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熊秉真教授《慈航》中译本出版,展现宋代以降中国儿童养育和幼童生活全景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2-24 19:00

出版时间:2022年10月;熊秉真 著;周慧梅 译

每个人都经历过童年,但每个人记忆中的童年都不一样。儿童史研究探讨不同社会和历史时期的儿童生活,通过历史的审视映照过去的儿童观,也指示着未来的发展方向。西方史学家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将儿童史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我国的儿童史研究虽然也已盛行多年,但还未获得丰硕的成果。

在此背景之下,中国儿童史研究专家、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秘书长熊秉真教授,将自己多年的研究论文集结整理,于2005年在斯坦福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著作A Tender Voyage:Children and Childhood in Late Imperial China ,挖掘并梳理了大量珍稀史料,旁征博引,条分缕析,辅以46幅精美的中国古代反映儿童养育和生活的插图,勾画了一幅绚丽多彩的近世中国儿童的生活画卷。近期,该书的中译本《慈航:近世中国的儿童与童年》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史料丰富,图文并茂

在《慈航》一书中,熊秉真教授对宋代以降中国传统社会的儿童(从出生到七八岁)和童年做了大量史料性的研究,以再现近世中国的幼童生活以及成人的育儿生活,辅以46幅精美的中国古代反映儿童养育和生活的插图。主体分为三编八章,从婴幼儿的养育、医疗、心理情感、社会生活、儿童与家庭的关系等多角度展现中国历史进程中,尤其是宋代以来中国对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定义与关照,同时展现了儿童的成长、发展与家庭、社会环境的关系,以及儿童成长的普遍规律。

儿童抚养、医疗与教育是如今社会工作的重中之重,本书中展现了中国社会的儿童养育历史,也折射出家庭、社会环境对儿童成长的影响,对当今的儿童工作者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展现了中国的儿童观与儿童形象

在中国历史上,与儿童生活或某种童年观念或对待儿童的方式有关的资料丰富多样,在各种类型的原始资料中都有明显体现。

在《慈航》一书中,熊秉真教授大幅度放宽视野,不仅从中国哲学和文化传统入手追踪历史中的儿童和童年,而且用中国之外的经验来重新审视中国儿童和童年的历史,从中折射出近世中国在社会关系、思想观念、文明发展、文化形态等方面的发展与转变,解释了中国的儿童观与儿童形象,能使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国儿童。

对历史上儿童和童年世界的研究,为人们了解人类社会方方面面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慈航》的视角新颖独特,既可视为一部儿童在典型环境中的成长史,也可视为一部近代中国社会史,对近代中国社会史及儿童与社会关系的研究者而言是一本非常具有参考价值的史料读物。

中译本对学术性和语言性的追求

2020年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周慧梅教授承担了该图书的翻译工作。周教授是教育学博士、历史学博士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拥有深厚的学术功底,在翻译过程中她带领团队查阅、核实了熊秉真教授英文原著中涉及的大量史料,对学术研究中存在商榷的地方在中译本中做了注解,为了尽可能贴近熊秉真教授中文著作文字的语言风格和资料谱系,减少译文的苦涩感,其阅读了熊秉真教授的多部著作,期待能够给读者带来好的阅读体验。

一趟关于中国历史的温柔航程

“慈航”的概念起源于中国佛教,后来在明代儿科文献中被使用(“慈航”,这里简译为“温柔之旅”),它提醒我们,在人类历史的不同阶段都对婴幼儿颇为关切。儿童的生活和童年的经历,在《慈航》这本书里被投射成一趟关于中国历史的温柔航程。

熊秉真教授在这本书的导言中写道:“在人类漫长而艰辛的生命历程中,这个最早的阶段体现了人类生存的脆弱,只有用同情心温柔以待。……对于一个有知识的旅行者来说,目前的尝试希望能够激发人们在未来的旅程中有进一步的理解。

文/贝贝特

编辑/韩世容

相关阅读
纪念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CIPSH)成立75周年国际学术会议在北京举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25
文学|日本国民级“知识巨匠”加藤周一授课讲义,中译本首次出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23
赏读|重构意义:乡村儿童生活世界图景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18
讲座|“消失的中国莎士比亚”?天下谁识熊式一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18
历史|一段中西文化交流的辉煌岁月 《熊式一:消失的“中国莎士比亚”》出版发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03
艺术|鄂伦春的熊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8-11
六一少儿晚会《筑梦向未来》 以艺术为媒 讲公益故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5-10
新知|《新儿童研究》辑刊第三辑出版 期待“儿童”成为人文学科的学术关键词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2-2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