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晶硅价格“雪崩”?通威股份:价格由供需关系决定 业内:有人混淆视听
每日经济新闻 2022-12-04 17:54

近日有消息称,权威光伏分析机构PV infolink报价中,多晶硅降幅高达7%,大有“雪崩”态势;另有消息表示,市场上250元/千克的多晶硅致密料基本无人问津,买方都在持币观望,其他边角料跌了140元/千克左右,与最高峰相比价格腰斩。

对此,12月1日~12月2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联系了包括通威股份(股价43.01元,市值1936亿元)、SEMI中国光伏标准委员会联合秘书长吕锦标等多名业内企业、人士。其中通威股份方面称,公司硅料生产、销售都是正常进行,硅料销售以长单为主,按照惯例目前处在议价过程中,价格由供需关系决定,后续价格才会明朗。

值得注意的是,11月30日,PV infolink官网数据显示,多晶硅平均价格为295元/kg,降价7元/kg,降幅为2.3%,并非消息所说的降价7%。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该消息很有可能是部分行业自媒体、企业“混淆视听”,可信度较差。

图片来源:PV infolink网页截图

多晶硅、硅片价格降了,但没有“雪崩”

从数据上来看,光伏行业上游多晶硅、硅片价格确有下降。

11月23日,PV infolink官网数据显示,多晶硅平均价格为302元/kg,降价1元/kg,最低价突破了300元/kg。

11月24日,隆基绿能(SH601012,股价47.98元,市值3638亿元)调整了单晶硅片价格,单晶硅片P型M10 155μm厚度(182/247mm)的价格由7.54元下调至7.42元,彼时隆基绿能方面称是市场供需出现了变化。

11月27日,TCL中环(SZ002129,股价41.87元,市值1353亿元)再度下调单晶硅片报价。其中,150μm厚度P型218、210、182硅片报价较10月31日报价分别下调0.47元/片、0.43元/片和0.33元/片;150μm厚度N型210、182硅片最新报价分别下调0.46元/片、0.36元/片。

11月30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数据显示,M6单晶硅片(166mm/155μm)价格区间在6.2元/片~6.24元/片,成交均价降至6.22元/片,周环比跌幅为0.64%;M10单晶硅片(182mm/150μm)价格区间在7元/片~7.36元/片,成交均价降至7.16元/片,周环比跌幅为3.37%;G12单晶硅片(210mm/150μm)价格区间在9.15元/片~9.3元/片,成交均价降至9.27元/片,周环比跌幅为4.53%。

对此,12月2日,上述业内人士回应记者称,一季度是光伏行业传统淡季,装机需求降低,受此影响,出现了短暂的供求关系波动,对多晶硅价格有冲击。但从多晶硅产能的释放来看,即使到明年一季度,也远未达到价格断崖式下跌的地步,所以对硅片(价格)的影响没那么大。

“很多大企业,如隆基绿能,都是通过长期订单采购,且锁量不锁价、按月议价,多晶硅降价对其影响很小。不过,一些不签长单的小企业是囤多晶硅的,在淡季开工率受影响的情况下,它们短期内会减少采购,导致多晶硅价格出现下跌。”该业内人士说道。

吕锦标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时也表示,多晶硅的交易属于结构性交易,大部分是通过长单。长单交易完后,零售交易(占比)大约在10%左右,今年以来价格上涨是零售市场供不应求拉动。

业内人士:2024年多晶硅或将严重过剩

12月1日,吕锦标向记者介绍称,今年11月,国内多晶硅产量增至9万吨,1月~11月总产量为71.4万吨,预计全年总产量81万吨,加上进口9万吨左右,全年多晶硅供应可达90万吨。“90万吨多晶硅可供350GW光伏用料,而今年全球光伏市场总装机量最乐观的估计也只有250GW~280GW,如果算上流通环节的一些库存,基本也差不多。”

吕锦标说,2023年,国内多晶硅产能将再次翻番,达到250万吨,产量保守估计146万吨,加上进口可达156万吨,可供600GW光伏用料,“明年组件产量预计有400GW以上,顶天就500GW,但也没有多多少,毕竟硅片、电池、组件产能规划早就超过了500GW。”

然而,吕锦标表示,到了2024年,多晶硅将出现严重过剩,预计多晶硅产量240万吨以上,可供900GW光伏用料,“无论怎么说都算多了,而这几年下游组件产量不可能增加到这种程度。”

对此,吕锦标建议,上游多晶硅企业应该运行好现有项目,即使硅料价格未来跌到20万元/吨乃至10万元/吨,利润也还不错;已经投资几十亿用于扩产的企业,应该抓紧时间尽快建成投产,快速提产;但仍在观望的企业,建议不要再“扎堆”,240万吨/年产量已经够了。

吕锦标还表示,下游企业不要有恐慌情绪,不要拼命订长单。“多晶硅供应充足,5年~8年的长单是有问题的,因为主供货量在后面几年,到时多晶硅不再紧张,没必要锁量。近期持续抢订长单,是给当下市场错误的信号,一方面延宕了价格回落,也一定程度上推动资本继续涌入,加剧产能过剩。”

编辑/范辉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