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PMI下滑至年内次低,稳增长政策会否加码?
中新经纬 2022-11-30 21:17

11月PMI(采购经理指数)下滑至年内次低,制造业下行压力有所加大,非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总体继续放缓,企业预期进一步转弱。多位经济学者表示,供给冲击、需求收缩、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显,须尽快落实前期出台的一系列稳增长举措,政策或应进一步加码。

图1:制造业PMI指数(经季节调整) 来源:国家统计局

“稳增长政策还须加码。”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宏观研究中心主任王静文表示,11月以来,决策层加大了对于稳增长的支持力度,已出台系列举措。总体来看,决策层正力求在剩下的一个多月时间内稳住经济形势,各项政策继续落实落细并逐渐加码。

“不过,受疫情加重影响,四季度经济增速预计会低于三季度。如果要扭转经济下行态势,政策还须进一步加码。”温彬、王静文表示。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表示,稳增长政策的发力点或有以下三方面,一是稳信用继续发力,货币政策尚有进一步宽松的空间;二是稳定总需求的相关政策需进一步加码;三是稳地产政策在执行层面加快落地。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认为,随着地产政策的渐次放松以及疫情防控措施的进一步优化和落实,需求收缩和预期转弱的问题将得到改善。2023年,扰动市场的宏观不确定性因素将逐一淡化。

制造业下行压力有所加大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1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8.0%,比上月下降1.2个百分点,低于临界点,制造业生产经营景气水平较上月有所下降。从企业规模看,大、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49.1%、48.1%和45.6%,比上月下降1.0、0.8和2.6个百分点,均低于临界点。

“11月份,疫情对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带来不利影响,生产活动有所放缓,产品订货量减少。制造业生产和国内外市场需求均有所回落。”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解读时表示,部分调查企业反映受物流运输不畅和上下游企业生产活动受限等因素影响,供应商交货时间滞后和客户订单减少等情况有所增加。

从分类指数看,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均低于临界点。其中,生产指数为47.8%,比上月下降1.8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生产活动继续放缓;新订单指数为46.4%,比上月下降1.7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市场需求持续回落;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6.7%,比上月下降1.0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主要原材料库存量有所减少;从业人员指数为47.4%,比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企业用工景气度下降;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46.7%,比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商交货时间有所放慢。

植信投资研究院宏观高级研究员罗奂劼认为,由于受到全国多地疫情大幅反弹导致管控措施升级和外需疲软等因素的影响,11月制造业PMI继续下行1.2个百分点至48.0,连续两个月收缩,经济平稳恢复态势仍需要不断巩固。

“多项指标均继续出现不同程度下滑,其中生产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下滑1.8和1.7个百分点,表明供需两端受阶段性疫情的影响加大。”罗奂劼说。

赵庆河表示,同时,大、中、小型企业反映资金紧张和市场需求不足的占比均有所上升,其中小型企业的占比分别为46.0%和58.8%,比上月上升0.8和1.9个百分点,小型企业生产经营压力更大。

李超和浙商证券研究所资深宏观分析师张迪分析称,疫情形势较为严峻,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货运物流和工业生产活动,地产投资偏弱持续制约地产链生产强度。且11月疫情形势较为严峻,需求回落幅度较大。如广州、重庆、北京、郑州等,货运物流和人员流动强度有所下降;电影票房表现黯淡,乘用车市场亦有所降温。外需方面,海外发达经济体衰退迹象加深,外需延续收缩态势。企业主动去库的趋势仍未改变。

此外,市场预期波动加大,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48.9%,低于上月3.7个百分点,制造业市场预期总体有所回落。从行业看,纺织、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金属制品等行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均低于43.0%,企业信心不足。

“市场预期指数大跌3.7个百分点至48.9,自2020年2月以来首次出现萎缩,表明近期疫情连续反弹对市场主体造成的冲击较大。”罗奂劼表示。

“预期转弱情况正在进一步加剧。”温彬、王静文说,从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来看,大型企业回落3.1个百分点至50.6%;中型企业回落2.9个百分点至49.2%;小型企业回落6.2个百分点至44.7%。三类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均已降至2020年3月以来最低水平。

罗奂劼表示,11月制造业PMI仍有亮点。一是价格指数回落,表明保价措施效果有所显现;二是供应商配送时间降幅比上月收窄1.2个百分点,表明交通物流进一步恶化的程度有所收敛;三是部分行业的PMI和预期指数继续位于景气区间,市场需求保持增长,企业对行业发展较为乐观。

非制造业景气水平走低

11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6.7%,比上月下降2.0个百分点,低于临界点,非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分行业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5.4%,比上月下降2.8个百分点。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5.1%,比上月下降1.9个百分点。

温彬、王静文表示,11月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5.1%,较上月回落1.9个百分点,仅高于4月的40.0%,为年内次低水平。服务业景气度回落,应同疫情反复密不可分。11月本土日均新增确诊量接近1900例,已经接近今年4月水平。11月中旬国家卫生健康委出台“防疫20条”,加大对地方层层加码现象的整改,但执行过程中层层加码现象仍有发生。

