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产油国联盟的超预期减产拉高油价,压力来到美国这边
澎湃新闻 2023-04-04 17:10

时隔仅半年再次扩大减产,以沙特阿拉伯为首的石油输出国组织及其盟友(下称OPEC+)向市场发出了明确信号:该联盟不会袖手旁观,眼睁睁看着油市因负面情绪而走向失控。

维也纳时间4月3日召开的OPEC+联合部长级监督委员会(JMMC)会后公报称,注意到沙特、伊拉克等8个国家的自愿产量调整行为及俄罗斯延长减产,上述国家的额外自愿减产总量达到166万桶/日,“这是一项预防性举措,旨在支持石油市场的稳定”。这一说法与沙特能源部、伊拉克石油部的解释一致,即自愿减产是未雨绸缪之举。

超预期减产符合OPEC+先发制人的思路,直接结果是国际油价创下近一年最大涨幅。相较于去年秋天的严词“警告”,美国此番对于产油国联盟突然减产的态度要缓和得多,但将面临两难选择。

多位业内人士对澎湃新闻分析称,OPEC+意外宣布自愿减产将导致市场供应收紧,或给全球带来新的通胀压力。油价上行后,不排除美国推出收紧货币政策等措施,美联储再次来到十字路口。

自发减产突袭,为什么是现在?实际影响有多大?

周一开盘后,国际原油期货价格跳涨近8%,盘中窄幅盘整,两油均以超过6%的日内涨幅收盘。截至发稿涨势仍在延续,WTI站稳80美元关口,布伦特原油突破85美元/桶。

油价的久违大涨是周日多个OPEC+产油国突发自愿减产声明所致。去年至今,OPEC+的挺价意愿尤为强烈。客观上,俄罗斯受西方制裁后产量下滑、美国释放天量战略石油储备,叠加市场供需紧平衡,令沙特等核心产油大国的主动权和定价权进一步得以加强。长期以来,OPEC+内部并非铁板一块,也曾因各类分歧导致关系撕裂,但在共同的挑战和目标面前,该联盟正在积极减缓内部矛盾。

此次自愿减产是在2022年10月OPEC和非OPEC部长级会议减产框架下的补充(除了俄罗斯的减产基准为其2023年2月的产量)。彼时,OPEC+宣布减产200万桶/日,加上此次自愿减产,OPEC+名义上的减产规模约达全球石油日产量的3.6%。

实际的减产幅度要稍小一些。

由于俄罗斯受制裁以及许多成员国的技术问题和投资不足拖累,OPEC+的实际产量已经低于配额。参考上一轮减产执行情况,主要考量沙特、阿联酋、科威特、伊拉克加上俄罗斯这五个具备减产余量及履行能力的国家。大致估算,从今年5月起,OPEC+的实际产量环比今年2月将减少150万桶/日。与这个月相比,5月起将有100万桶/日从供应端被抹去。

综合不同机构观点,此举将扭转二季度及之后的油市基本面。更直接点说,二季度相对宽松的供需关系将提前结束。尽管实际减产幅度没有名义上的大,但市场情绪放大了对油市的提振作用。

产油国联合宣布自愿减产的时间点较为微妙。一方面,正值JMMC会议召开前夕,根据多位OPEC+代表表态,市场预期该会议不太可能调整产量政策。另一方面,在美欧银行危机拖累布伦特油价大跌至70美元/桶之际,OPEC+按兵不动。反而在油价回升至80美元/桶时,一连串自愿减产突至。

金联创原油分析师奚佳蕊对澎湃新闻分析称,OPEC+之所以自愿加大减产,是基于多方面考虑。其一,3月上旬爆发的欧美银行业危机,令原油价格在短时间内急速大幅下挫,使得OPEC+原有的减产保价政策失去作用,故而加大减产幅度。第二,有市场消息称,由于美国政府上周否决了近期收储战略油储的传言,令沙特感到不满。美沙之间再生嫌隙,且两国对于油价所持的态度截然相反,美国致力于降低油价稳定经济,而沙特则希望推高油价提高收入。此外,受益于国际油价的高位运行,产油国及石油企业在2022年及今年一季度的利润均刷新高,在高利润的驱使下,产油国再次加大减产幅度也就不足为奇了。

另有市场观点认为,产油国之所以未在3月初金融风险蔓延时立刻宣布减产,主要是考虑到当时的油价下跌并非基本面因素所致。此外当时市场主要交易金融风险,对基本面因素关注不足,宣布减产支撑力度可能大打折扣。当前欧美金融风险逐步化解,市场重新进入基本面交易,减产对供应端的支撑能够被更好计价。

