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进入新一轮“东张西望”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2-03 07:18

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开启中国之行

12月1日,欧盟大国外交掀起罕见小高潮,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抵达中国开启四年来首次中国之行,欧盟两大引擎之一的法国则是总统马克龙开启美国之旅。两位欧洲领导人一位往东一位往西,心境完全不同。如果说米歇尔带着继续回暖欧中关系的重大使命,那么马克龙更多代表法国及其他欧盟成员前往美国讨回公平。新一轮欧盟“东张西望”,体现了纷乱时期欧盟不同方向的外交诉求,也折射出中美不同的义利观和国际观。

米歇尔此行是他就任后首次访问中国,也是继图斯克四年前访华后欧洲理事会主席首次做客北京,更是11月初德国总理朔尔茨首访中国后欧洲又一件外交大事。尽管米歇尔打破欧洲理事会与欧盟委员会两大机构首脑一同出访的惯例,客观呈现出他与冯德莱恩对华认知的温差,但是,欧洲理事会是欧盟最高决策机构,由欧盟成员国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欧洲理事会主席和欧盟委员会主席组成,因此,米歇尔此行堪称反映了欧盟回暖欧中关系进而摆脱自身困境的集体意志和主流共识。

欧盟和中国建交47年来,经过风雨,也见过阳光。双方关系像一条被地心引力牵动的大河,纵然曲折迂回甚至惊涛拍岸,终究滚滚向前奔向大海,使中欧成为影响世界格局、国际经济和全球贸易的重要伙伴。一路走来,欧盟支持中国改革开放、繁荣经济和完善法制,中国支持欧盟团结一致、战略自主和外交独立,双方携手支持多边主义和维护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全球治理体系,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地缘力量多极化,尤其成为了改善全球气候和环境的中流砥柱。

几十年相互接触、熟悉、靠近和合作,以及取长补短、相得益彰,使中欧彼此成为数一数二的贸易伙伴、投资伙伴和产业伙伴,分别以巨大经济体量和全球地位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治理体系和关系秩序,也在消解两极格局、反对霸权主义上达成很多默契,形成各种体系化、制度化的合作框架和丰富实践。

当然,中欧由于历史、文化、制度、观念等差异较大,加之欧盟内部成员众多、分歧丛生,外部受制于跨大西洋关系,导致双方时断时续地存在意识形态分歧、摩擦,甚至波及经贸关系。但是,经历新冠疫情大流行、俄乌冲突大博弈等困扰后,欧盟再次认识到中国和平外交、经济繁荣、市场巨大、社会稳定和政策透明连续等综合魅力,也认识到传统伙伴美国的双重标准、唯我独尊、趁火打劫和损人利己,因而再次坚定了“向东看中国”的战略方向和战略选择。

如果说德国总理朔尔茨力排众议,支持中资入德和德资入华并率领庞大代表团访华推开了欧中回暖关系之门,米歇尔到访将与中方重新确立欧中战略伙伴关系,进一步商讨双边关系高水平发展愿景,那么,预计未来接踵而来的法国总理马克龙,不仅将进一步夯实欧中关系并给一直稳定的中法关系赋予新期待,还将与朔尔茨一样收获中国行给中欧大国双边关系复归正常轨道奠定新的基石。

与朔尔茨、米歇尔相对轻松、愉快的中国行所不同的是,马克龙赴美似乎颇有兴师问罪之意,尤其传达了欧盟众多伙伴对美国一段时间来各种背信弃义的不满。自特朗普以降,美国以美国至上为宗旨,大搞去全球化,奉行防疫孤立主义,逼迫欧盟重修贸易协定,要挟北约成员增加军费,并通过对华贸易、金融和技术脱钩扰乱世界经济和产业秩序,使欧洲蒙受池鱼之灾。拜登上台后,美国不顾法德反对而挑动俄乌冲突,放弃西方领袖担当,推动欧俄互相消耗,并在亚太大搞所谓“奥库斯联盟”(由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三国组成)。

更让马克龙等欧盟和欧洲大国领袖不满的是,美国不仅逼迫欧盟割断对俄经贸和能源联系,还借机大发战争财,高价兜售本国能源,大量贩卖本国军火。在抢走法国与澳大利亚签署的潜艇出口大单后,美国推出补贴本国新能源汽车的《美国降低通胀法案》,直接伤害作为欧盟经济支柱的汽车工业,挖欧盟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的墙角,表现出对欧盟的一再落井下石和见利忘义。

长期奉行独立政策的法国,原本就在诸多问题上与美国若即若离甚至分庭抗礼,近年来美国一系列“骚操作”更让法国首当其冲并产生切骨割肉之痛。尽管法美堪称西方价值观盟友,但是,国家利益和国计民生是任何政府的执政基础和头等大事。可以料想,马克龙此行除了发泄不满,至多收获一点拜登政府的虚情假意,而不可能改变美国牺牲欧盟汽车等制造业而自肥的既定政策,更不可能改变美国打压欧洲战略自主、防务独立和经济自强的大方向。

中欧关系、欧美关系和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三组国际关系,也是最具竞争力的三支政治、经济和安全力量。其中最有希望保持稳定发展和继续向好的当属中欧关系,因为双方都不是麻烦制造者,也都无意称霸,更无意取代美国。相反,因综合实力持续下降而战略自信日益严重透支的美国,才是最不稳定的搅局者。

文/马晓霖(浙江外国语学院教授)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