“受此影响,市场活跃度降低,服务业恢复有所放缓,特别是道路运输、航空运输、住宿、餐饮、文化体育娱乐等接触性聚集性服务行业继续低迷。”温彬说。

钟正生和平安证券资深宏观分析师张璐、平安证券宏观研究助理李枭剑分析,除销售价格指数小幅回升外,新订单、业务活动预期、从业人员等指数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尤其是从业人员指数降至2020年2月以来新低,考虑到服务业在中国就业市场的重要性,“稳就业”或面临更大挑战。

与此同时,建筑业景气水平高位回落。虽然连续6个月位于较高景气区间,但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较上月环比下滑2.8个百分点至55.4%。

钟正生、张璐和李枭剑表示,建筑业新订单指数环比下降2.0个百分点至46.9%,建筑业需求已连续4个月出现下滑。不过,11月建筑业企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9.6%,显示建筑业企业信心总体保持乐观。其中,基建投资的推进对建筑业整体支撑进一步加强,11月与基建相关的土木工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逆势上行1.5个百分点至62.3%,企业施工进度有所加快。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基建的逆势上行也意味着,房地产行业整体的施工进度或并不理想,‘保交楼’政策仍须进一步发力。”钟正生说。

图2: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经季节调整) 来源:国家统计局

温彬、王静文表示,从高频数据看,11月石油沥青装置开工率由上月的42.1%回落至41.5%,显示基建投资增速有放缓迹象,应与北方天气变冷以及疫情反复有关。此外,由于10月专项债结存限额发行完毕、专项债提前批明年1月才能发行,政策进入一个空档期,也会对基建形成影响。

“11月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下降27.2%,降幅较上月的-18.0%继续扩大。居民预期尚未明显改善以及疫情影响加剧,导致房地产交易量仍然偏弱。”温彬说,11月监管部门“三箭齐发”,全面加大对优质房企融资的支持力度,以及需求端进一步放松,或有助于改善市场预期。

稳增长政策还须加码

不过,11月以来,受全球经济降温影响,CRB(商品研究局指数)指数呈震荡回落趋势,原油价格出现月线回落,输入型通胀压力进一步减弱。

且值得欣慰的是,制造业中,仍有部分行业保持扩张,其中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及酒饮料精制茶、医药、电气机械器材等行业PMI和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继续位于景气区间,市场需求保持增长,企业对行业发展较为乐观。

非制造业中亦有亮点。如在“双十一”促销活动带动下,快递需求量明显上升,邮政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55.4%,位于较高景气区间;货币金融服务、保险等金融行业均高于57.0%,业务总量较快增长,为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有效支持。

但总体而言,在疫情升温的冲击下,经济动能仍在衰减,11月制造业、服务业、建筑业景气水平均回落,经济下行压力继续加重。在此情况下,多位经济学者认为应加大政策落实力度,同时有必要推出新稳增长举措。

李超、张迪表示,稳增长、保就业仍是近期政策的首要目标,随着地产政策的渐次放松以及疫情防控措施的进一步优化和落实,需求收缩和预期转弱的问题将得到改善,将会万里风云,峰回路转。但须警惕出现疫情超预期扩散、政策落地不及预期、以及大国博弈超预期的风险。

11月22日,国常会重申抓实抓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全面落地见效,巩固经济回稳向上基础。并提出适时适度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此后,人民银行于11月25日宣布降准25个基点,以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温彬、王静文表示,此次降准略超市场预期,反映出国务院对于当前的经济下行压力更为关切,力图通过降准提供长期低成本资金,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但此次降准将不足以带动LPR的全面下调,但不排除5年期LPR小幅下调5~10个基点的可能性。

“近期货币政策宽松趋势不改。”钟正生亦表示,11月服务业PMI中,货币金融服务、保险等金融服务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高于57.0%,业务总量较快增长,但这与实体经济的感受出现了一定背离:国家统计局的调查结果显示,11月大、中、小型企业反映资金紧张的占比均有所上升,表明从宽货币到宽信用的传导途径上仍存在“堵点”。

钟正生、张璐和李枭剑表示,同时,稳定总需求的相关政策须进一步加码。近两个月以来,外需回落之下中国出口同比增速转负,内循环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但11月PMI数据显示,制造业、服务业、建筑业新订单指数均出现下滑,内需出现了进一步放缓,尤其是小型企业反映市场需求不足的占比环比提升1.9个百分点至58.8%,政策对总需求的支撑需进一步加码。

“11月以来,稳地产政策进入更务实阶段,信贷、债券和股权融资‘三箭齐发’,这在建筑业PMI中尚未得到体现,表明稳地产政策在实行层面须更快推进。”钟正生强调。

温彬、王静文表示,此前国常会定调“努力改善房地产行业资产负债状况,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之后,房地产支持政策由此前的以“保交楼”为主,转向既“保项目又保企业”。

他们认为,对于经历市场洗牌仍能屹立不倒的优质房企,将通过“三支箭”扩大融资口子,以实现“保企业”;对于已经违约和延期的房企,则由国开行和农发行等政策性银行提供的专项借款实施保交楼,也就是“保项目”。

“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不断优化和政策扶持力度的不断加大,制造业也会随之企稳回升。”罗奂劼说。(中新经纬APP)

编辑/樊宏伟

最新评论