减产深化的效果立竿见影,已有多家国际投行调高了对油价的预期。

奚佳蕊对澎湃新闻表示,今年对于全球原油市场来说,利好因素显然多于利空因素。

具体而言,从供应上看,OPEC+主动加码减产势必会令原油供应量进一步缩水,且加码减产的消息对于原油市场的心理提振作用也很大。从需求上来说,随着中国调整疫情防控政策,由此带来的对于经济复苏及原油需求回暖的预期日益高涨。“由此将令原油市场呈现出供不应求的格局,从而推升油价走高。如果不出其他意外情况的话,可以说当前的原油价格在年内处于低位水平,后期还会有很大的上涨空间,并不排除冲击90美元/桶的可能。”

打压油价,美国手中还有哪几张牌

相比于去年10月面对类似情形时的震怒,这一次,美国对于主要产油国扩大减产的姿态,有了明显的变化。

减产行动引发市场“地震”之后,美国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柯比对外媒表示,美国周日在产油国官宣减产之前已收到通知,拜登政府告诉沙特官员,不同意后者突然削减石油产量的决定。“考虑到市场的不确定性,我们认为目前减产是不明智的。”柯比说。当被问及减产与美国推迟补库的关联时,他表示甚至不得而知沙特等国为什么做此决定,“我们不知道。而且我不会尝试去猜测。”他同时称,“我们并不总是同意沙特所做或所说的一切,他们也一样,但这并不能消除我们之间作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事实。”

外界将此解读为白宫官员在谴责减产与不进一步恶化美沙关系之间寻求平衡。

晚些时候,美国财长耶伦指责OPEC+减产是“非建设性行为”,将给全球经济带来更多不确定性,并使抗击通胀变得复杂化。

白宫还表示,美国将与油气生产商以及消费者合作,重点关注美国汽油价格。

值得注意的是,产油国扩大减产开始执行的时间恰逢美国进一步释放2600万桶战略石油储备及美国夏季驾驶季节开始之前。

动用战略储备石油,是拜登政府为数不多的可以快速实施的油市干预选项。美国战略石油储备制度建立于上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后,是其应对石油供应中断的第一道防线,也是美国能源保障政策的基石之一。由美国联邦政府拥有的紧急石油储备,存放于德克萨斯州和路易斯安那州四个基地的地下盐穴中。

但在去年春季开始的史上最大规模释储计划执行之后,当前美国战略石油储备已降至近40年来最低,进一步释储对冲减产的空间很小。再加上拜登政府上台以来美国重返“巴黎协定”、奉行“清洁能源”执政理念,美国页岩油企业缺乏扩产能增产动机,国内增产乏力。

有观点认为,从OPEC+立场来说,正是瞄准了美国原油产量恢复缓慢、美国战略原油储备处于历史最低位、俄罗斯供给减少加剧全球供应不足的综合背景,目前是一个主动出击、维护价格的有利机会窗口。

中信期货研究所分析师桂晨曦向澎湃新闻剖析了美国当前能用以打压油价的各项措施可行性。

其中,在增加供应方面,无论是美国页岩油增产还是OPEC增产,拜登都曾尝试推动,未能成功;抑制需求方面,美联储加息的效果显著,但可能以经济衰退为代价、成本极高,减少出口的选项也很难成行;战略储备库存已降至极低水平,余量有限。

紫金天风期货能化团队认为,美国受到俄乌冲突引爆的高油价所带来的高通胀压力,在去年初结束QE转而开始加息,主要重点在于对抗高通胀,进而通过抛储、尝试与沙特和伊朗对话寻求增产等方式来压低油价;而OPEC的角度来看,坐享其成高油价带来的丰厚回报进一步增加了组织内部挺油价的团结凝聚力。综合考量,在当下节点,双方的博弈OPEC更为占优。

该机构认为,美国可能以反OPEC法案、制裁本轮自愿减产的OPEC成员国等行为予以反制,但效力有限。采取限制产量这个思路的制裁行为的可能性也不太大,因为当前的基本面和美国所拥有的补充供应的能力并不允许。5月3日的美联储会议可能是一个关键节点,美联储是否选择继续加息及加息幅度可能成为市场判断后续情形的重要参考。

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郭磊认为,超预期原油减产对后续欧美通胀及通胀预期将产生负面影响。鲍威尔在2022年3月参议院银行委员会听证会时曾表示,原油价格每涨10美元/桶,就可能提振通胀0.2个百分点。低失业率背景下,美国通胀下行速度较为缓慢,韧性特征明显;若原油价格持续走高至一定水位,将提升二次通胀预期以及通胀“脱锚”风险。OPEC+原油减产增加了宏观面的不确定性,不过对美国通胀来说,其他影响因素也在变化过程中。(澎湃新闻记者 杨漾)

编辑/田野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