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022年养老消费调查项目研究报告》。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报告发现,老人居家养老需求重在家政清洁、餐饮、老年饭桌等“日常所需”。机构养老需求重在“医养结合”,特殊护理用品、辅助用品需求增加。低龄老年人消费更具活力,升级型消费需求明显,高龄老人养老亟需加大支持力度。整体而言,老年人消费环境仍需“适老化”提升。
中消协此次调查覆盖东部、中部、西部地区,选择在老龄化程度较高、养老机构众多的10个城市开展,调查涵盖两个方向:面向养老消费需求端,面向养老消费供给端。
面向养老消费需求端,调查显示,家政、清洁(24.6%),餐饮、老年饭桌(23.4%),社会交往(23.4%)是居家养老更需要的服务内容,其中8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还更需要康复护理和日间照料服务。但老人需求转化为实际消费行为的比例较低,购买过家政清洁等日常照料服务的受访者占比27.84%,慢性病诊疗及康复护理等医疗服务的购买者占比22.48%,购买过餐饮服务、老年饭桌等服务的占比20.59%。
近四成老年消费者对相关服务的认同感不高,价格不透明(29.3%)、泄露过多个人信息(25.2%)、遭遇其他亲情销售(23.1%)为主要槽点。
机构养老的需求重在“医养结合”,服务性价比更受关注。超过四成消费者认为养老机构收费合理性一般,对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满意度为62.03%。遇到的主要服务问题包括食品安全事故(26.58%),随意增加或调整费用(26.16%),摔倒等人身安全事故(24.47%)。机构养老的老人对翻身机(28.3%)、按摩椅(27.8%)、助卧助浴(18.1%)和特殊用品(16.5%)需求度更高。失能老人对特殊用品(成人尿不湿、护理品)的需求度最大。
此外,低龄老人升级型消费需求明显,专用食品受老人认可。身心和观念影响老年人的消费选择和消费过程。消费环境需更加“适老”,老年人维权意识有待加强。
调查也显示,60.91%的老年消费者遇到过打“亲情牌”进行营销的情况。老年人遇到最常见的消费问题包括故意夸大质量(62.88%)、虚假折扣优惠(54.74%)、商品或服务质量差以次充好(53.06%)、价格不透明(49.60%)等。当遇到消费纠纷时,41.99%的老人找商家或购物平台理论,26.25%的老人打电话向消费者协会等机构投诉,19.99%的老人自认倒霉,表明老年人在消费维权方面仍缺乏必要的引导与帮助。
面向养老服务供给端,调查显示,居家、社区、机构养老融合发展,服务标准体系尚待完善;助老设施和产品供给不足,人性化程度尚待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较受欢迎,政策红利助推服务惠民;老年用品购物渠道受限,便捷化程度仍需提升;高龄人群刚需凸显,政策支持力度仍需加强。
依据此次调查结果,中消协提出进一步改善养老消费环境的5条建议:开展老年用品与涉老服务质量专项提升行动;加大高龄老人养老服务供给支持力度;畅通老年消费渠道,构建老年消费便利圈;依托养老服务智慧化和科技化,推动养老服务与其他行业融合发展,推动科技助老,营造“适老”消费环境;通过加强养老消费安全宣传教育,强化重点领域养老消费维权,改善老年消费维权环境。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含信息网络传播权)归属北京青年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鑫
编辑/樊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