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阳光财政,让预算监督更有效力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3-30 07:00
为了方便舆论和公众更加清晰地实施监督,在不断增强预算公开透明度的同时,也要增强预算的可读性、可看性。为顺应社会期盼,财政部门在编制预算和下达部门预算编制目标时,除继续对专业性提出要求之外,预算编制越来越细,预算科目也越来越易懂。预算公开是为了保障公民对财政预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预算公开越透明,预算监督也会更有效力,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也就越高,财政行为也就越规范。

3月28日,随着财政部公开2023年中央预算、中央部门陆续公布部门预算,一年一度的中央预算公开拉开大幕。在中央预算方面,今年公开的内容涵盖中央四本预算情况、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预算情况和有关说明;在中央部门预算方面,公开内容涵盖部门总体收支预算情况、财政拨款收支预算情况以及重点事项说明等。

预算公开是为了保障公民对财政预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促进预算管理法制化、民主化、科学化,规范财政行为,打造阳光财政,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预算公开越透明,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就越高,财政行为也越规范。因此,社会各方面对预算公开的期望和要求也越来越高。

预算公开初期,公开的项目主要包括财政收支总预算及变动情况、主要项目的安排等几项重点内容,像“三公”经费这种社会特别关注、也特别敏感的项目,还混合在其他项目之中,没有单独公开。同时,科目的设置、项目名称等也过于专业,能够看懂财政这本账的人寥寥无几。随着公开的范围越来越广、内容越来越多、项目越来越细,社会关注的点也越来越多、越来越专注、越来越具有针对性了。特别是“三公”经费、专项基金等容易出现问题的项目,成为了舆论和公众关注的焦点。

从近年来预算公开的情况看,无论是中央、地方预算还是中央与地方部门预算,公开的力度都还是比较大的。特别是部门预算,中央部门的一般公共预算一级项目、政府性基金预算项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项目绩效目标表均是按照不低于项目数量60%的比例向社会公开。很多部门公开的项目还要高于60%,地方政府部门公开的项目则要多于中央部门。因此,社会监督的效率不断提升,作用不断显现。一些隐藏在部门预算中的问题,也在社会监督中得到持续纠正与改善。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不断增强预算公开透明度的同时,预算的可读性、可看性也越来越强。为顺应社会期盼,财政部门在编制预算和下达部门预算编制目标时,除继续对专业性提出要求之外,对预算的可读性、可看性也不断提出新的要求。预算编制越来越细,预算科目也越来越易懂。过去那种只有专业人士才能看得懂,但也未必能弄清的专业术语,逐步退出预算编制,取而代之的是通俗易懂的概念和术语。实在找不到更合适的概念替代的名词,则添加了情况说明。

为了方便舆论和公众更加清晰地实施监督,无论是中央、地方预算还是中央和地方部门预算,都在预算收支变动和资金安排情况中,能用表格的用表格,不能用表格的细分项目。如在中央预算中,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情况及说明,就可以清晰地看到46项转移支付项目分地区情况及其说明;今年中央各部门公开的预算中,均公开了部门收支总表、财政拨款收支总表等9张报表,从而能够更加全面、真实反映部门收支总体情况和财政拨款收支情况。

对社会关注度更高的资金使用效率和效果问题,财政部门更是不敢有丝毫大意,每年都在探索如何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方法与手段,研究财政资金绩效考核办法。特别是对那些事关企业和居民切身利益的项目资金安排,财政部门通过向社会公开的方式,接受社会评判和评价,以此来倒逼部门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其中,疫情三年中安排的专项资金,大多以直达方式将资金安排到基层和企业,避免出现层层克扣、层层刮皮、层层截留挪用现象。这样的探索,也为今后财政资金安排积累了良好的经验,提供了有益探索。

预算公开取得效果最为明显的,当属“三公”经费的管理。以中央本级“三公”经费预算安排为例,2011年94.28亿元,到2018年下降到58.8亿元,下降了37.6%。2018年机构改革后,由于将原由地方承担的税务等部门“三公”经费纳入中央部门管理,基数相应调整,2019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预算上升到81.07亿元,但是,到2022年,又下降到53亿元,比2018年还少5.8亿元。如果剔除税务等部门因体制调整增加的部分,下降幅度应当在50%以上。可见,预算公开对控制“三公”经费发挥了重要作用,除中央本级之外,地方预算中的“三公”经费也都大幅下降,充分体现了社会监督的作用和效力。

文/北京青年报特约评论员

编辑/王涵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