产品营销上做多费用 不如在健康管理上做好风险减量服务
财联社 2023-04-23 11:11

近日,由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联合长城人寿、益普索(中国)咨询等单位共同完成的《中国家庭风险保障体系白皮书(2023)》发布。

银保监会人身险部副主任刘昇在发布会上表示,从保险的起源看,保险的发生与发展离不开对风险的认识、认知、评估与应对,基于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的逻辑,形成的保险方案是保险业回归保障本源,实现人民性的必由之路。

家庭风险保障体系建设要以保障属性为基础,紧密依托科技创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与其产品推广上做多营销费用,不如在健康管理上做好风险减量服务,有效实现家庭保障财务安排,服务资源和风险管理的统一。

基于风险识别、评估、应对的逻辑,保险供给才能直达并满足客户需求

刘昇指出:“从保险的起源看,保险的发生与发展离不开对风险的认识、认知、评估与应对”。

七普数据显示,到2020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18.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13.5%。在刘昇看来,随着我国人口增长放缓,出生率走低,人口老龄化、养老社会化、家庭小型化和空巢化这些趋势渐次出现,以家庭为单位出现的风险识别评估恰逢其时。

刘昇表示:“从个人角度看,我现在的状况是上有老、下有小,生老病死,子女教育、养老规划都是我不可回避的话题。通俗来说,我正在应对中年危机,危机就是面向不确定性,也就是风险,就需要更加精准的识别自身的风险,只有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评估,找到有效的保险产品予以应对,这就是我自己对自身风险的一种认知,对我自身保险需求的一种认知。”

总的来说,一方面,保险的消费者要认真审视自身的真实的保险需求;另一方面保险公司要分析了解客户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保险产品和服务,这样才能使保险的供给直达、并满足客户的真实需求,形成的保险方案才是保障性的、长期性的、持续性的、稳定性的,也必然是具有严密性的。

只有基于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的逻辑,形成的保险方案是保险业回归保障本源,实现人民性的必由之路。

家庭风险保障体系建设要以保障属性为基础,从营销驱动向服务驱动转型

刘昇还指出:“对于保险业来说,风险保障始终是最基础、最重要的功能,是保险区别于其他金融行业最根本的特征。”

在他看来,保险业作为金融业、服务业,也是风险管理专业机构,这就要求家庭的风险保障体系建设,要以保障属性为基础,有效实现财务安排,服务资源和风险管理的统一。

首先,在保障属性方面,保险公司应精准识别家庭面临的主要风险,针对性的提供保障,以确保在发生重大事故时,保险赔付能够有效地覆盖或分担风险,化解所需要的资金支出,切实增强家庭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其次,在财务安排上,保险公司可以提供有利于终身财务安全的解决方案,通过科学的机制和专业的技术,帮助家庭合理安排资金,稳健积累并有序分配家庭财富,建立起与家庭成员生命周期相适应的财务需求、风险保障需求,有效进行平滑机制安排。

目前,保险业正在探索“保险+健康”、“保险+养老”等一系列的生态建设,但刘昇认为,对服务的重视,不应当是销售驱动逻辑,保险公司应真正以实际行动,回应保险消费者在健康、养老方面的真实需求,以工匠精神久久为功,形成长期可持续性、专业性的服务能力。

最后,风险管理就是要依托专业服务,从而使被保险人面对的风险有效降低,这与保险服务密相关。

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风险减量管理服务降本增效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两个家庭,家庭的风险保障有其共性特征,但差异化的服务可遇不可求。

刘昇强调:“健全家庭风险保障体系,强化保险服务功能,保险科技创新是核心,可以通过风险减量管理降本增效。”

一方面,科技创新可以降本惠民。科技创新不仅可以直接降低传统销售的渠道成本,还可以通过风险减量管理,有效降低风险成本,也就是利用刚才说的更加专业和先进的科技手段,通过主动接触客户进行健康医疗长寿风险管理,以实现社会风险总量的减少,为社会创造价值。

据国内一项长期护理保险与医养结合产业耦合协调发展的研究显示,通过接受正规的健康管理护理服务,可以减轻家庭负担,包括费用和时间,降低住院风险。数据显示,可以降低医疗费用总额在15%以上。

刘昇举例,美国的PACE模式是一个针对老年人的医疗护理的就医项目,它成功地将老年人的短期医疗与长期照顾结合起来,使高龄患病老人能够更长时间的在社区生活。

据统计,这个项目群体平均的住院天数按照1000人计算只需要539天,显著低于非PACE群体的962天水平,这样的话医疗费用也会大幅降低。

另一方面,便利化的服务需要科技创新。通过数据互联互通可以提供线上投保、查询、保单理赔保全、保单增值服务等全过程,对通俗易懂、操作简单的便捷产品,家庭成员在手机端即可完成绝大部分保单的全链条操作,真正通过最后一公里做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此外,科技创新还可以开展更为便捷的保险教育活动,传播正确的保险文化,提升家庭的保险意识,形成科学理性的保险理念,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强化消费者教育,最终可以降低逆选择风险和道德风险。

编辑/范辉

相关阅读
拓展“风险减量服务” 头部险企构建新商业模式
经济参考报 2023-11-15
银保监会:财险业要积极协助投保企业开展风险减量工作
澎湃新闻 2023-01-30
银保监会:鼓励保险机构探索面向老年人、有辅助生殖需求人群等的保险服务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5-13
银保监会出台银行保险机构信息科技外包风险监管办法
新华社 2022-02-06
银保监会:银行保险机构不得将信息科技管理责任、网络安全主体责任外包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1-21
银保监会发布《银行保险机构信息科技外包风险监管办法》
中国证券网 2022-01-21
银保监会规范银行保险机构关联交易 重点防范向股东及其关联方进行利益输送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1-14
银保监会披露保险业成绩单:连续四年居全球第二
中国证券报 2022-01-1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